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高端訪談》新能源車究竟新在哪兒
李輝:今天非常高興能夠請到康思遠先生來到我們的節目里面,其實新能源這個話題在中國的觀眾來說也是一個熟悉的話題,可是從新能源的技術的歷史來說,我們應該怎么樣去看它的歷史是從什么時候開始起源發展到今天的狀況,請您給我們講解一下。新能源車的起源大概在什么時候?它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康思遠:談到最早的新能源車,大概在1839至1840年的時候,有一位蘇格蘭人在他的馬車上裝了電池作為動力,這也許可以算是人類電動車的誕生。大約在120年前人類進入了內燃機時代,這是一次巨大的跨越——以前人類普遍使用蒸汽機。為了體積更小、動力更強,內燃機和柴油發動機都相繼得到了發展。
現在,我們人類在出行工具領域將面臨又一次跨越,人們正在探索各種技術概念。
現在人類正進入一個全新的世界:個體機動性的新世界。新能源車意味著什么呢?它將經過幾個發展階段:首先是混合動力,它由內燃機和電機的混合動力來驅動汽車;接下來將是純電動車,在更遠的未來,我們希望研發出完全零油耗、零排放、同時更加機動,續航里程更長的新型驅動系統。
現今有許多公司包括寶馬公司,投入了大量的資金以尋求技術革新,去發現還能做些什么,如何開發零油耗零排放的電力驅動系統。談到長期發展,目前主要是指電動車。電動車的研發需要大量的資金,也要求電池儲存更多能量。這方面中國正走在世界領先的位置。 發展電動車同時意味著要投入大量資金來發展基礎設施,這點很重要——因為人們需要給電動車充電;這也意味著需要很多新的生產線,因為生產將在高電壓下完成。所以,有很多事情要改變。更長遠的未來,也許15-20年后,我們可能會使用其它全新的技術。
李輝:聽了您剛才的講解之后,我們想繼續請您給我們詳細講解每一項技術的優勝之處,還有它們現在需要提升的一些地方。
其實我們說到清潔能源車的時候,我們也會關注到一些不同的公司或者不同的領域帶給我們新的技術,像歐洲的品牌,來自您的公司一些新的努力,也有來自日本、亞洲這樣一些國家的努力,從技術上看,這兩種來自歐洲和亞洲的技術,他們有什么技術上的不同,您能給我們解釋一下嗎?
康思遠:技術上的區別可能都在那些消費者看不到的地方。主要區別在于電池如何用于混合動力系統,從而輸出更大功率、更高性能。當然也包括電力的續航里程,也就是汽車能走多遠。混合動力都是混合驅動,但還是有不同——有的是非插電式,意思是說電池充電完全靠內燃機工作;有的是插電式,靈活性更大,可以用外部電源充電,我們希望外部電力來自清潔方式,因為環保應該貫穿于全過程,不僅僅是車本身。混合動力的目的是一樣的,都是為了滿足市內出行的環保性和遠途旅行的機動性。純電動車的設計目前更多是為市內交通。現在很多工程師都在努力研究如何提高電池的能量密度,提高遠行的能力。我們一直堅信可持續發展不僅關系到車本身,還關系到制造過程,以及如何給新能源車供電。這可能已經是定義豪華的一個關鍵因素。
在長期來看,電動車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領域,電動車的發展現在還有幾個關鍵的技術領域要去突破,一個是電池的技術,電池一定要有很強的儲能的能力,能量密度要很大;第二要有很大的投資進行基礎設施的建設,比如充電站、充電樁這些基礎設施的建設,因為人們要商用化的話,必須要有一個充電的設施。
我們正在全力加大在中國的研發活動。有很多專家正在我們的合資企業內開發未來的新能源車型,同時我們正在進行新能源車的審批,我們也在建設一個新工廠,明年初就會竣工。新工廠在節能減排方面將是絕對出色的。所以,當時機成熟,我們希望推出新能源車。你已經看到基于新5系的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從中可以看到我們的目標。我們將有一個非常美好的未來以及更多精彩。
另外,如果電動車要普及的話,在生產線的改造要求也是很高的,因為人們要在很高電壓的情況下去生產汽車,在未來的15-20年,也許這一切都會有很大的發展,從寶馬集團來看,一個更長遠的看法是人們將最終走向氫能驅動這樣一個時代,氫能在汽車技術的應用已經得到很大的驗證,只不過基礎設施的建設將需要更大的投入,需要更多更長的時間。
康思遠:從新能源技術的發展來講,其實每個國家,每個地區都在付出努力,而在這方面中國其實是走在了最前沿,去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領域總的投入超過了22億人民幣,今年也超過了10億人民幣,這些對于新能源在中國商業化的發展有一個非常大的幫助。
此外還有很多中國本土的品牌,他們也在研發方面、測試方面、在公眾的介入方面都做出了非常領先的步伐,中國將來在鼓勵新能源這方面的政策面也有很多的事情可以做,比如說可以在消費稅方面進行一些優惠,再比如說在限購和限行一些方面對新能源車有一些特殊的優惠,都將推動新能源車在中國商業化的發展。
