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永圖“不需自主品牌論”引起汽車業反對
昨天,中國汽車工業咨詢發展公司首席咨詢師賈新表態說,他支持龍永圖的觀點——中國汽車業現在并不一定需要自主品牌。
幾天前的2005年花都汽車論壇上,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龍永圖一句“我不太相信什么自主品牌”,引起原機械工業部部長何光遠的反對。
幾天來,“龍何之辯”在汽車業界升溫。
龍永圖的觀點是,中國汽車業不必刻意追求自主品牌,“只要其中許多核心零部件和核心技術是在中國開發、在中國使用的,它叫什么名字就已經不重要了,關鍵是在高起點的基礎上參與全球化的合作和競爭”。
作為帶領中國成功加入WTO的功臣,龍永圖是一個思想開明的人,對于全球化的實質,他有獨到的見解。此次,對于中國自主品牌的觀點,龍永圖并非信口開河。
中國汽車業“自主品牌”的問題一直是個討論禁區,龍永圖的言論被認為缺乏自強意識,給中國汽車業潑冷水之舉。
不過,在一片反對聲中,賈新光卻認為:“龍永圖說得對!”
賈新光指出,11年前我國第一個汽車產業政策出臺時是我們發展獨立汽車工業的最佳時機,但這一時機已經錯過。目前,合資已成為許多行業壯大的有效途徑,汽車業同樣如此。
賈新光十分贊同龍永圖提出的一個觀點,即“一家外資企業進入到中國,只要它成為中國的企業法人,給中國政府繳稅、雇用中國工人,它就是本土企業”。在他看來,業界確實應該改變“只有獨資的、國有的才是本土的,連民營的都不算”的計劃經濟思維。
近年來,國內各汽車商紛紛舉起“自主品牌”大旗,奇瑞、吉利、華晨已經走出國門。不過,國內90%以上的汽車品牌仍是合資生產的。
對于品牌是否中國化,外資頗為豁達。通用中國總裁此前在回答上汽與通用合資開發的汽車能否叫“上海牌”時,他說,如果中國市場接受,當然可以叫“上海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