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江鈴 溪橋工程長江溯源之旅重慶啟程
11月12日上午9時,2011“江鈴·溪橋工程”“長江溯源之旅”啟動儀式在江鈴汽車重慶怡鈴4S店寬敞的展廳內舉辦。70多名重慶江鈴車主及媒體記者參加了儀式。
江鈴·溪橋工程”“長江溯源之旅”重慶啟程,車主合影留念。
愛心,向西行
參加啟動儀式的重慶江鈴愛心車主,有機關干部、有私企老板、有教師、也有警察,來自當地的各行各業。能夠親身參與到慈善活動中,讓這些愛心人士滿懷興奮,儀式開始前便陸續來到展廳。愛心車模拍賣將活動氣氛推到了高潮,幾位小朋友在家長的支持下,一次又一次舉起小手參加競拍。一部江鈴全順車模最終以880元價格成交,拍得車模的是由父親陪伴的12歲的王金鑫。他告訴筆者,參與競拍是因為有爸爸物質上的支持,也有自己對自己的精神支持。王金鑫的父親告訴筆者,自己在重慶從事工程機械租賃生意,這次帶著兒子參加慈善行活動,就是希望通過參與活動培養孩子的愛心。
父子倆拍得愛心車模
據活動執行負責人介紹,長江是中國人的“母親河”,其上游段有上千條支流與數萬條溪川,在滋潤大地的同時,這些溪流也給老百姓的生產和生活帶來不便,需要大量便民橋的援建,因此成為江鈴·溪橋工程的重點援建區域。作為“百川溯源之旅”系列活動中重要的主題活動,“長江溯源之旅”將在一個月的時間里,沿著長江向西溯源而上,途經瀘州、宜賓、樂山、涼山、攀枝花,最后到達云南大理,在途經城市帶領江鈴愛心車主開展便民橋尋訪、捐資助教等慈善活動。
山區孩子的禮物
下午2點多,20多輛裝飾愛心車貼的車隊翻山越嶺,抵達100多公里外的武隆縣長壩鎮前進村東山小學,為孩子們送去教學及體育用品,并舉辦了NO.021愛心圖書室捐贈儀式。
東山小學學生手舉野花,歡迎愛心車隊到來。
兩位學生代表與兩位愛心車主的孩子互換了禮物。山區孩子送給愛心車主孩子的禮物都是手工做出來的。一件是用竹節做成的玩偶,另一件禮物則被細心地包裝在一個長長的紙盒內。活動主持人問孩子:盒子里的禮物是什么?孩子告訴他,是一把我做的木劍。主持人問孩子盒子能不能打開?他點了點頭。主持人與孩子一起把盒子打開,學校的孩子以及愛心車隊的車主們都好奇地圍攏過來。當一把精心制作的木質寶劍拿出時,很多人不禁發出感嘆。
東山小學生代表精心制作的木劍禮物引起車主好奇關注。
在活動進行中,筆者找到了那位制作寶劍的孩子。他告訴筆者,自己叫張金寶,今年11歲,在東山小學讀六年級。為了制作那把寶劍,張金寶花費了幾乎整整一天時間。寶劍的劍身是用刨子推出來的,而使用刨子是會木工活的外公教給他的。他還告訴筆者,自己長大后想當一名司機,拉上外公外婆和爸爸媽媽到外面去玩。他指著江鈴馭勝說,我喜歡那個車,以后要是能開上那個車最好。
捐贈儀式后,很久沒接觸課外讀物的孩子們如饑似渴地看書。
第111座便民橋正在建造中
離開學校,愛心車隊來到位于前進村的江鈴·溪橋工程No.111便民橋。前進村群山環抱,被一條小河隔成兩半,村民出行、孩子上學常常要趟河而過,在汛期只能望河卻步。愛心車隊到達時,這座便民橋正在建造當中,所以很多人有幸目睹了建橋的場景。
便民橋施工現場,村民們正緊張施工。
由于地處深山中,建橋材料運輸不便,該橋的建造全靠人工。幾位男村民站在水中用榔頭砸石頭,而五六位婦女則用竹簍筐一次次地往造橋處背運沙子,每天每人要來回一百多趟。筆者發現,參與施工的村民,無論是男子還是婦女,幾乎全是上了歲數的人。當地一位村民告訴筆者,由于村莊很貧困,前進村的青壯年幾乎都到城市打工,這也是當地村民家庭現在主要的收入來源。
前進村婦女們用竹簍筐一次次地往造橋處背運沙子。
前進村支書告訴愛心車主們,眼前的這條河雖然看上去不寬,但是汛期時候卻經常發作,給村子里的人們的出行、耕作都帶來很大危險,村里幾代人都盼著能夠修建一座結結實實的橋梁。所以便民橋開工后,很多村民參與到建橋工程當中。參與造橋的村民們更是顯得激動,向愛心車隊的人們連聲感謝。
前進村支書在No.111便民橋前給江鈴廠家代表獻上錦旗。
據了解,“江鈴·溪橋工程”大型公益項目截止目前,已投入慈善資金1400多萬元,為我國18省40個縣市70個鄉鎮援建了111座便民橋,受益村民已有30多萬人。
文/付秋男 圖/韓勖、趙博偉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