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隆汽車的歷史發展是怎樣的

裕隆汽車是臺灣知名的汽車制造商,歷史發展歷程豐富。

1953 年 9 月 10 日,企業家嚴慶齡響應“發動機救國”號召創辦“裕隆機器制造有限公司”,資本額 200 萬新臺幣,業務是機器制造銷售,10 月新店廠建廠。

1955 年,生產出第一臺屬于臺灣人的自主發動機,排量 2.2 升,最大輸出 75 馬力,性能較強悍。

1956 年與美國威利斯技術合作制造出臺灣第一輛吉普車 LY-1,滿足政府和軍隊用車需求。

1957 年,嚴慶齡為證明中國人能造車,舉辦臺北到高雄長途路試,成功消除民眾疑慮,LY-1 于同年 10 月正式上市,且改進款銷售持續到 1977 年,同年還和日產簽訂技術合作合約。

1960 年更名為“裕隆汽車制造有限公司”,與日產的處女作裕隆青鳥 YLN-701 懸掛裕隆標志問世,此后所有汽車都掛裕隆商標銷售。

1981 年 5 月,裕隆在苗栗三義籌設“裕隆汽車城”投入生產,3 月嚴慶齡逝世,夫人吳舜文接任董事長,8 月在桃園龜山工業區成立工程中心。

1986 年,臺灣第一輛完全自力設計生產的小轎車“飛羚 101”正式出產上市。

1989 年,嚴慶齡獨子嚴凱泰被召回臺灣接掌領導權并主持改革。

1992 年 9 月,全面更新企業識別系統,啟用第二代商標,英文名稱“Yue Loong”改為“Yulon”,1993 年起部分車輛改掛日產商標。

1995 年 11 月,實施“廠辦集中”。

2000 年成立“裕隆亞洲物流中心”。

2003 年分割重組,與日產、通用等擴大合作。

2009 年發表新自有品牌納智捷

2010 年東風裕隆由東風汽車和裕隆汽車以 50:50 股份比例合資組建,納智捷品牌車型在國內生產,2011 年納智捷首款車型大 7 SUV 正式上市,第二年銷量突破 3 萬輛,后續又推出優 6 SUV、納 5、銳 3 等車型。

如今裕隆在總經理姚振祥、副董事長許國興等領導下秉持“根留臺灣、放眼國際”理念持續發展。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紅旗HS3
紅旗HS3
14.58-19.58萬
獲取底價
冒險家
冒險家
23.58-34.58萬
獲取底價
阿維塔07
阿維塔07
21.99-28.99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新款寶馬 X3 相比老款優勢顯著。在尺寸上,新款更大,長寬高分別為 4717mm、1891mm 和 1689mm,軸距也有所加長,帶來更寬敞的乘坐空間。動力上,換裝的發動機功率有提升且油耗降低,燃油經濟性更佳。內飾采用現代化設計,有先進科技
寶馬 G28 適合多種駕駛場景。它作為第七代寶馬 3 系長軸距版本,空間寬敞舒適。多樣化的動力配置,從低功率到高功率的 2.0 升渦輪增壓發動機,無論是城市日常通勤,走走停停間低功率版足以應對,提供平穩駕駛感受;在高速行駛或追求駕駛激情時,
華頌汽車的保養成本總體來說處于合理可接受范圍。以華頌旗下唯一車型華頌 7 為例,它是 2.0T 的中型 MPV,小保養價格大約一千元,其中包含機油、機油濾清器及工時費。雖然價格會因地區和服務商不同有所差異,但整體較為合理。而且其機濾與寶馬通
極核電動車適合追求個性、注重出行品質的年輕人群,尤其是年輕女性。極核推出的車型各有亮點,像 MO1 系列外觀意式復古且 Q 萌,有多種時尚配色,針對女性需求設計,還有實用配置與舒適騎行體驗;EZ3 高性能電動摩托車線條靈動,外殼可 DIY,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AI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