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破車市滯漲的魔咒?北京車展上的各顯神通
【太平洋汽車網(wǎng) 行業(yè)頻道】魔幻的2020一晃已經(jīng)即將進入最后一個季度,原本應該在上半年舉辦的北京車展也終于在9月26號,明年上海車展舉辦時間確定之時,順利開幕了。作為疫情下首個國際車展,延后半年并沒有消減北京車展的熱度。全新一代奔馳S級、新款Panamera、全新古斯特、第八代高爾夫、瑪莎拉蒂MC20等一眾重磅車型或許并非首發(fā),但也是終于可以和公眾見面了。
當然,疫情對于車展還是產(chǎn)生了不小的影響,在國內(nèi)疫情趨于穩(wěn)定,自主品牌積蓄半年多的新車集中爆發(fā),而美國等疫情仍在蔓延的地區(qū)的車企研發(fā)進度受到了一定的影響,新車數(shù)量明顯偏少。車展幕后,防疫工作人員仍在默默的工作著,車展現(xiàn)場仍然必須佩戴口罩,不過對于觀展體驗的影響已經(jīng)微乎其微。
縱觀本屆北京車展,傳統(tǒng)銷量主力車型更新?lián)Q代的新車選擇在車展期間首發(fā)的并不是很多,我們反倒是看到了更多新鮮血液,很多以往被認為過于小眾市場的細分車型在本屆車展上閃亮登場。
首先是在車展前夕上市的哈弗大狗和車展上亮相的帶后橋牙嵌式差速鎖,配備Haldex四驅(qū)系統(tǒng)的大狗2.0T四驅(qū)版車型。不管是造型還是這套四驅(qū)系統(tǒng),在城市SUV中都算是硬漢了。而他大哥——WEY坦克300(詢底價|查參配)在北京車展上以實車展出,并帶來了越野改裝版,非承載式車身讓它更為硬核。
不只是小眾的硬派越野市場有了新車型,領(lǐng)克在北京車展上帶來了首款純電動車型Zero概念車,在兩廂都被認為小眾的中國市場,Zero概念車采用了介于傳統(tǒng)兩廂和旅行版之間的設計,還采用了溜背式的轎跑造型。
而近來大火的跨界SUV這個細分市場也迎來一個新玩家——奧迪Q5L Sportback,在轎跑的設計下,奧迪最能打的加長也沒有落下。奧迪開創(chuàng)了加長轎跑SUV的先河,雖然這臺車目前并沒有標軸的版本。
各種新奇新車爭奇斗艷的背景下,是中國車市從2018年開始的負增長。在此之前,中國自2000年以來車市一直保持增長,且在2017年之前增長率從未低于5%。
市場對車市高速增長的預期,被認為至少延續(xù)到2023。但2017年增速突然降低至2.4%,此后迎來連續(xù)兩年的負增長。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響,2月份市場同比下跌達78%。從5月開始車市出現(xiàn)平穩(wěn)的回升,但預期的報復性消費并未大規(guī)模出現(xiàn),2020年車市增長率很難歸正。
在這樣艱難的大環(huán)境下,不少品牌不幸倒下了,活下來的品牌也在積極尋找新的出路。轎車市場在SUV車型的沖擊下大幅縮水,而SUV市場的增幅也已經(jīng)減緩。各大車企不得不將眼光瞄準了此前不被重視的細分市場。
2012年,別克在國內(nèi)推出了一款不起眼的入門級車型——昂科拉,意外打開了小型SUV這個新的增量市場。雖然小型SUV的火爆并未能一直延續(xù),但也給別克以及先期跟進的品牌帶來了豐厚的利潤。
市場有未被重視的增量盲區(qū),不能快速跟進可能會錯過市場的紅利。這是小型SUV給市場的一個經(jīng)驗和教訓。
