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整合極氪,奇瑞多品牌路在何方
7月15日,吉利汽車與極氪正式簽署合并協議,極氪從紐交所退市成為吉利全資子公司。這一舉措標志著吉利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資源整合邁出關鍵一步,李書福“回歸一個吉利”的戰略正加速推進。
吉利此舉有著深層考量。此前多品牌戰略在行業“存量廝殺”階段弊端盡顯,研發冗余、渠道內耗,極氪上市后股價低迷,資本壓力大。合并后,吉利每年節省20 - 30億成本用于技術攻堅,供應鏈優化、渠道擴張,極氪定位升級,還籌備港股“雙平臺整合上市”。2025年上半年吉利控股總銷量193萬輛,同比增長30%,新能源滲透率達52%,可見整合初見成效。
另一邊,奇瑞的品牌擴張之路正風生水起。7月12日,奇瑞風云A9L發布會現場,執行副總裁李學用宣布風云品牌獨立運營計劃,同時奇瑞成立國內業務事業群,下設星途、艾虎、風云、QQ四大事業部,管理架構精簡集中,但品牌不斷細分。
從分工來看,星途事業部聚焦20萬 - 50萬元中高端市場,艾虎事業部主攻10萬 - 15萬元燃油車市場,風云事業部開拓新能源市場,QQ事業部瞄準A00級小型電動車下沉市場。然而,星途半年6.2萬臺的銷量未能實現奇瑞高端夢。
基于全球高性能豪華電混E平臺打造的風云A9L,承載著奇瑞新能源高端化野心。該平臺歷時6年研發,投入超100億,兼容多區域法規。但風云A9L與星紀元ES價格區間高度重疊,今年5月的雙車對撞實驗,更是引發“同室操戈”的爭議。
回顧奇瑞歷史,2009年尹同躍喊出“多生孩子好打架”,推出多個品牌和新車。2012年,瑞麒和威麟暫且退場,2015年發起全民造車項目,2018年李學用創立捷途品牌,5年實現累計74萬 + 銷量。
2025年上半年,奇瑞集團銷量126萬輛,出口55萬輛,同比增長3.3%,但在俄羅斯市場銷量下滑22.6%。今年2月,奇瑞汽車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如今距離申請聆訊資料有效期倒計時不到30天。
當下,吉利整合極氪,集中資源提升競爭力;奇瑞多品牌擴張,試圖覆蓋更多細分市場。未來,吉利能否憑借整合在新能源賽道持續領先,奇瑞多品牌戰略又能否突出重圍,值得關注。
最新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