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重拾跑車夢 GR品牌對豐田的發展意義
在2017年,豐田正式推出其高性能運動品牌——GR,根據性能的等級,由高到低分別是GRMN、GR、GR SPORT。除此之外,該部門的產品矩陣中還有一個“GR Parts”,其實就是GR套件,以方便玩家們按需購買,從而打造出屬于自己的個性車型。整個產品目錄很完善,大有豐儉由人任君選擇之意。
GRMN的全稱是Gazoo Racing Master of Nurbergring,直譯過來就是“紐北大師”或者“紐北專家”,從上一章節中,大家可以了解到豐田章男對紐博格林的情結,一來豐田章男認可紐博格林賽道的測試能力;二來紀念/致敬殞身于此的成瀨弘;三來是紐博格林賽道知名度高不妨來個順水推舟,所以最高階性能版定名為“GRMN”是既有客觀原因,也有主觀原因。
目前GRMN有YARiS GRMN、Vitz GRMN、Mark X (海外版銳志)GRMN以及“社長專屬、全球僅此一輛”的豐田世紀GRMN(據聞并非獨一無二,而是有兩臺,第二臺貌似是在2019年的年初生產的,涂裝是黑色,曾于大阪的一個活動中展出過),這些車要么是根本買不到,要么是限量生產,稀有度相當高。
GR車型則有現在的“大紅人”GR YARiS、GR SUPRA,未來或有望推出GR C-HR、GR 86(究竟只是單純由“GT86”改名為“GR86”,還是性能版的GR 86,目前未知)、GR卡羅拉甚至是GR Hilux,就現在的形勢來看,豐田似乎更喜歡推出次階的GR車型,而非GRMN。
至于外觀兇狠而心太軟(運動套件版,很多只是性能微增甚至沒有變化)的GR SPORT車型就海了去了,單單是從豐田中國官網上就能查到86 GR SPORT、VOXY SPORT、AQUA GR SPORT、NOAH GR SPORT以及MARK X GR SPORT,就跟雷克薩斯的F SPORT車型一樣,只要你想要,幾乎每款都給你這個版本,畢竟換套運動的外觀套件還是相對比較容易的。
其實在很早之前,豐田汽車就曾推出過不少新車的G’s版本,G’s的全名為G sports,國內關于這個“G sports”的報道很少,又或者是年份久遠,搜索起來并不容易,筆者找到國內最早的關于豐田G sports的一篇報道是十年前即2010年的,巧的是文中說到這個G sports正是豐田章男的提案,并且說到“(G sports)基本上是從GAZOO Racing(豐田賽車部門)所衍生的新品牌”,結合豐田章男在2009年才正式升任為豐田社長,那么似乎社長很早就在醞釀GAZOO Racing以及GR車系這盤棋了呀。
(截圖來源:搜狐汽車)
G’s(G sports)的車型產品線有點混亂,有的是對性能有較大幅度的提升,有的僅僅是對底盤加強,其對應如今的GR車系產品目錄可能是“GR”和“GR SPORT”。
假如說以前的G’s(G sports)只是豐田家小打小鬧的話,那么現在的GR品牌就可以用“大施拳腳”來形容,注冊商標、積極投身賽事、組合拳式地推出重磅新車以及“社長推薦”等等的一系列操作,都實實在在地刷了一波又一波的存在感,似乎就是在告訴各位:GR是親兒子,請大家多多關照。
不過現時的GR品牌體系其實還有待完善,跟當初的的G’s(G sports)一樣,GR品牌也存在一定的產品線混亂的現象。比如在2017法蘭克福車展上,豐田發布了一款名為YARiS GRMN車型,這款車雙門設計、搭載1.8升機械增壓直列四缸發動機(最大功率210馬力)、匹配6速手動變速箱、百公里加速6.3秒,而近期的當紅炸子雞——GR YARiS,雙門設計、搭載1.6T三缸發動機(最大功率261馬力)、匹配6速手動變速箱、四驅系統加持、百公里加速5.5秒。對比來看,這款名頭只是“GR”而非“GRMN”的新車卻是在性能上絲毫不遜色于3年前發布的YARiS GRMN。那這到底是意味著現在這款YARiS未來是有更高階的“GRMN”版本還是根本未清晰產品線?
