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調溫度設定與車內空氣質量有關系嗎?
空調溫度設定與車內空氣質量有關系。
在炎熱夏季,外界溫度高達 30℃以上時,車內空調設 22℃至 25℃較適宜。寒冷冬季,外界溫度低至 0℃以下,設 20℃至 23℃讓人舒適。
個人體感差異也重要,怕熱的夏季溫度可低,冬季可稍高;怕冷的則相反。車內人數多,熱量增加,空調溫度可低些,人少則無需過低。
比如夏季 30℃ - 35℃,1 - 2 人建議 23℃ - 25℃,3 - 4 人 22℃ - 24℃;冬季 -5℃ - 5℃,1 - 2 人 20℃ - 22℃,3 - 4 人 21℃ - 23℃。
人體最舒適溫度 24 - 26℃,天氣和車輛狀況也影響溫度設置。如車輛隔熱差,溫度需設高些。合理范圍在 24 - 26℃,能保證舒適,還避免不良影響。
有的車有三溫區自動新風空調和空調除味功能,能提升空氣質量,滿足不同人群溫度需求。
空調壓縮機耗能,溫度不宜過低,一般 26 - 28℃為宜,能減少負荷和油耗,也不影響健康。定期換空調濾清器保證制冷效果,減少油耗。
先開窗通風再開空調,提高制冷效果且省油。內循環提高制冷效果,長時間用降低空氣質量,要先內后外循環。
低速時可關空調開窗通風,高速務必關窗,否則油耗更高。熄火前提前關空調,防管道生霉菌。
調小空調可通過提高溫度設定,如從 20℃到 25℃;降低風量擋位,從高到中低;改變吹風模式,如從面部和腳部到僅腳部等方式。
不同調小方式各有特點,調溫操作簡單,對舒適度影響小但效果不明顯;調風量效果直觀但可能影響空氣流通;改吹風模式能保持舒適度但要多次嘗試。
調小空調會使車內濕度增加,有人會覺悶熱,對干燥敏感的人更舒適。風量小空氣循環不充分,污染物和異味停留長,要定期開窗或用凈化裝置。還能降低發動機負荷,節省燃油或電能,提高續航和燃油經濟性。
總之,要綜合考慮舒適、環境和能耗來設定空調溫度。
最新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