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價格和電池成本有何關系?
電動車價格和電池成本關系緊密。電池是電動車中最昂貴部件,通常占整車成本很大比例。
隨著技術進步和生產規模擴大,電池成本下降,直接降低電動車制造成本。像特斯拉 Model 3 后驅所用寧德時代電池,材料成本降,電池組成本也顯著降低,且成本下降不僅在電池制造,也在供應鏈整體。
不過,電動車價格不全由電池成本決定。市場競爭加劇、產能過剩、技術進步及廠商戰略定價也重要。有些制造商為爭份額會犧牲利潤,尤其競爭激烈時。
電池級碳酸鋰價從 40 萬每噸降到 10 萬,意味著還有下調空間,且電車核心造車成本已不只是鋰電池。過去兩年鋰電池價下滑,電動車價卻飆升,如最近一年中國電動車從 20 萬漲到 30 萬甚至更高。
像高合汽車定價 50 萬并非成本高,而是靠塑造品牌價值、設計等挖利潤。多數 25 萬以上電動車想靠大電池包多賺錢,雖高端車有先進技術,但電池成本不是高價唯一理由。
另外,未完全傳導的產業鏈成本也有影響。電池原材料價格持續走低,對純電動車影響巨大,因其更依賴電池成本,電池成本下調 30%多,整車價至少能降 10%,還有芯片等成本節省。
再看電池性價比,本世紀初電動車流行,普通電動兩輪車價格 1000 至 6000 元,中低收入家庭看重性價比,3000 元左右受歡迎。制造成本中電池占近三分之一,決定車輛售價。鉛酸蓄電池歷史久工藝成熟原材料價低,鋰離子電池新國標后出現價貴,鋰電車價是鉛酸車幾倍,老百姓因價格選鉛酸電池。
還有電池標準化,近兩年多地有電動車自燃事故,多因鋰電池。電動車比燃油車貴,動力系統不同,永磁同步電機價不比內燃機便宜,專用變速箱成本低,電池組是多的主要部件,是價格高主因。低速電動車用鉛酸蓄電池成本低壽命短,電動車電池成本高致其價高,有人認為電動車隱形成本高,保養費等比燃油車高也是價高原因
最新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