或許也可以解釋,為何Coupe SUV車型在未見到明顯銷量增幅的情況下,大小車企突然扎堆殺入這一市場的盛況,這一趨勢至今仍在延續(xù)。
在小型SUV爆紅又漸弱之后,有出現(xiàn)新的增量市場嗎?微型電動車或許是一個,五菱宏光MINI EV上月銷量達到了驚人的一萬五千臺,超越特斯拉Model3位居新年能源車榜首,歐拉黑貓和奇瑞小螞蟻eQ雖然銷量僅三千多,但也僅次于Model3和AION S位居新能源車銷量4、5名,環(huán)比增長分別達到了238.27%和41.02%。
在新能源車下鄉(xiāng)政策的刺激下,微型電動車迎來了新的市場利好。
不過也需要注意,宏光MINI EV僅2.88萬元的起售價是其成功的一大因素,也限制了其利潤的空間。雖然打開了新的鄉(xiāng)鎮(zhèn)市場,但政策的周期也給這一增量市場增加了不確定性。
在宏光MINI EV、黑貓、eQ等車型的帶動下,8月新能源車產(chǎn)銷量均創(chuàng)下新高,同比實現(xiàn)翻番的成績。當然,特斯拉Model3在其中也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在中國微型車市場整體萎縮的背景下,新能源微型車取得的成績頗為矚目,也給不斷下行的車市注入了一劑強心針。下一個被忽視的增量市場在哪里?回到北京車展現(xiàn)場,我們來看看各大車企在哪些細分市場做出了嘗試。
盛則求穩(wěn),衰則思變。
長期穩(wěn)定增長的市場中,幾乎所有品牌都全身心的投入到了傳統(tǒng)的SUV上,千余臺銷量的細分市場提不起大家的興趣,更不會讓品牌分神。
而在市場負增長的年份,我們卻看到了各大品牌不僅要守住千余臺銷量的細分市場,而且要在細分市場尋找增量機會。車迷熱衷的旅行車、性能車、硬派越野車等長期叫好不叫座的小眾領(lǐng)域突然有了更好的地位。
專注SUV的哈弗和WEY今年突然發(fā)大招,WEY旗下非承載式車身的坦克300,配備了分時四驅(qū)系統(tǒng),在裝備上已經(jīng)是十足的硬漢了。
近兩年來,傳統(tǒng)硬派越野車的代表奔馳G級、Jeep牧馬人、鈴木吉姆尼、路虎衛(wèi)士紛紛換代,可以說是硬派越野車迷狂喜的一段時間。不過也不得不承認這些傳統(tǒng)硬漢的代表也紛紛向城市讓步,全新路虎衛(wèi)士甚至放棄了非承載式車身。在這樣的大環(huán)境下,WEY推出一款全新的非承載式車身硬派越野車可謂勇氣可嘉。
哈弗大狗與哈弗H6同樣基于長城檸檬平臺,1.5T前驅(qū)的配置讓人以為他不過是樣子足夠唬人。不過在北京車展上帶來的帶后橋牙嵌式差速鎖,配備Haldex四驅(qū)系統(tǒng)的大狗2.0T四驅(qū)版車型,卻讓他足以擁有城市SUV里傲人的越野能力。
當然這兩款車型的實際表現(xiàn)還有待我們后續(xù)進一步的實測體驗,但單從裝備上來看確實足夠硬派。
在本屆北京車展上,奔馳還帶來了前不久剛剛上市的2.0T版本的大G——G350,雖說是入門版車型,價格也并不是很入門,但至少能讓更多的人實現(xiàn)買一臺硬漢G的愿望。
誠然,極限的越野體驗始終屬于少部分群體,除了車本身的門檻外,對駕駛技術(shù)的門檻也相當高。
但日漸壓抑的城市生活,越發(fā)催生了人們對大自然的向往,這也是SUV盛行的一大原因。縱然只是偶爾的放縱自己馳騁于大自然,也需要車本身有更好的越野能力。
即便仍然在城市里過著996的生活,回到那充滿野性設計的車上,能不能給疲勞的身心多一些安慰?