我知道這可能是當年遺留的問題,因為早期的“GRMN”車型更亂,有的是對動力系統有升級,有的只是強化了底盤,但它們卻統統被歸類到GR品牌當中了。
第二個就是系列代號位置的問題,在“GR”系列中,中國的官網醒目地顯示了“GR SUPRA”這款車,此時“GR”一詞放在車名的前方,但來到了86和Vitz,“GR”一詞反而又放在了車名的后方,變成了“86 GR”和“Vitz GR”,那究竟是有差別嗎?是代表改裝程度的不同嗎?假如沒有,那為何又要有兩種的命名方式?好在“GRMN”和“GR SPORT”系列沒有出現這個問題,它們都放在了車名的后方。那既然如此,三者為何不統一點,要么全部放在車名的前方,要么全部放在車名的后方?
作為一家世界頂尖的車企,豐田以及豐田章男肯定知道,假如只是一味地討好自己而枉顧市場形勢的話,那么這些所謂的性能車也只能落得個自娛自樂的下場,如何避免叫好不叫座的情況并且從中獲得更好的市場效益才是一流公司的上上策,畢竟在商言商,豐田的目的就是賺錢,賺更多的錢。
很多人的印象中豐田只會做家用車,中庸、成熟、穩重、毫無激情是很多人對豐田車的固有印象,雖然在這幾年,豐田憑借著先鋒的設計與TNGA架構,原先的固有印象已經有所改變,但明顯還不足夠,尤其是在這個年輕化的趨勢之下,未來消費者肯定只會更認可有運動性的新車(雖然我知道,絕大部分的消費者只想要臺看上去運動但實際上仍是家用內心的車)。
誠然現在的豐田新車已有這樣子的造車趨勢,但事實上它仍需要一定的標桿之物讓大眾消費者重新認識一下豐田,這就是我認為為什么豐田要重拾性能車,除了為大家帶來更多可供歡樂的新車以及豐田章男個人的情愫之外,就是為了給豐田這個品牌鐫刻上“運動”的基因,起碼,對國內的消費者就是如此。
再者,隨著消費的升級,現在有越來越多的買家相比起以前來說更加舍得(尤其國內),有的是為了更好的質感,有的是為了更好的操控感,有的是為了更好的設計感等等,很多新車的中高配車型也有不錯的銷量。隨著消費習慣的改變,這自然為細分市場以及溢價帶來了更多的可能性。
雖然性能版車型因為售價的問題,往往會讓廣大的買家心有余而力不足,可謂是“高處不勝寒”,但正如我剛才所說,現在的消費者并不是需要一款真正的性能車,他們只不過是想要一款看上去像是性能車的家用車,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雷克薩斯,不少消費者都是奔著它的F SPORT版本去的,無它,就是因為更帥而已,作為本家的豐田,肯定也知道這個套路可以在豐田新車上實現,所以“GR SPORT”系列出現了。
除了考慮上述的走量市場之外,真正的性能車市場同樣是豐田未來想要發力的點。依然以雷克薩斯舉例,很多人會選擇F SPORT版本,但很多人卻不會選擇雷克薩斯F,即便他們有錢也不買,這明顯就是品牌底蘊與格調的問題而非單單是車型本身的產品力所導致的。
回歸到豐田本身,它就是因為以往消費者的固有印象讓這個品牌在上層領域遇到了發展瓶頸,而GR品牌的出現就是為了品牌向上的,所以“GRMN”、“GR”系列出現了。假如能讓消費者接受“豐田也能很運動”的這個設定,它家的性能車才能更好地走量,隨后反哺到下層的運動套件版,從而形成良性循壞。
在2020年的開頭,豐田章男發了一條微博,重點有兩個:(1)“豐田需要重拾跑車,這是我一直以來的夢想”;(2)以前是先開發家用車,再改造成賽車,現在我們想逆向思維,探討賽車如何走進用戶的日常生活。顯然,以豐田章男如此有人情味和熱愛駕駛的性格,豐田汽車未來很有望在品牌屬性的那一欄中出現“運動”這一性格標簽,而GR品牌的出現無疑既能滿足豐田章男本人情懷的釋放,也能迎合未來市場的需求,可謂是一石二鳥之計。所以在故事的最后,我只想問一句,“豐田章男先生,GR品牌會引入國內嗎?”(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 徐志杭)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