從寶馬集團來講的話,我們有一個非常清晰的技術發展路線圖——在2002年的時候,寶馬就清晰提出了一個BMW高效動力戰略,這有兩個方面的意思,一是降低油耗和排放。第二是提高性能。提高性能的同時去降低油耗的排放。技術領域涉及的非常廣泛,包括從空氣動力學的設計,包括它輕量化車身的設計,包括還有一些創新的功能——比如說自動起停功能,比如在等紅燈的時候它可以自動熄火節油,有綠燈的時候,可以自動啟動發動機;另外制動能量回收——在減速的時候,也可以給電池充電。
除了現在已經實現的技術之外,我們還在做全電動車的研究,包括從兩年以前開始在全世界路試的MINI E這款純電動車,去年開始也引進到了中國,給中國的消費者做實路的測試。有很多消費者可能談到電動車可能會有一些擔心,因為他們擔心充電時間過長,過于使用不方便。可MINI E的測試證明,它非常受歡迎,因為續航歷程大概可以達到170公里,這樣的話就是兩天到兩天半充一次電,晚上充電完全可以滿足城市交流的需求,這個項目是我們跟中國汽車技術中心,還有國家電網這些合作伙伴一起來進行的。明年我們也會把新的一款BMW品牌的純電動車拿到中國來進行路試。此外2013年的時候,寶馬集團最終將實現第一款量產的純電動車,是一款專門面向大城市交通的車輛,叫做BMW i3。除了這樣一個供城市使用的全新設計,全新概念的車以外,BMW還要推出一款插電式混合動力的跑車叫i8。 我們在中國,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作為一家合資公司,我們也在推動新能源車的發展,我們在上海車展上展出了一款基于目前全新5系長軸距版的插電式混合動力這樣一款車,我們去年還和中國上海的同濟大學一起以上一代的5系為原型做了一個研究的車,我們要推動電動車零部件行業的發展,可以說實現“中國源,為中國”這樣的一個目標。
大家都知道這是我們在中國也好,全球也好新能源車發展的路線圖,從寶馬集團來看,技術的發展已經到了一個突破的時候,我們到未來3-5年,每一年都會有更多新能源車型投放到市場上來,有些純電動車可能是為了滿足城市的需要。
在更遠的未來氫能驅動車,現在生產氫的方式還過于昂貴,建立加氫站還不夠完善,但如果將來氫能夠得到使用,那就是一個真正零污染,零排放可持續交通的未來就展現在我們的面前。
談到幾種不同的技術,當然每個技術都在發展,我們是想說,一些技術的細節過于技術,總體來講,混合動力的車還是用內燃機驅動,一些電機是靠自己來充電,這樣的話可以節省部分的燃油,降低部分的排放,同時它又保持方便的使用性,而寶馬現在正在研究的插電式混合動力車跟普通混合動力是不一樣的,插電式混合動力有一個充電口,可以用外部電源充電,最好是一個普通的外部電源,假如充電來源的電能是來自清潔能源的話,當然很多程度上可以保護環境。還有純電動的汽車,它是用電池、電機,純電力來驅動,這樣的話可以滿足城內環保,出城方便這樣的概念,混合動力的汽車有利于交通半徑,出行半徑的延展,而純電動的汽車能滿足城市交通環境里對環境的保護和出行的方便。
我們在汽車行業看到,很多人士愿意嘗試一種新的事物,作為一種新的時尚.在將來的15-20年,我們認為傳統內燃機發動機的汽車仍將是主流,他們當然會得到繼續的優化,將來的5年絕對內燃機發動機汽車是市場的主力。但是這不妨礙我們所講的混合動力,插電式混合動力也好,未來之車逐漸進入我們的生活,這些車輛前期的研發當然需要很大的投入,特別講到電動車的生產成本會很高,主要是因為有很多電池的技術,把電池在一個車輛中,能夠讓它適合日常的交通需要,它們有大量的費用要產生,當然剛才講過的,充電站,充電樁這些基礎設施的建立也需要很多的投入。講這些并不是說,我們看到這些困難就止步不前,而是我們總能夠看到在市場上有一些人,有一些技術是從一個特定的細分市場發端,而逐漸的往下傳遞,就像其他的技術,比如寶馬的X6和7系所應用的高效混合動力的技術。
現在也是這樣的情況,有一些非常成功的人愿意做示范,應用一些新的技術來對環境起到好的示范作用,從現在開始就去推動這些事情,去提高它的效能,提高它的市場適用性,我們將來才能迎接到那一天,我們的新能源汽車真正走入千家萬戶普通的生活,而我們今天要是不做的話,將來就會一事無成。
就像我們有很多新能源車面臨的問題之一,并不是說這個技術沒有,而是說這個技術要怎么樣適合人的生活,舉例來講,比如高爾夫的電瓶車,這個也很便宜,已經生產出來了,可是有人愿意開它嗎?沒有的!這必須是能達到一定性能標準,能夠滿足客戶生活交通中所有的需求以后,它才能逐漸進入市場。作為一個高端生產廠商,我們正在大力推動這個事情的發展和進程。
李輝:其實我們覺得在中國使用新能源前景離我們是非常近的一件事情,人們在選擇新能源車的時候,除了駕駛的樂趣之外,乘坐的舒適性,還有實用性在未來是怎么樣的考慮呢?