極限越野小眾,但硬派越野車不一定要小眾。也希望擁有一臺硬派越野車,成為開啟你不一樣的越野人生的起點。
轎跑SUV的鼻主寶馬X6火了很多年,轎跑SUV突然開始盛行起來了。這次北京車展遠不是轎跑SUV開始盛行的時間點,預計也不會是尾聲。
但不得不說,這幾年瘋狂推出大量大溜背造型的全新SUV車型,并沒有看到這個市場極速增長的跡象。
本屆北京車展上,奧迪帶來了Q5L Sportback和e-tron Sportback兩款轎跑SUV新車,大眾則帶來了剛剛發(fā)布的途觀X車型。這幾年的轎跑SUV大流行中,除了自主品牌,大眾集團屬于其中發(fā)力最大的一個跨國車企。
回看前文提過的昂科拉引領(lǐng)小型SUV爆紅的時候,銷量冠軍幾經(jīng)輾轉(zhuǎn),最后本田繽智和HR-V吃下了大頭。而姍姍來遲的大眾探歌、途鎧、探影等車型并沒有得到太多好處,或許這給了大眾一個反應不夠及時的教訓吧。
Q5L Sportback真正的開創(chuàng)了加長轎跑SUV的先河,雖然這臺車目前并沒有標軸的版本。不過把奧迪最擅長的加長大空間和年輕化的溜背設計結(jié)合,讓人對他的銷量也有了一些新的期待。
溜背設計完全是在向年輕、運動化的造型妥協(xié),犧牲的是后備箱垂直空間甚至后排頭部空間。但換來的,是完全不一樣的設計體驗。
早年寶馬X6的大火證明了這一市場并非沒有潛力,或許在高端消費人群中,空間并不是很重要的剛需。
而在新時代年輕一族逐漸成為購車主力時,空間似乎也不是絕對的剛需,而溜背的設計卻滿足了張揚個性的體驗。在不斷推出的全新轎跑SUV車型中,或許會有成為“黑馬”的機會。
在2015年國內(nèi)二孩政策發(fā)布伊始,7座SUV曾勢迎來過一波高潮。彼時正值中國車市快速增長的時間點,SUV車型本身有著很高的熱度,7座SUV也借勢完成了一波營銷。
不過隨著概念炒作的熱度淡去,二胎家庭真正開始對更多的座位有了剛需時,MPV顯然才是更為舒適適合的選擇。
現(xiàn)在算來,那時出生的第二胎小孩也才四歲,勉強剛剛開始到了坐車的年紀。而隨著這批孩子的長大和二孩家庭的增多,這樣的需求也仍然有增長空間。
在本屆北京車展期間,五菱銀標首款車型凱捷迎來預售;早已推出的廣汽傳祺GM6、GM8更換了全新的名稱——M6、M8重新上市,上汽榮威帶來了旗下首款MPV車型iMAX8,對標廣汽傳祺M8。
早前在中國MPV市場發(fā)力不多的韓國品牌中,起亞帶來了新的嘉華,而北京現(xiàn)代未來也將推出全新的MPV車型。相對有錯位,但一直也是MPV市場重要成員的上汽大通在剛剛過去的成都車展上推出了新款G20,而在北京車展上,更另類的高頂可升降車頂?shù)腞G20迎來了預售。
MPV屬于相對傳統(tǒng)的車型,不過國內(nèi)MPV市場長期僅在商務及高端市場有較大影響力。GL8、奧德賽、埃爾法等少數(shù)車型長期占據(jù)市場。
而廣義上的MPV市場,五菱宏光為代表的微面才是中國MPV最大的市場統(tǒng)治者。
隨著二孩家庭對MPV的需求增多,家用MPV概念也越來越得到重視。五菱推出全新銀標,帶來全新家用MPV凱捷。在商務MPV市場獨霸一方的別克GL8也開始主打家庭概念。
隨著越來越多的MPV入市以及市場剛需的增加,MPV相信會有一個相對穩(wěn)定的增長。
不過MPV也需要正面7座SUV車型的挑戰(zhàn),長期以來MPV在國人心目中太過商務的形象也需要很多的時日來扭轉(zhuǎn)。
前文已經(jīng)提到,五菱宏光MINI EV在今年8月銷量達到了驚人的一萬五千臺,超越特斯拉Model3位居新年能源車榜首,歐拉黑貓和奇瑞小螞蟻eQ雖然銷量僅三千多,但也僅次于Model3和AION S位居新能源車銷量4、5名,環(huán)比增長分別達到了238.27%和41.02%。
一方面需要歸功于新能源車下鄉(xiāng)的政策引導,另一方面,五菱宏光MINI EV本身極具誘惑性的價格也功不可沒。
僅僅不足五萬元的價格,得到的卻是一臺精致小巧,個性十足的小車,完全不似老年代步車的廉價感。
而五菱在新時代開發(fā)的這款小車也充分考慮了數(shù)碼時代的需求,雖然并不能奢望太高的配置,但年輕用戶對充電等數(shù)碼時代的基本訴求仍能滿足。
