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橫臂式獨立懸架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雙橫臂式獨立懸架的工作原理是這樣的。
它是每側車輪通過上、下兩個長度不相等的橫臂與車架鉸接,車輪只能在汽車橫向平面內跳動。
當車輪上下運動時,上臂比下臂運動弧度小,這使得輪胎上部會輕微地內外移動,而底部影響很小,有利于減少輪胎磨損,提高汽車行駛平順性和方向穩定性。
車輪跳動時,上、下橫臂繞軸銷轉且與另一側車輪無關。因上橫臂短,跳動時車輪平面傾斜加大,但輪距變化小。
螺旋彈簧、減振器的上端均固定在橫梁或車架上,而下端在下橫臂上,車輪上跳時上述兩總成均被壓縮,起到緩和沖擊、衰減振動的作用。
當車輪上跳到一定高度時,緩沖塊碰在橫梁上,限制了懸架繼續變形。車輪下落到一定位置時,上橫臂碰到緩沖塊上,限制了懸架下落時的最大變形。
像我國一汽生產的紅旗 CA7650 型轎車的前輪就采用不等長的雙橫臂式螺旋彈簧獨立懸架。
上擺臂和下擺臂內端分別通過擺臂軸與車架作鉸鏈連接,外端通過球頭銷與轉向節相連。
螺旋彈簧和雙向作用筒式減振器的上下兩端通過橡膠襯墊分別與車架和下擺臂上的支承盤相連。
上擺臂與上球頭銷是鉚接不可拆式,下擺臂與下球頭銷是可拆的。
該轎車采用球頭結構代替主銷,上、下球頭銷的連心線相當于主銷軸線,轉向時車輪圍繞此軸線偏轉。
主銷后傾角通過移動上擺臂在擺臂軸上的位置來調整,前輪外傾角通過加在上擺臂軸與固定支架間的調整墊片調整。
懸架的最大變形由上下分置的兩個緩沖塊限制。
路面對車輪的垂直力依次通過轉向節、下球頭銷、下擺臂和螺旋彈簧傳到車架??v向力、側向力及其力矩均由轉向節及導向機構、上、下擺臂及上、下球頭銷來傳遞。
為可靠傳遞這些力和力矩,懸架要具有足夠的縱向和側向剛度,所以上、下兩擺臂常采用叉形的剛性構架。
雙橫臂式獨立懸架因車輪上下跳動時輪距變化不大,輪胎磨損小,有利于延長輪胎使用壽命,在乘用車和某些商用車上得到了應用。
最新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