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輪選擇圓形的歷史原因是什么
2025-04-08 13:37:16
作者:資訊小編
車輪選擇圓形有諸多歷史原因。
從物理學角度,圓的特性是圓心到圓周上任一點距離即半徑都相等。這讓車輪滾動時能保持穩定運動軌跡。要是車輪是方形,在直角處與地面接觸會突然改變方向,產生大摩擦力和沖擊力,車輛運動不穩定且難操控。而圓形車輪各點到中心距離相等,與地面接觸是穩定線性關系,極大減少摩擦力和沖擊力,讓車輛行駛平穩順暢。并且圓形車輪行駛中旋轉慣性力均勻分布,各部分受力平衡,不會有額外振動和噪音。不像方形或三角形車輪,轉動時因各邊長度和角度不同,產生不均勻慣性力,帶來振動噪音,影響舒適性和安全性。
在效率和舒適性方面,圓形車輪能提升行駛效率。其滾動時摩擦力小、沖擊力小,能節省能量、提高速度,還能減少振動和噪音,提升乘坐舒適性。圓形車輪適應性和通用性強,在各種路況都能穩定行駛,制造成本也相對低。從古代馬車、牛車,到現代汽車、火車、飛機起落架等都廣泛應用。特殊場合如越野車和雪地車,為增加與地面接觸面積和摩擦力,會用帶寬大花紋的非完全圓形輪胎,但基本原理還是基于圓形車輪。
圓形車輪滾動時與地面接觸點小,利于減少摩擦力。汽車突然剎車或轉彎時,能更好吸收沖擊力、減輕車內震動。行駛中產生的離心力小,有助于提高車輛穩定性。
圓形車輪制造和維護相對簡單。和其他形狀車輪比,安裝、拆卸和維修不需要額外工具或技術。而且材料利用率高,降低了生產成本。古代馬車等交通工具起初用圓形車輪是因其易于制造且性能良好。隨著時間推移,這種設計被沿用,成了現代汽車車輪的標準形狀。
同樣面積圖形中,圓周長最長,線另一端轉一圈走得最遠,圓形車輪能讓人們在一定時間行駛出最遠的距離,既節省時間又省油。東西在地上滾動比拖著走省勁,因為滾動摩擦阻力比滑動摩擦阻力小。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本文導航
熱門文章
-
1深藍S05推出限時購車權益 999元抵5999元購車款等
- 2樂道推全新4月購車權益 最高可享2年免費加電
- 3預計售價20-25萬元 比亞迪海獅07DM-i智駕版內飾官圖發布
- 4特斯拉陶琳:特斯拉國內建成超過2000座超充站
- 5極氪007GT將于4月15日上市 全系標配激光雷達 續航最高825km
- 6預售31.80萬起 智界R7增程新版本開啟預訂 新增大電池和四驅版
- 7嵐圖海外訂單同比上升205% 3月銷量破萬
相關閱讀點擊加載更多 - 2樂道推全新4月購車權益 最高可享2年免費加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