歐拉黑貓則是一款配置水平更高的車,當然價格上也會高出不少。在本屆車展上,歐拉再次帶來了好貓、好貓GT等更為精致的入門微型車。
而寶駿與蘇寧聯(lián)手的小Biu也在北京車展發(fā)布。除了五菱宏光MINI EV,寶駿旗下也有數(shù)款配置拉滿的微型純電動車型,甚至配備了夠高的L2級自動駕駛系統(tǒng)。
這樣的小車價格相對入門,足以滿足剛剛工作的年輕人日常代步的需求,而配置和個性化方面又能夠給到讓人滿意的功能。
當然,在增量方面,微型電動車一大優(yōu)勢是可以打入此前已經(jīng)被低速電動車“教育”許久的鄉(xiāng)鎮(zhèn)市場,用戶基礎和使用環(huán)境,價格都十分匹配,要做的更多是在銷售網(wǎng)絡的下沉方面發(fā)力,這也是五菱的一大優(yōu)勢。
不過也正如前面說過的,宏光MINI EV僅2.88萬元的起售價是其成功的一大因素,也限制了其利潤的空間。雖然打開了新的鄉(xiāng)鎮(zhèn)市場,但政策的周期也給這一增量市場增加了不確定性。
在宏光MINI EV、黑貓、eQ等車型的帶動下,8月新能源車產(chǎn)銷量均創(chuàng)下新高,同比實現(xiàn)翻番的成績。當然,特斯拉Model3在其中也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引領(lǐng)進入中高端皮卡市場的也是長城,長城作為中國皮卡市場長期的霸主級品牌,率先嗅到大城市皮卡解禁,市場需求量可能大增的政策走向,并率先發(fā)力也不足為奇。
炮皮卡推出也有不短的時間了,銷量上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在本屆北京車展上,炮帶來了兩款特別版車型及一個全新的系列,純電動炮皮卡。
而它的對手江淮在北京車展上發(fā)布了全新的皮卡車型帥鈴T9與炮展開了競爭。當然還有福特大將軍這些關(guān)注度稍弱的全新產(chǎn)品參與了近來。
皮卡解禁提出來其實也很久了,但進展一直緩慢。國產(chǎn)中高端皮卡一方面也借力越野市場的增幅,另一方面更期待皮卡解禁的全面落地。
但政策走向的不確定性也決定了目前在這一市場全面發(fā)力仍然存在風險,目前進入這一領(lǐng)域的主要仍然是本身在皮卡市場有足夠產(chǎn)品和市場的企業(yè)。
除了以上提到的已經(jīng)開始成形的細分市場,各大品牌在更多細分市場也進行了更多嘗試。比如在本屆北京車展上并不明顯,但在剛剛過去的成都車展上也有新品進入的旅行車市場和獵裝車市場。
在本屆北京車展上,長城帶來了一款很特別的展品,一款完全復古的概念車型——潮派。除了復古的造型,這款車還主打了消費者參與設計階段的概念,以個性化開拓市場。
領(lǐng)克則帶來了旗下首款純電動概念車,雖說是概念車,但看得出這已經(jīng)是一款完成度十分高的準量產(chǎn)車型。在兩廂都被認為小眾的中國市場,Zero概念車采用了介于傳統(tǒng)兩廂和旅行版之間的設計,還采用了溜背式的轎跑造型,這也是一次大膽的嘗試。
紅旗S9作為一臺加速已經(jīng)進入2s之內(nèi)的超級跑車,這個市場本身的潛力和需要的投入都決定了這不會是可以復制的增量市場。但S9給紅旗品牌帶來的,可能是品牌整體的提升,這也是自主品牌嘗試很少的一條路徑。
在北京車展上最大膽的,大概還要數(shù)小鵬T1了。這不是一臺車,而是一款多翼的載人直升機。在低空飛行領(lǐng)域,吉利也有收購國外企業(yè)參與研發(fā),不管這是不是增量市場,至少是一個還需要長期投入,很難短時見效的全新市場。
中國車市突然連續(xù)的負增長給整個汽車產(chǎn)業(yè)帶來了巨大的沖擊,也給很多品牌帶來了很多的麻煩。但意想不到的是由此引發(fā)的更多細分市場,小眾車型的復興。車市的衰落最先淘汰掉的是過度的產(chǎn)能,如果能由此刺激旅行車、性能車、硬派越野車等市場的復興,或許也不是壞事吧。至少,更豐富的選擇是我們愿意看到的。(文:太平洋汽車網(wǎng) 郭睿)
>>點擊查看今日優(yōu)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