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同躍:奇瑞欲做中國的“大眾”汽車
剛剛過去的2008年,奇瑞汽車公司總銷量為35.6萬輛,與07年38.1萬輛的業績相比,下滑了近一成。進入2009年,國際國內經濟形勢更是面臨諸多不可預測的因素,但董事長兼總經理尹同躍態度十分堅決地亮出41.9萬輛的銷售目標,這個數字在08年的基礎上增長了17%!而有關專家預測,09年中國汽車市場的增幅在8%-10%之間。去年顯得異常低調的奇瑞,今年開年就以高調的目標計劃將自信心顯露無遺,底氣何在?2月10日,記者在合肥與尹同躍“面對面”。
奇瑞汽車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尹同躍
Part 1
戰略轉型一切盡在掌握
記者:自從07年8月22日奇瑞100萬輛新車下線儀式高調舉行后,公司對外宣傳似乎一下子就變得沉寂起來,尤其在08年,全年鮮有重大活動對外公布,這是為什么?
尹同躍:其實08年整個企業發展都在我們的控制之中,銷量雖然有小幅下降,但主營利潤有所增加。我們是在有意識地控制自己的發展節奏,改變打法。07年,奇瑞汽車就制定了明確的規劃,即開辟兩個新的藍海,新建兩個網絡,新建三個品牌,公司內部解決兩個瓶頸。到08年,這些規劃逐一實現。奇瑞公司下一步要更加追求品牌、追求品質、追求內涵,把新產品上市的門檻抬高。這也是去年很多產品上市推遲的原因,比如到年底的時候A3才上市。
目前,我們的戰略轉型基本完成,并且在年初已初見成效。雖然09年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市場低迷,但自去年底國家相繼出臺了一系列刺激內需的政策,對自主品牌十分有利,所以在今年年初出現了淡季銷售火爆的現象,奇瑞公司也創造了歷史新高。僅2月以來的實際訂單就已超過1.5萬臺,還不含國際這一塊,基本上實現了開門紅。今年奇瑞公司的新產品也非常多,并且在質量水平、技術含量、配置,包括整個產品分布上,都會上一個新臺階。
記者:您剛才提到奇瑞公司的瓶頸問題,能不能再詳細介紹一下?
尹同躍:我所說的兩個瓶頸,一是發動機,一是變速箱。目前國內發動機的問題已基本解決了,但是自動變速箱這一瓶頸,尚未引起足夠重視,而奇瑞公司一直比較重視這一點。我們從02年開始,就專門組織培養自動變速箱的研發團隊,花了七年時間才開發出來,今年將會批量生產,這樣奇瑞公司在銷售上增加的比例就會很大,同時也會大幅度降低成本,縮短備件周期。
Part 2
重新織網進軍高端市場
記者:能否系統介紹一下奇瑞2009年的新產品布局?
尹同躍:奇瑞公司去年和前年研發的產品都會陸續進入市場,今年上市的新產品會比原來有很大進步。S16的產品馬上就要上市了,目前這個車具有非常高的水平,跟世界上最先進的小型車相比也毫不遜色。2009年,奇瑞汽車將建立兩個進入中高端市場競爭的新品牌系列。其中,瑞麒是中高端轎車品牌,今年將有6款新車,最先出來的兩款產品定價將在10-20萬元區間;威麟是中高端全能商務車品牌,今年將會有4款新車,包括高性能的乘用車H13,準備在5月份上市的越野車P11以及P13。
如果說,新產品布局是2009年奇瑞邁出大發展步伐的基礎,那么,銷售環節的梳理與重塑又是怎樣的呢?
尹同躍:09年,奇瑞汽車將安排從華晨挖來的銷售老總楊波負責兩個新中高端品牌和一個渠道,其目標是保5萬爭6萬;他將與馬德驥負責的奇瑞國內銷售公司20.3萬、國際市場15.6萬共同實現41.9萬的銷售目標。銷售網絡將形成各自獨立的三個網絡渠道。
記者:個人感覺,三個網絡渠道比較龐雜,不知你們的原料采購和市場方面是不是整合在一起的?是一條線管理還是三個渠道不同的分工來管理?
尹同躍:三個銷售網絡,我希望他們都是完全獨立的。對于微型車網絡,一定要多,而且要細,可能對銷售店的這種投資要求不很高,形象不要求很好,但是一定要貼近市場、貼近用戶去銷售。我們希望奇瑞公司的微型車的市場能夠迅速在國內進入前幾名,利用奇瑞公司轎車的工藝,用比較高的技術、比較好的管理,來實現微型車的突破應該是比較容易的。
網絡這一塊是重新織網。楊波這邊是兩個品牌,這兩個品牌也希望跟馬德驥的網是一樣的,甚至相比還要好,當然這兩個網之間會有一些共享,比如馬總的供銷商也有可能成為楊總這邊的經銷商。
Part 3
樂觀預期核心武器是“追求”
郭登禮:奇瑞公司今年要推出高端品牌,是不是說,在經濟危機之后,我們不僅僅要做A級車,還要做B級車、C級車,尹總能不能在此揭秘一下奇瑞的核心武器和核心戰略?
