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馳 V12 發動機的研發歷程是怎樣的

奔馳 V12 發動機的研發歷程十分精彩。

20 世紀 60 年代,奔馳就開發了 7.5L 的 V12 原型機給奔馳 600 Pullman,但因管理層認為八缸已足夠而擱置。

之后 10 年,90 度 V 角版本試驗,卻被技術問題困擾而取消。

80 年代初,可擴展到 12 缸的 V6 發動機因高層覺得 M117 V8 表現好再次被擱置。

1985 年,寶馬準備推出新的 V12 發動機,梅賽德斯加快 W140 開發并獲研發新 V12 發動機許可。工程師以 M104 直列 6 缸發動機為基礎設計新架構,M120 采用先進鋁合金發動機,有創新組合,性能出色。最初計劃 1989 年發布的 W140 S 級因完善 V12 發動機推遲到 1991 年。

M120 推出后,AMG 等多家改裝公司將其放大。1996 年,因 DTM 倒閉,梅賽德斯參加 BPR Global GT,AMG 和梅賽德斯工程師團隊開發新賽車,安裝改進的 M120 版本,其性能可靠,幫助車隊奪冠。

為參加國際汽聯 GT 錦標賽,產生了 CLK GTR AMG Strassen 版本,AMG 繼續優化 M120 發動機。

1935 年初,奔馳開始設計名為 MD 25 DAB 的 V12 發動機,雖未正式參與大獎賽,但意義重大,是奔馳 V12 汽車發動機的起始點。

1936 年,搭載 MD 25 DAB V12 發動機的奔馳創紀錄賽車 W25 Rekordwagen 跑出 372.1km/h 的絕對極速。

1987 年寶馬推出首款量產 V12 發動機車型,奔馳為研發新 V12 發動機推遲 W140 代奔馳 S 級上市,1991 年奔馳推出搭載 V12 發動機的 W140 代 S 級。

此后,奔馳 V12 發動機不斷發展,經歷了 M137、M275、M279 等多個版本,至今仍在迭代優化。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探岳
探岳
19.89-25.99萬
獲取底價
新途V80
新途V80
9.58-23.96萬
獲取底價
極氪001
極氪001
25.90-32.90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長城電車與其他品牌電車相比,在高端品牌、供應鏈、海外市場、車輛本身等多個維度優勢明顯。高端品牌上,沙龍智行旗下機甲龍展現出強大技術實力;供應鏈方面,蜂巢能源的無鈷電池可有效降低成本。海外市場成績突出,出口量攀升且車型多樣。車輛本身設計時尚、
判斷汽車電瓶是否虧電,可以從啟動表現、燈光狀況、電瓶外觀、測量數據等多方面入手。啟動時,若啟動機旋轉緩慢無力,打火困難,很可能是電瓶虧電;打開大燈,若燈光昏暗,啟動瞬間大燈明顯變暗,也暗示電瓶有問題。查看電瓶外觀,若出現膨脹、漏液等情況,可
阿爾法保姆車的舒適性體現在座椅、空間、隔音、懸掛、空調、變速箱以及內飾配置等多個方面。其座椅采用高品質皮革,柔軟透氣且支撐性佳,還具備多種調節功能;車內空間寬敞,乘客可自由舒展;出色的隔音技術有效降低外界噪音;良好調校的懸掛能過濾顛簸;空調
兩座車的安全性整體是有保障的。不同類型的兩座車都具備相應安全配置來保駕護航。兩座跑車有車身穩定控制、胎壓監測等配置;兩座越野車憑借非承載式車身、四驅系統等在復雜路況保障安全;兩座新能源車在車身配置和系統安全系數方面達到國家標準;兩座微型車也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AI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