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4月份B級車的新車較多,值得關注的點也比較多,因此我們之前單獨做過一個銷量分析。本篇,我們將就4月份B級以外的車型銷量來做個分析。其中最值得關注的點仍然是地震影響,這其中不僅僅體現在日系品牌。另外,如行政級的新格局、新寶來銷量的滑坡,大眾兩廂車的增量,也同樣是值得關注的。
銷量數據:
由于車型太多,本篇就不全部列舉了,下表主要是與本文相關的一些車型銷量數據。

關注點一:地震對日系車的影響冷暖不一
我們仍然先來看看地震對日系車銷量的影響。這其中滑落最厲害的是一汽豐田的新老兩代“花冠”,環比3月份銷量均被腰斬,下跌幅度非常大。從市場終端的情況反饋,基本上可以確定是受地震影響產能不足。目前卡羅拉的市場優惠已經大幅度縮減,供貨也出現不足。
卡羅拉是全球的銷量傳奇車型,累計銷量的記錄至今無“車”能破。均衡,是卡羅拉最大的賣點,對于家用車主來說非常合適。之前卡羅拉曾經因為變速器等方面技術落后的問題保守詬病,銷量雖影響不大,但市場表現也與其“傳奇車型”的身份不符。改款后的卡羅拉,將1.8L和2.0L版本的變速器升級為CVT,徹底擺脫了這個短板,市場表現也相當可觀。例如3月份,卡羅拉的銷量就幾乎是老對手思域的近兩倍。花冠雖然老,但低于10萬元的價格,對于不追求配備又中意豐田品牌的消費者來說,仍有很強的吸引力,市場表現絲毫沒有“廉頗老矣”的感覺。從4月份的銷量情況看,地震對新老花冠的影響不小,有購車計劃的或者再等等,或者選擇其他受影響較小的替代車型。
其他幾款主流日系產品都有不同程度的環比下滑。其中東本和廣本體現出了不同的特點,鋒范下滑很厲害,思域則受影響很小,這可能與各自配件供應的受影響程度有關。
關注點二:地震影響的不僅僅是日系
嘉年華一直是A0級小車中的銷量高手,整體銷量一般只遜于POLO排第二的位置。然而4月份,嘉年華銷量的下滑幅度環比超過了60%,基本上可以看作是波動最大的主流車型了。嘉年華的情況同樣是受到地震影響,這一點福特已經表過態。4月份,生產嘉年華的南京工廠還特別提前進行了停產檢修,就是為了利用這個配件供應不足的空隙。雖然嘉年華的車頭掛著福特車標,但它卻是與馬自達2同平臺的車型,尤其是動力系統,是由馬自達提供的,期間會大量用到馬自達的配件,受到地震影響也就很正常了。
通用旗下的科魯茲,4月份銷量也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滑。其實早在地震發生之后,就有消息稱地震將影響到科魯茲的產能,并作出下半年產量將只能達到計劃產量三分之一的預測。4月份科魯茲的表現,算是對這一說法的印證。科魯茲身上并沒有日系背景,無論是平臺還是動力都源自歐寶。但在全球化采購的現在,零配件中用到日本廠商產品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不僅僅是科魯茲,同平臺的英朗GT,4月份的銷量也出現了同比下滑。科魯茲是雪佛蘭品牌的翻身之作,無論是綜合素質還是市場表現,都遠非之前的雪佛蘭品牌可比。尤其是它討巧的外形設計和歐洲化的底盤調校,非常符合年輕車主的需求。對于消費者而言,產能影響最大的地方是終端價格。科魯茲的市場售價還算穩定,如果你喜歡這款車,當地的優惠幅度有沒有太多變化,應該可以考慮出手了。
不僅僅是通用,日本地震對于自主品牌的短期影響也是很大的,這主要與自主車型大量配備日本電子元器件有關。關于這一點,奇瑞的尹同耀先生就曾公開表示過。從表格的數據可以看出,長安系、奇瑞系受到的影響是最大的。不過,對于自主品牌而言,靈活性較大,尤其如果只是電子元器件方面出現缺口的話,短期內就可以調整過來。
關注點三:行政級市場新變化
行政級市場4月份有個很大的看點,即寶馬5系的銷量出現了環比近一倍的增長,9600臺的銷量,也直逼“龍頭老大”奧迪A6。雖然奧迪A6自身的銷量沒有出現大的波動,依然守住了10000臺的大關,但隨著對手的日益緊逼,昔日近乎“壟斷”行政級市場的奧迪A6,可能要將已經把持近30年的行政級銷量冠軍的位置讓給別人了。