尹同躍:做汽車做了二十幾年,我可能是中國做轎車最老的之一,我大學畢業就開始做轎車,那時候中國做轎車的人很少。我們從原始的創業到今天,走過了非常完整的開發過程,特別是改革開放三十年,給中國集聚了巨大的財富,我們守著世界第一,或者即將成為世界第一大的市場,如果我們中國還造不出來汽車,那就說不過去了。
還有,大的汽車廠不搞高端品牌也說不過去。比如說大眾,大眾如果沒有奧迪的話,就沒有今天大眾的內涵。產品的大小不重要,它的品牌定位很重要,任何一個品牌可以從A到B到C,但是你的品牌定位是很重要的。
我們走到今天,最核心的東西就是改革開放三十年形成的巨大市場,這是我們外在的條件。就內部而言,奇瑞公司從一開始就走自主創新這條路子,過去,我們覺得發動機、變速箱、底盤、模具都很神秘,經過這么多年發展后,發現技術是相通的。只要你堅持下去,一定會獲得某些突破的喜悅,這也是我們這么多年不惜投入做技術的動力所在。
到今天,奇瑞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就是我們的追求,這種追求是最重要的。如果你連想都不敢想,不可能在這方面有成績。
Part 4
學習榜樣做中國的“大眾”
郭登禮:尹總在一汽大眾呆過,你似乎把大眾當作你的榜樣和標桿。你能否評估一下奇瑞現在的技術研發,相當于德國大眾什么年代的水平?據我所知,在奇瑞十年來所出的新車中,你比較滿意的是A3,這是不是意味著A3成了以后奇瑞造車的新標準?
尹同躍:先說A3吧,我們花錢請歐洲的公司幫我們跟德國的幾款車進行對比。結果發現,我們的車子很運動,很平衡,用外國人的話說是“很性感”。另外,我們還請韓國人幫我們搞測試,做全面的比較。他給我出了一個報告,顯示我們的車和很多合資品牌的車是重合的,在外形、配置、性能、技術水平各方面都是一樣的,差異只是品牌的差異,但是品牌這個東西必須一點點積累。
德國是做品牌的民族,在產品上精益求精。這一點,正是我們要向大眾學習的地方。而日本人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一個是市場,一個是生產和管理上的細致。為什么我們雇了很多德國人和日本人?當然是為了把他們請來教我們。我們學這些還不夠,我們還要學文化,學他們的理念。
快評
尹同躍布局奇瑞再飛躍
事實上今天的奇瑞汽車,越來越接近豐田的管理和大眾的技術。從世界先進企業汲取精華的奇瑞汽車,在2009年為我們描繪出的將是怎樣一幅波瀾壯闊的布局圖?事實上,2009年是奇瑞公司大布局的一年,由于產品很多,便分成幾個網絡,有的網絡比較健全,有的還在規劃中。圍繞整個戰略規劃,宣傳主題也定格成“布局2009”。
外界看到自2007年8月22日奇瑞100萬輛新車下線以后,這個集團便進行調整,經過一年多時間的謀劃變革,新奇瑞完成了四大布局。一是大品牌的布局,推出三個新品牌——高端乘用車瑞麒、商用車威麟,還有微車開瑞,基本上搭建起一個國際化的品牌構架。二是大技術的布局,完全高水平的正向開發,包括產品、零部件、新能源的正向開發。三是大國際的布局,奇瑞現在已經開始一個全新的海外布局,已經建了15個廠,其中9個廠已經建好投產了,還有6個廠在建設當中。奇瑞如今把在海外建廠上升到幫助對方國家建設汽車工業,這是一個大國際觀。
最后一個就是大營銷——立體營銷。城鄉結合,一類城市、二三類城市的營銷以及國內國際的營銷、精品營銷,使奇瑞不僅能生產出A3這樣的精品,在營銷手段和售后服務上也逐步實現精品路線化。
“布局2009”,2009年對奇瑞來說非常關鍵。通過2008年的調整,2009年的大布局為奇瑞第二階段的騰飛做好了鋪墊。正如董事長尹同躍所言:經過十年的發展,發現奇瑞在前進道路上還有很多系統需要提升,而通過這樣的布局,奇瑞才能有第二次飛躍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