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板塊的市場競爭格局是怎樣的?
新能源汽車板塊的市場競爭格局呈現出多方面特點。
從競爭梯隊看,根據營收水平,分為三大梯隊。第一梯隊營收超 500 億元,有比亞迪、上汽集團等;第二梯隊營收在 100 億至 500 億元,包括蔚來、廣汽、理想、吉利、華為等;第三梯隊營收在 100 億元以下,像長安、長城、奇瑞等。
從市場份額來講,以銷量計,比亞迪占比最大,2022 年市占率達 31.72%,其次是上汽通用五菱和特斯拉,吉利也有一定份額,其他品牌相對較低。
市場集中度方面,從銷量看,CR2 為 39.51%,CR4 為 52.63%,CR8 為 67.71%,龍頭效應明顯。
企業布局上,主要集中在東部和南部地區,東部地區汽車生產工廠密集,造車新勢力總部多,傳統車企傾向在南部布局總部,東部布局生產工廠和研發中心。
從產能看,小鵬、理想汽車生產基地數量較多,蔚來汽車新橋智能電動汽車產業園產能大,大部分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產能在 10 萬至 40 萬輛之間。
從競爭狀態總結,上游供應商議價能力較強,下游消費者議價空間不大,現有企業競爭激烈,潛在競爭者威脅較大,替代品中燃油車長期看威脅不大,公共交通在部分地區有一定替代威脅。
另外,比亞迪純電車銷量有望超過特斯拉成為全球第一,中國新能源汽車品牌在國際市場上的知名度和份額逐步提升。在國內,2022 年新能源整車與電池行業集中度提升,頭部企業優勢明顯。
2022 年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產銷量分別完成 705.8 萬輛和 688.7 萬輛,2023 年第一季度也保持增長,且市場占有率提升。保有量破千萬輛,新注冊登記數量增加。
出口方面,自 2021 年以來持續創新高,未來新能源汽車將是出海關鍵驅動力。
產業鏈方面,上游動力電池裝車量增長,中游電機、電控市場弗迪動力和特斯拉占優勢,下游充電樁建設加快,私人充電樁增速快于公共充電樁。
未來,混動車型有望替代傳統燃油乘用車,插電混動汽車滲透率有望提升。
最新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