上海大眾車在新能源領域有哪些布局?
上海大眾在新能源領域布局全面且深入。在產品規劃方面,不僅有ID.家族不斷推新,如2025年將推出ID3磷酸鐵鋰版本,2026 - 2030年間還將推出多款插電混動和純電車型,還有諸多插電混動車型問世。技術研發上,打造并計劃升級MEB純電平臺,研發全新緊湊型車平臺CMP,還與小鵬等展開合作。此外,在智能化、燃料電池等領域也積極探索,未來還將推出多款新車型。
在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方面,途觀L PHEV、帕薩特PHEV等車型源自MQB平臺,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元的選擇。早在2019年,高爾夫GTE就投放中國市場,積累了一定的用戶基礎。并且,基于全新1.5T EVO II凈效發動機開發的續航更長的PHEV發動機,計劃2025年底量產,屆時將為插混市場注入新的活力。
技術研發是新能源布局的關鍵。上海大眾打造的MEB純電平臺,為多款純電車型的誕生奠定基礎,并且有著升級至MEB+ 的計劃。同時,全新緊湊型車平臺CMP正在研發中,將用于緊湊型純電動汽車。與小鵬的合作也備受矚目,兩款新車型即將上市,有望為品牌帶來新的技術思路與市場競爭力。
在智能化領域,上海大眾與大疆車載合作開發高階智駕系統,和騰訊合作打造智能座艙,提升車輛的科技感與駕乘體驗。自2003年起,便開始探索燃料電池動力技術,打造了“超越一號”等車型,展現了其在新能源前沿技術上的追求。
此外,上海大眾在工廠建設與渠道改革上也有所行動。2020年投資170億建設的安亭MEB工廠,以及后續建設的新工廠,智能化和數字化制造水平領先,且成為綠色環保標桿工廠。全國首家數字化城市展廳ID.Store X開業,開啟了渠道改革的新篇章。
總之,上海大眾在新能源領域多點開花,從產品規劃到技術研發,從工廠建設到渠道革新,都展現出其積極進取的態度與決心。隨著未來更多新車型的推出,有望在新能源市場取得更為優異的成績 。
最新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