奧迪A6除了先入為主、政府采購等等因素以外,它相對合理的定價也是銷量可觀的因素之一。它的起價歷來是奧迪、奔馳、寶馬這三個品牌中最低的。而寶馬的增長,也恰恰是因為價格策略的轉變。新一代寶馬5系,無論從設計、工藝品質、科技含量還是動力配備等各個方面,都要較老款有了本質性的飛躍,而它神似7系的外觀,又很好的規避了老款5系過分張揚個性的問題。因此從產品屬性來說,寶馬新5系要比老款更符合國內市場需求。然而在這樣提升的情況下,新5系的價格卻明顯低于老款。尤其是最后上市的520Li,雖然名稱是520,價格似乎也與老款520差不多,但實際上它搭載的卻是與老款523Li一樣的2.5L直六發動機,并且搭配了8速手自一體變速器。這樣的價格格局,已經與奧迪A6看齊了。事實上,寶馬新5系從上市開始,它相比老款競爭優勢顯著增長的特點已經顯現出來,銷量一直沒有突破性的增長,主要是受限于產能。從4月份的情況看,寶馬5系的產能應該已經上來了,這也意味著在接下來的日子里,它將成為奧迪A6最有力的威脅。
從奔馳E的銷量變化來看,似乎寶馬5系4月份的增長并未擠占奧迪A6的蛋糕,反倒是搶了奔馳E的市場。從產品來看,新一代奔馳E對于符合市場需求而言是沒有問題的,外觀設計中庸大氣,經過加長后的空間也與對手完全對等,再加上奔馳品牌在全球行政級的影響力超過兩個對手,按理說不應該出現銷量明顯落后于兩個對手的尷尬局面。其實最后歸結起來,還是價格。奔馳E級自推出以后就執行的高價策略,即便是搭載1.8T發動機的E260,起價也超過了50萬元。當寶馬5系推出520Li以后,市場曾對奔馳E200L的價格充滿了期待,然而實際推出后46.5萬元的價格,卻明顯要比兩個對手40萬元左右的價格高了一個等級。因此奔馳E要想在國內行政級市場占據應有的地位,最終形成如歐洲市場一樣三足鼎立的態勢,仍需在價格上做文章,例如推出40萬元左右的車款來。
關注點四:新寶來銷量下滑
朗逸和新寶來這對姊妹車自上市以后,一直呈現出朗逸銷量超過新寶來的局面。上市初期,新寶來1.6L相比朗逸還存在著兩氣門發動機略遜的問題,后來伴隨著新寶來換裝4氣門發動機,二者在內在屬性上已經做到了基本一致。后期,新寶來的銷量也逐步提升,雖然相比朗逸仍有差距,但接近2萬臺的月銷量還是相當不錯的。然而4月份,朗逸在保持繼續增長的同時,新寶來卻出現了環比41%的下滑,確實有些出乎意料。
從配置和價格的理性角度來看,新寶來的性價比其實要高于朗逸。而之所以呈現出銷量上的遜色,只能歸結于感官因素了。朗逸在外觀設計上非常討巧,雖然不一定得到大眾粉絲的認可,但卻對足了普通消費者的審美需求。另外,朗逸在調校上也更注重舒適性,這些都是迎合市場需求做法。從這兩款車的市場表現也可以看出,車型設計迎合市場的重要性。至于選擇,關鍵仍取決于個人對感官的需求。如果你覺得兩款車外形都不錯,甚至覺得新寶來還更漂亮,就不必受銷量數據的影響,選擇性價比更高的新寶來。
關注點五:大眾兩廂車的市場潛力
4月份,高爾夫的銷售數據有了一個質變,環比增長達到85%,絕對數也開始向萬臺大關逼近。大眾在號稱最經典的第四代高爾夫上栽了跟頭,因此對于引進新一代高爾夫的問題上顯得慎之又慎。沒有引進海外都不算成功的第五代車型是明智的,事實證明第六代高爾夫在設計上,非常符合國內市場的需求。與此同時,在技術配備、價格等方面,第六代高爾夫做得也很到位,例如1.6L版本同樣配備DSG變速器,這在國內至今仍然是唯一的。價格上,則相比當年的第四代車型變化不大,從而折射出了不俗的性價比。高爾夫上市后銷量完全取決于產能。特別是上市初期,國產化率不高,一汽大眾為了保證足夠的利潤率有意控制了產能。隨著配件的逐步國產化,高爾夫的產能終于能夠得到釋放,銷量自然也就得到提升。對于消費者而言,高爾夫產能釋放最值得關注的是終端市場加價現象有可能逐步消失,并且提車時間也可以得到更好的保證。
POLO在4月份也取得了相當不俗的銷售成績,表格中的數據還不包括POLO勁取的3107臺銷量。新一代POLO其實在內功上相比老款并無進步,甚至還有所倒退,例如一樣的平臺、一樣的動力總成、車門鉸鏈、內飾細節等很多地方也不如老款那么講究,入門級車款居然還取消了前霧燈等等,空間表現也比老款還要局促。然而這些都不會影響到新POLO的銷量,因為這款車的賣相實在是做得太好了。全新的外觀與第六代高爾夫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雖然內飾材質依然采用硬塑料,但得益于造型的改觀,看起來的感官效果也絕非老款可比。對于感性因素和價格占據主導影響的A0級小車市場,新POLO雖早已沒有當年精品小車的精髓,但從市場角度看,它無疑是上海大眾的又一成功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