康思遠:從寶馬來講,是一個非常注重客戶導向的公司,當然我們認為,任何新技術的創新、新技術的發展都要圍繞客戶的需求,否則的話是不會有前途,對品牌本身也會產生不好的影響,那從我們來看到,給你舉一個例子,明年晚些時候我們會把Active E這款電動車拿到中國來進行實路的測試。
這款車可以坐進去4個成年人是非常舒適的,有更長的續航歷程,這樣的車可以基本滿足城市的交通需要,再看我們講過的插電式混合動力這樣一種技術,5系插電式混合動力這款車,電能驅動下,續航歷程是70公里,基本上是在城內以電來移動;
還有內燃機,可以讓你去城外的郊區遠足活動,在給你講一下i3這個例子,其實它是有新的概念、新的技術、新的材料,這個是為大城市而誕生的新生事物。但是它毫不妥協的是什么?它要給人們帶來同樣的興奮感,優雅和安全,歸根到底我們是希望客戶要駕駛一輛安全的車,有意思的車、好玩的車,雖然汽車業不能像電子行業那樣,每幾個月、甚至一年幾個月就會推出一些的新的產品更新換代,因為車當然是一個非常嚴肅的事情,是要考慮很多安全性,價值當然也更高,我們對消費者需求的認知是放在首位,我們正在努力做到這一點,我們做這一點的時候,我們認為新能源汽車核心思想是可持續發展,它的可持續性,它的車要環保,建造過程也要環保,開發過程也要環保,這些都綜合在一起,才能構建一個綠色低碳交通的前景。我們華晨寶馬正在經歷非常快速的發展,我們在今年年底的時候,全新的第二工廠可以竣工并且投入使用,到時候我們有新的產品,我們的X1將會引入中國進行生產。而且隨著產能的擴大,我們倍受歡迎的5系長軸距這款車也可以得到更大的供貨量,能夠滿足客戶的需要,讓客戶等待時間更短一些。
李輝:我們相信通過新產品會給中國汽車市場和用戶群者帶來更多選擇的機會,以及優質選擇的機會,今天非常謝謝您給我們的寶貴時間,希望很快有機會再看到您,以及您帶來的團隊展示給我們的產品。其實像中國政府政策的支持下,像來自歐洲的聲名遠播的著名品牌,我們在中國的市場里面,我們有一些什么計劃或者要施展一些什么樣的抱負,能跟我們分享一下嗎?
康思遠:我們在中國是全力以赴的提升我們在中國的業務,非常重要的是我們在擴大本地研發的活動,現在我們也在等待國家有關部門對于新能源汽車批復,以至于將來在中國可以生產,我們也為新能源汽車在中國投產做準備,我們新的工廠在明年年初將會正式竣工和投產,這個工廠就是剛才講過的,有非常杰出的環保的特性,節能、節水、節電方面都是非常顯著。我們已經為未來做好了準備,當全新5系插電式混合動力車能夠得到更加成熟,獲準投產的時候,而我們的工廠也將萬事俱備,所以我們正在期待著這些好的發展的發生,當然還有更多的事情會進展,我們正在為未來做好準備。
主持人:非常謝謝您給我們透露的這些消息,也希望您有更多一點的時體會一下中國的生活,甚至是有多一點的時間,用您學好的中文和更多的中國人交流;當然我們更希望您帶領的團隊帶給我們更多好的車子。我們相信通過新產品會給中國汽車市場和用戶群者帶來更多選擇的機會。。。。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