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點評中的常見誤區有哪些?

汽車點評中的常見誤區有不少,下面給您詳細說說。

有人覺得氣門數量多發動機就先進,其實不是。多氣門發動機高轉速時效率高,但低轉速時不如 2 氣門發動機。像以省油為重點的 fit 1.3 就選 2 氣門結構。

底盤高低也不是判斷駕駛樂趣的唯一標準。越野車底盤高通過性好但公路上不夠靈活,轎車底盤低操控靈活但不適合越野。

很多人認為進口發動機質量一定比國產好,其實合資公司對發動機質量控制嚴格,差別不大。

不能單純以產地論汽車質量,歐洲車不一定就比日本車、韓國車好,各地區的車都可能有缺陷。

大排量不等于高油耗,油耗還和車身尺寸等有關。別因某一款車就對整個國度的車有偏見。

車重和穩定、安全沒有直接關系。四驅不是萬能的,還得看車輛的其他基礎配置和輪胎抓地力。

吸能是安全的,這不是日本車獨有的,很多車都采用這種結構。決定加速的是功率,不是扭矩,變速箱設定也很重要。

50:50 的配重不一定操控就好,懸掛幾何更關鍵。CVT 不一定就平順,軟件不匹配也會頓挫。

保養車時,機油不是寧多不可少,要按標尺刻度添加。胎壓不能寧高不能低,應按廠家規定充氣。車輪螺絲不是寧緊勿松,有規定的緊固力矩。附件皮帶不能寧緊勿松,要保持適當漲緊度。

舍不得開車不是愛護車,最好每隔幾天開一次。烈日下洗車不好,會損傷車漆,最好在遮蔽條件下或陰天、晴天的早晚進行。水箱“開鍋”不能立即加水,否則可能導致氣缸蓋開裂。

開空調也有誤區,比如不能總開最小風量,要定期開最大檔除積垢。車內開空調別吸煙,停車開空調休息很危險。

選車時,自動擋不一定比手動擋耗油,要看具體技術。功率扭矩大不代表車就生猛,要看常用轉速區間的表現。

氙燈不是一定很亮,在不同環境穿透力不同。配置不是越多越有用,很多可能是擺設。

越野車不一定比轎車耗油,要看具體車型和技術。大排量車不一定耗油,要看轉速和車重等。備胎不是永遠必不可少,有防爆輪胎技術。美國車也不是油老虎,現在技術在進步。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藍電E5 PLUS
藍電E5 PLUS
9.98-16.58萬
獲取底價
深藍L07
深藍L07
15.19-17.39萬
獲取底價
新途V80
新途V80
9.58-23.96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比亞迪 G5 保養費用不算貴。其小保養價格一般在 350 元左右,屬于較為合理的范疇。即便涉及換正時皮帶等較大項目,費用在 1500 - 2000 左右,也在可接受范圍。純電版本的保養費用同樣不高,每年一次 A 保 100 元左右、一次 B
自己在家洗車打蠟是可行的。洗車打蠟作為汽車保養的重要環節,在家操作不僅能節省開支,還能享受動手的樂趣。不過,這需要做好充分準備,比如準備好適合的工具材料,像合適的車蠟、干凈毛巾、海綿等。同時要掌握正確的操作流程,從車輛清潔到車蠟涂抹,再到最
大眾新桑塔納的內飾在多方面實現了升級,帶來了更優質的駕乘體驗。在材質上,駕駛艙使用更多軟性材料包裹,座椅也有高級織物或真皮材質可選,觸感與質感大幅提升。設計理念更新,懸浮式中控大屏、全新方向盤和液晶儀表盤的加入,讓科技感十足。同時,中控物理
各款汽車報價是會因季節變化的。季節不同,消費者的購車需求和市場環境也有所差異。比如1月臨近春節,縣鄉市場新購需求大,燃油車需求增加;而夏季天熱時,首購群體減少,但換購群體在夏季換車占比相對較高。并且新能源汽車受季節影響更明顯,冬季里程焦慮加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AI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