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巨頭生死談判 北美汽車業上演勞資對決
通用昨日率先拉開與加拿大汽車工人工會談判序幕,福特和戴姆勒-克萊斯勒將步其后塵
“這將是我們20年來所面臨的最為艱難的一次談判,”加拿大汽車工人工會(CAW)經濟師吉姆·斯坦福一臉凝重地說。
本周,通用、福特和戴姆勒-克萊斯勒三大汽車巨頭將在多倫多與CAW展開新一輪勞資合同的“生死談判”。這可能會影響到美國汽車業未來10年的走向。
CAW主席夏格夫和加拿大通用總裁葛瑞默迪昨日率先拉開了談判的序幕,此后幾天,CAW將先后與福特和戴姆勒-克萊斯勒一一“過招”。 這一切才剛剛開始
在加拿大工會的身后,是“虎視眈眈”的美國工會。加拿大同行能得到的額外實惠,美國工會肯定將竭力爭取
一方是三個已無退路的汽車巨頭。高昂的人工、保健和原材料成本讓它們不堪重負,亞洲同行的咄咄攻勢將戰火直接燒到了自家門口。這場談判將直接關乎三巨頭能否“咸魚翻身”。
另一方為加拿大最大的工業聯盟,代表著41000名汽車工人的利益。汽車產業是加拿大僅次于政府支出和能源產業的第三大經濟驅動力量,雖然在經濟總量中的比例不足5%,但占到了全國制造業的1/5以上。
“這實在是太太關鍵了!必S業銀行汽車業分析師卡洛斯·葛梅斯說道。他特別指出,別忘了還有一股力量在旁“虎視眈眈”,那就是身處底特律的美國聯合汽車工會(UAW)。
三巨頭與UAW的勞資談判
被安排在明年進行,此次加拿大談判的任何結果都可能為后面的進程奠定基調。IRN咨詢公司資深汽車分析師默克說,“在當前形勢下,UAW不會過多要求什么,能維持原樣就不錯了,但如果加拿大同行能得到額外實惠,UAW肯定也會竭力爭取!
談判注定是一場戰斗
三巨頭:鐵了心壓縮成本工會:不為疲弱的美國汽車業“買單”分析師:南美是更低的成本洼地然而,三巨頭這回是鐵了心要將成本壓下去,他們已經在公開場合表露,最近6年CAW獲得的工資、獎金和養老金平均每年超過6%的增長幅度此次肯定不再延續。葛梅斯也勸CAW調低工資增長預期,畢竟此時的三巨頭已今非昔比。
但工人們顯然不愿意為疲軟的美國汽車業“買單”。夏格夫說:“他們一直在哭窮,我們也承認他們確實存在問題,但這與人工成本無關。我們擁有最高效的生產力和全世界最具競爭力的成本優勢。”
的確,近些年來包括三巨頭在內的美國和亞洲汽車廠商們紛紛選擇在加拿大裝配供應北美市場的汽車,主要緣由就是相對低廉的人工成本和更高的生產效率。
在這里,工人的健康保健費用是由加拿大政府支付的,不像美國要由各公司掏腰包,這樣每輛車的成本最多能節省1500美元。去年,安大略省出產的汽車總數為270萬輛,超過了密歇根的260萬輛。此外,包括克萊斯勒300系列和通用F系列皮卡在內的美國暢銷車型都被移至加拿大生產。
“加拿大不應成為美國車輸給日本車和韓國車的‘替罪羊’,我們的競爭優勢明擺著,豐田上個月還宣布將在這里建造其北美的第七家工廠!毕母穹蛄x憤填膺地說。
但葛梅斯不這樣認為,加拿大引以為豪的勞工保健成本和生產力優勢這些年來已經顯著下滑,加元的升值是一大“禍首”。如今,加元兌美元的匯率已升至10年來的新高,政府承擔保健成本的優勢也被連年增長的人工成本所抵消,日韓車商的不斷增資建廠更是讓競爭愈加激烈。下一個10年中,南美汽車工廠將對加拿大的現有地位發起強勁挑戰,因為那里的人工成本更為低廉。
無疑,這些都是三巨頭所能依仗的談判武器,但CAW決不會善罷甘休,夏格夫已放出話來:“如果這些美國車商只同意工資增加2~3個百分點的話,他們就做好準備迎接一場戰斗吧!”在CAW的要求單上,更豐厚的養老金、更高的工資和更長的假期赫然排在前三。
上一篇:日本在東南亞展開汽車外交 威脅歐美車商
