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汽車芯片的技術創新方向在哪里?

未來汽車芯片的技術創新方向多元且前景廣闊。一方面,在圖像傳感器芯片領域,朝著突破探測距離極限發展,如研發1200萬像素CIS芯片以適配L4級自動駕駛需求,同時探索光子集成等前沿技術提升能效;另一方面,電驅系統與功率芯片聚焦碳化硅等寬禁帶半導體應用,降低成本并優化模塊設計。此外,智能網聯領域也不斷涌現國產自主可控的高性能芯片,推動產業發展。

在圖像傳感器芯片領域,1200萬像素CIS芯片的研發正在加速推進。其目標是讓探測距離突破300米,滿足L4級自動駕駛對環境感知的高要求。像安森美推出的AR0820AT傳感器,通過背照式技術大幅提升信噪比,讓成像質量在復雜光照下也能得到保障。而光子集成與量子點材料等新技術,則為突破CIS芯片的能效瓶頸帶來希望。思特威與晶合集成合作攻關CIS Stacked工藝,一旦成功,國產高端CIS芯片的競爭力將大幅提升。

電驅系統與功率芯片方面,碳化硅等寬禁帶半導體成為革新的關鍵力量。雖然目前碳化硅技術生產成本較高,但專家預測未來兩年其器件價格將顯著下降。功率模塊的設計與電路布局對整體性能影響很大,減少雜散電感、優化模塊結構設計,能夠提升電驅動系統的穩定性和效率。各方協同合作,致力于構建自主可控的電驅動系統生態,中國電科更是將目標瞄準2035年成為國際一流電驅動芯片供應商。

智能網聯領域,國產芯片也在發力。湖北省東風汽車牽頭成立創新聯合體,推出全國產自主可控高性能車規級MCU芯片DF30,適配國產軟件操作系統,應用廣泛。高邊驅動芯片已在東風新能源車型量產搭載,DF30芯片通過嚴格測試,有望率先量產上車。東風汽車與中國信科合作推動芯片國產化制造,成員單位擴展至44家,覆蓋全產業鏈。

總之,未來汽車芯片在多個關鍵領域不斷探索創新。圖像傳感器芯片提升探測與能效,電驅系統功率芯片降低成本優化性能,智能網聯領域國產芯片加速崛起。這些創新方向將推動汽車產業邁向更高水平。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藍電E5 PLUS
藍電E5 PLUS
9.98-16.58萬
獲取底價
深藍L07
深藍L07
15.19-17.39萬
獲取底價
風云T9
風云T9
12.99-19.39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吉利 smart 有多款車型,各車型智能配置豐富多樣。比如 smart 精靈#1 搭載“smart 宇宙”智能人機交互系統,車身外部有多達 23 個高精度感知硬件,智能座艙采用高通驍龍 8155 芯片;smart 精靈#3 低配車型有曜動光
皇冠陸放SUV的內飾設計亮點諸多,從材質、布局到科技配置都可圈可點。該車大量采用軟質材料和皮質包裹,搭配典雅木紋裝飾,觸感與視覺效果兼具。中控臺偏向駕駛側,區域劃分合理,層次感強。科技配置豐富,大尺寸多媒體導航系統功能實用,12.3英寸全液
吉利銀河 L7 的續航里程表現相當出色。它擁有多種續航版本,純電續航有 43 公里、55 公里、90 公里、93 公里以及 115 公里等不同選擇,能充分滿足日常通勤等短途出行需求。在綜合續航方面,CLTC 綜合續航里程高達 1370 公里
東風景逸 X3 的油耗表現整體較為不錯,綜合油耗大致在 6.3L 到 9L/100km 之間。該車搭載三菱 1.5 升 4A91 經典發動機,一定程度上助力了較低油耗。等速行駛時油耗可至 6.3L/100km ,正常駕駛平均約 7.8L/1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AI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