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車地點 | 廣州 | 試車時間 | 2005-08 |
天氣情況 | 天陰/濕路 | 路面工況 | 瀝青/水泥路 |
車輛提供 | KIA/三鷹汽車城 | 試車人員 | 何軍 |
試駕車型 | 賽拉圖1.6手動 | 市場報價 |
歡迎轉載請注明出處!車輛送測: 020-33277988 KEKE Email
【宏觀】“出身等級”-文章伊始,我來給大家上個小課,說說車子的等級之分,這只能說是個人意見,共論之。言歸正題:“韓流對決”就是大家都知道它們倆分別來自于韓國的現代和起亞,在普通消費者心目中,品牌價值由高到低分別是歐系、日系、美系和韓系,然后就是本土品牌,在亞洲地區品牌上,能夠與歐洲車廠主流大眾級同等級的是豐田,但是論品牌也只能是和德國VW相比,與“雙B”奔馳寶馬還有些距離,在日本二線的日產和本田就與韓國的一線品牌現代大眾級車市場價值類似,如果說科研和高端賽車級別,現代就不能與日產/本田相媲美,而在韓國品牌中,起亞的品牌價值又低現代,這樣起亞的品牌價值只能和國產的奇瑞、中華居于同一檔次。這么一個品牌等級結構,大家可以慢慢消化理解,然后再討論近期很猛的“韓流”…… (何軍050907)
【微觀】“想說就說”-外型:塞拉圖的車頭感覺要比伊蘭特溫柔些,前鼻要好看,但塞拉圖的車頭弧度讓人看不到右前方。座位高,前擋風玻璃斜度感覺不適合,造成駕駛觀察的視角要小,影響駕駛,有些壓抑感。尾部的短小是塞拉圖的一個敗筆,前鼻拱有福相,后尾短小。操控:塞拉圖的操控性,不及伊蘭特,發動機的加速時噪音較大,不柔和,力量較澎湃。伊蘭特聲音中聽,有大家閨秀的感覺,檔次高。內飾:塞拉圖的內飾,感覺上比伊蘭特低。駕駛位中控按鈕,全是鑲在直板上,操作不方便。手感不好。伊蘭特則有斜度,手放上去感到很親切。尤其是音響,伊蘭特的高音特通透,中音厚實,開關一下兩車的車門,就知道改進了那里。
賽拉圖和伊蘭特的關系就是“親姐妹”。相同的平臺、相同的軸距,校調不同而功率相近的發動機,只不過姐姐伊蘭特走的是實用、穩重的路線,妹妹賽拉圖走的是運動、年輕的路線。東風悅達的老總們看到這個勢頭,再想到現代一款引進并大賣的成功車型-伊蘭特,按他們的話說,這就是典型的適合中國的“三廂大氣穩重”。
賽拉圖和伊蘭特同一個平臺開發,但賽拉圖的底盤比伊蘭特更扎實,操控感更好。現在它們的價格、配置差不多,只是起亞的品牌價值稍差一點,但賽拉圖更加運動感,更富個性化。賽拉圖的外型第一眼看上去并 沒有什么特別突出的特點,不過從車身側面看可以體會到賽拉圖的運動感覺,前長后短,典型的運動外型。后備廂拐角處上翹形成一個小的擾流尾翼,更加的突出了運動感,這一點和賽拉圖定位在了較為年輕的群體很相符。
賽拉圖的外形設計綜合了歐洲車和韓國車的風格,車頭和車尾帶有明顯的起亞汽車傳統,而車身部分則吸取了歐洲車型的流暢。車頭設計風格前衛。
賽拉圖的A、B、C柱設計比較有意味,“A”立柱起始點相當靠前而“C”立柱盡可能向后方延伸,后備廂可與之相連接,從設計層面與功能性方面同時予以兼顧,使得車身整體表現出豐滿感與動感,同時確保了內部空間的最大化及舒適性。其長/寬/高分別達到4,480mm/1,735mm/1,470mm。在賽拉圖左右兩側有著兩條凹形腰線,據工作人員介紹,它是起亞車身制造工藝。因為這兩條腰線對模具制造工藝和整車裝配工藝的要求高。首先它是在車身整體的弧形面上的凹形曲線,這無形之中增加了模具的制造成本和工藝精度;其次是必須保證整車的裝配工藝,應為兩條腰線貫穿左右前車門、左右后車門、左右前翼子板、左右側圍、油箱蓋共計9個外飾件,如果有一處裝配不合格就會影響整個車身的外觀。它的外觀上比以前想像中更為寬大和厚重,從這一點上來說,賽拉圖突破了以往韓國車給人較為小氣的感覺。
賽拉圖的內飾看起來簡潔、現代,整體氛圍很不錯,設計中規中矩,很符合那些務實買家的胃口。1.8豪華型使用了桃木內飾、真皮座椅;運動版的SPORTS車型座椅比較特殊,面料混合了真皮和絨布,坐墊和靠背的中心位置為黑色的布絨織物,周邊輔以真皮材料,其大燈底座也改為熏黑式樣,并且后備箱上安裝定風翼,使運動風格更為突出。賽拉圖的車長比伊蘭特略小,軸距兩者都是2610mm,可是賽拉圖的后座空間不如伊蘭特的寬敞,頭頂的空間也比較緊,182身高坐在里面感覺有點壓抑,頭頂和車頂的距離是兩個手掌的厚度。腿部空間雖不是很大,但完全夠用,后排座椅坐起來很舒服。
伊蘭特的內飾線條比較簡潔,米色系的色彩搭配顯得單薄,在中控臺和車門內扶手上還搭配了亞光金屬質感的飾板,和凱越相比雖然在功能沒有減少,但在做工方面比起來就稍有需要改進的地方,不過在中控臺的中央位置,伊蘭特有一個儲物箱,這樣在行車時可以用來放手機和一些票據,這里是我們值得稱贊的地方。其他方面操作按鈕的設計大都采用按鈕式,但操作的便利程度和標識的易讀性還有待提高。金屬飾板取代了木紋飾板,加上米色絲絨座套的應用,讓整個車廂顯得輕松,時尚,又兼具幾分動感,和楔形的運動車身交相呼應,把1.8內飾帶給我們沉悶、老氣的感覺去除得蕩然無存。同時伊蘭特也采用四幅式方向盤,個人認為汽車喇叭設計沒有凱越設計的好。
總結:
賽拉圖的車內空間,以中級車級別來講算是十分寬敞,尤其是后排腿部空間令人滿意。根據對比測量所得,賽拉圖后排腿部空間為898mm,而伊蘭特為889mm,凱越為839mm,福美來為878mm,賽拉圖車內空間只有以空間著稱的頤達才能與之抗衡。豐富的配置將賽拉圖的主要賣點之一,它首次在國產車上配置了簾式安全氣囊,另外剎車助力輔助裝置BAS、牽引力控制系統TCS、防眩電子內后視鏡、沖撞感應車門自動解鎖等安全配置,都是賽拉圖標準配置,配置之齊全在同級車中罕有。凱越在乘坐的舒適性方面比伊蘭特要好,而伊蘭特更加注重了駕駛的樂趣,而賽拉圖兼聚其中。
歡迎轉載請注明出處!車輛送測: 020-33277988 KEKE Email
起亞將上市: 起亞Trailster 起亞RIO
起亞熱門車型: 賽拉圖 2012款 1.6L 手動GL 賽拉圖 2007款 1.6L GL 手動 賽拉圖 2010款 1.8 TOP 自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