下一篇:通用、福特前高管欲投標羅孚生產基地長橋工廠
“這將是我們20年來所面臨的最為艱難的一次談判,”加拿大汽車工人工會(CAW)經濟師吉姆·斯坦福一臉凝重地說。
本周,通用、福特和戴姆勒-克萊斯勒三大汽車巨頭將在多倫多與CAW展開新一輪勞資合同的“生死談判”。這可能會影響到美國汽車業未來10年的走向。
CAW主席夏格夫和加拿大通用總裁葛瑞默迪昨日率先拉開了談判的序幕,此后幾天,CAW將先后與福特和戴姆勒-克萊斯勒一一“過招”。 這一切才剛剛開始
在加拿大工會的身后,是“虎視眈眈”的美國工會。加拿大同行能得到的額外實惠,美國工會肯定將竭力爭取
一方是三個已無退路的汽車巨頭。高昂的人工、保健和原材料成本讓它們不堪重負,亞洲同行的咄咄攻勢將戰火直接燒到了自家門口。這場談判將直接關乎三巨頭能否“咸魚翻身”。
另一方為加拿大最大的工業聯盟,代表著41000名汽車工人的利益。汽車產業是加拿大僅次于政府支出和能源產業的第三大經濟驅動力量,雖然在經濟總量中的比例不足5%,但占到了全國制造業的1/5以上。
“這實在是太太關鍵了!必S業銀行汽車業分析師卡洛斯·葛梅斯說道。他特別指出,別忘了還有一股力量在旁“虎視眈眈”,那就是身處底特律的美國聯合汽車工會(UAW)。
三巨頭與UAW的勞資談判
被安排在明年進行,此次加拿大談判的任何結果都可能為后面的進程奠定基調。IRN咨詢公司資深汽車分析師默克說,“在當前形勢下,UAW不會過多要求什么,能維持原樣就不錯了,但如果加拿大同行能得到額外實惠,UAW肯定也會竭力爭取!
談判注定是一場戰斗
三巨頭:鐵了心壓縮成本工會:不為疲弱的美國汽車業“買單”分析師:南美是更低的成本洼地然而,三巨頭這回是鐵了心要將成本壓下去,他們已經在公開場合表露,最近6年CAW獲得的工資、獎金和養老金平均每年超過6%的增長幅度此次肯定不再延續。葛梅斯也勸CAW調低工資增長預期,畢竟此時的三巨頭已今非昔比。
但工人們顯然不愿意為疲軟的美國汽車業“買單”。夏格夫說:“他們一直在哭窮,我們也承認他們確實存在問題,但這與人工成本無關。我們擁有最高效的生產力和全世界最具競爭力的成本優勢。”
的確,近些年來包括三巨頭在內的美國和亞洲汽車廠商們紛紛選擇在加拿大裝配供應北美市場的汽車,主要緣由就是相對低廉的人工成本和更高的生產效率。
在這里,工人的健康保健費用是由加拿大政府支付的,不像美國要由各公司掏腰包,這樣每輛車的成本最多能節省1500美元。去年,安大略省出產的汽車總數為270萬輛,超過了密歇根的260萬輛。此外,包括克萊斯勒300系列和通用F系列皮卡在內的美國暢銷車型都被移至加拿大生產。
“加拿大不應成為美國車輸給日本車和韓國車的‘替罪羊’,我們的競爭優勢明擺著,豐田上個月還宣布將在這里建造其北美的第七家工廠!毕母穹蛄x憤填膺地說。
但葛梅斯不這樣認為,加拿大引以為豪的勞工保健成本和生產力優勢這些年來已經顯著下滑,加元的升值是一大“禍首”。如今,加元兌美元的匯率已升至10年來的新高,政府承擔保健成本的優勢也被連年增長的人工成本所抵消,日韓車商的不斷增資建廠更是讓競爭愈加激烈。下一個10年中,南美汽車工廠將對加拿大的現有地位發起強勁挑戰,因為那里的人工成本更為低廉。
無疑,這些都是三巨頭所能依仗的談判武器,但CAW決不會善罷甘休,夏格夫已放出話來:“如果這些美國車商只同意工資增加2~3個百分點的話,他們就做好準備迎接一場戰斗吧!”在CAW的要求單上,更豐厚的養老金、更高的工資和更長的假期赫然排在前三。
上一篇:日本在東南亞展開汽車外交 威脅歐美車商
下一篇:通用、福特前高管欲投標羅孚生產基地長橋工廠
合作新聞推薦
熱門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