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統燃油車時代,變速箱、發動機和底盤是公認的汽車三大件。也正是因為很多合資車企在上述幾方面有著深厚的積累,所以導致國產燃油車在銷量上,始終被合資車壓一頭。到了新能源車時代,汽車的三大件已經由變速箱、發動機和底盤變成了電池、電機和電控,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三電技術。在這個領域,以比亞迪為代表的國產車企可以說占有絕對優勢。國外車企中,除了特斯拉可能還真的沒有一家能打的。然而,在今年的上海車展上蔚來汽車董事長李斌對于新能源車的三大件又重新進行了定義。在他看來智駕芯片、全域操作系統以及智能底盤,是智能汽車的核心技術。

雖然表面看上去,李斌的這個觀點顯得有些激進。畢竟現階段對于絕大多數購買新能源車的消費者來說,純電續航、充電速度以及電池安全才是他們最為關心的問題。但如果把視野放得更開闊一些,就會發現李斌所說的并不是沒有道理。別的不說,看一下由華為技術加持的問界品牌。正是憑借著華為智駕和華為智能座艙以及華為途靈底盤等方面的優勢,不僅在銷量上取得了大獲成功,而且問界M9更是長期穩居國內售價50萬以上高端車型的銷量冠軍。這足以說明,智能駕駛和智能座艙確實是很多消費者購買新能源車的主要因素,不過這也只是涉及到中高端車市場。在這個售價區間,其實就是德系三巨頭奔馳、寶馬和奧迪的“領地”了。

在燃油車時代,上述三家德系豪華汽車品牌在售價20萬以上汽車市場,銷量占比可以說是遙遙領先。再看看如今,問界、理想、極氪和小米這些造車新勢力車企,已經從德系豪華車品牌中搶了很多的市場份額。面對這種現狀,德系豪華車品牌終于要開始反擊了。先看奔馳,在海外市場奔馳選擇和英偉達合作。而在國內市場,奔馳則是待在了Momenta的高階智駕方案,可以不依賴高精地圖實現城區道路NOA。再看寶馬,寶馬中國同樣也是跟Momenta簽約了合作協議。寶馬官方宣稱攜手Momenta,基于國產寶馬新世代車型的全新智能架構和硬件平臺,共同研發智能駕駛輔助中國方案,可以做到從車位泊出到目的地泊入的全程輔助駕駛。

奧迪更牛,智駕分別跟Momenta和華為都有合作。其中上汽奧迪采用的是Momenta的智駕方案,一汽奧迪則是搭載了華為乾崑智駕。更加意外的是,一汽奧迪即將上市的A5L,是全球首款搭載了華為乾崑智駕的燃油車。那接下來,德系豪華車三巨頭能否利用中國的智駕技術打敗眾多造車新勢力,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版權聲明:本文為車快評原創,轉載請聯系授權,未經允許嚴禁轉載,且圖文杜絕任何形式的抄襲盜用,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文章部分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使用到您的作品,請聯系我們索取稿酬或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