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轂鍛造和鑄造有何不同
輪轂鍛造和鑄造在工藝、成本、重量、性能等方面均有不同。制造工藝上,鑄造是把金屬熔液澆進鑄具冷卻成型,鍛造則是對金屬坯料施壓使其塑性形變;成本方面,鑄造工藝簡單成本低,鍛造復雜成本高;重量上,同樣規格強度下鍛造輪轂更輕;性能上,鍛造輪轂的硬度和韌度比鑄造輪轂更強。二者各有特點,適用于不同需求。
先來說說制造工藝的具體差別。鑄造工藝包含多種類型,比如重力鑄造,就是單純依靠金屬液自身重力流入鑄模成型,這種方式簡單直接,但可能會導致金屬內部存在一些微小缺陷;低壓鑄造則是在低壓環境下將金屬液注入模具,能讓金屬液填充得更均勻,產品質量相對更好;還有旋壓鑄造,通過旋轉模具讓金屬液在離心力作用下貼緊模具成型,使得輪轂的結構更加致密。然而,鍛造工藝更為精細,它是把金屬坯料放在模具中,通過強大的壓力使其發生塑性變形,這個過程中金屬的晶體結構被重新排列,變得更加緊密有序。
成本方面,鑄造工藝由于操作相對簡便,對設備和技術的要求沒有那么高,易于大規模生產,所以成本低廉。這使得鑄造輪轂在中低端車型上得到廣泛應用,能滿足大多數普通消費者的需求。而鍛造工藝,不僅需要高精度的鍛壓設備,而且制作過程工序繁多,對技術人員的要求也很高,這一系列因素導致其制作成本大幅增加,價格也就相對昂貴。
在重量方面,同樣規格強度下,鍛造輪轂確實展現出了明顯優勢。因為鍛造過程中金屬分子緊密排列,結構更為緊實,使得它比鑄造輪轂輕約20%。更輕的輪轂可以減少車輛的簧下質量,提升車輛的操控性能和加速性能,同時也有助于降低油耗。
性能上,鍛造輪轂分子緊密、排列整齊,硬度和韌度比鑄造輪轂強很多,也就更加牢固。在應對復雜路況和激烈駕駛時,鍛造輪轂能更好地承受來自路面的沖擊力,保障行車安全。鑄造輪轂雖然在填充能力和致密性方面也有一定表現,但整體性能相比鍛造輪轂略遜一籌。
此外,二者在款式上也有不同。鑄造輪轂因為可以通過各種模具造型,所以造型豐富多樣;鍛造輪轂常見的有2片式、三片式等組合形式。而且,敲擊輪轂時,聲音也能分辨二者,鍛造輪轂聲音清脆,鑄造輪轂則較為沉悶。
總之,鑄造輪轂和鍛造輪轂各有千秋。鑄造輪轂憑借成本低、款式多的優勢,成為普通家用車的主流選擇;鍛造輪轂以其卓越的性能和較輕的重量,在高端車型和追求極致駕駛體驗的消費者中備受青睞。在選擇輪轂時,車主應綜合考慮車輛的用途、自身預算以及對性能的需求等多方面因素,這樣才能挑選到最適合自己愛車的輪轂 。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
1極氪9X/仰望U8L領銜 上海車展值得關注SUV
- 2奇瑞墨甲機器人完成首批220臺全球交付 已具備多項服務能力
- 3雷克薩斯ES/AUDI E5領銜 上海車展值得關注轎車
- 4車展觀察|合資2.0進擊的上海車展,全球汽車工業的“中國范式”
- 5小米YU7內飾曝光 車輛將配環繞屏
- 6對話|東風日產:日產N7不賺錢 與華為合作車型將年內亮相
- 2奇瑞墨甲機器人完成首批220臺全球交付 已具備多項服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