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輕松過 親歷上海灘上“駕校速成班”
考交通法規,一人一臺電腦,看似杜絕了作弊,但只要掌握操作竅門,“蒙”也能蒙到及格;
按手印計算出勤率,好像能保證學時,但只要做一份“指模”,讓人代敲卡,一次不來也能取得考試資格;
考測方移位,師傅不能進考場?沒關系,考官也能“兼職”,在關鍵時候幫困難考生喊一喊……
有多少新政策,就有多少新對策。究竟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還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在駕校里,這是一個永遠說不清的命題。
長假剛過,成小姐領到了駕照,感覺很燙手:“現在即使把一輛車送到我手上,我也絕不敢開到大街上去。”
從報名到領證的3個多月里,她總共去駕校不足10次,其中包括考試和體檢。除了考試那天象征性地把車開出門外10米,她一分鐘都沒把車開出過駕校訓練場的大門。而她的“駕校速成班”經歷,聽來簡直讓人匪夷所思。
機考:故意留一條生路
現下流行“機考”,交通法規考試也不例外。一人一機,試題排序不同,相互對考卷、統一報答案已然不會發生。不過,每個考生都心知肚明,這套電腦系統有一個明顯的空子可鉆。
交規考試一共有100道選擇題,每題一分,拿到90分就算通過。電腦反應靈敏,當場就能揭曉考試成績。當你輸入第90個正確答案時,它馬上就會提示你過關了。
識破這條規律,就能“打有準備之仗”。在答題過程中,遇到沒把握的題目,做個記號,繼續往下答。如果做完第99題,電腦還沒提醒你過關,這時可要小心了。回到先前沒把握的題目,“A”、“B”、“C”、“D”挨個試過去,直到電腦屏幕跳出你及格的信息。當然,這種竅門只對真實水平在及格線上下徘徊的考生有用,你至少要有把握做對80%的題目。
敲卡:駕校師傅成“指紋專家”
駕校規定要學滿60個學時才能考試,而且憑指紋敲卡。60小時!乍一聽,我覺得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別急,只要做一份“指模”,師傅就能幫我代敲卡了。
親身體驗才知道,以前只在電影大片中見識過的“盜取指紋”技術,原來并不怎么復雜。第一步,把手指放進一個裝滿液態石膏的礦泉水瓶蓋;接著,讓包裹著石膏的手指風干約15分鐘;第三步,拔出石膏“指套”,在里面澆一層硅膠,再等10分鐘;最后,扯下已經干了的硅膠,指紋就印在上面了。拿這層硅膠去敲卡,屢試不爽。
我做指模的時候正值冬天,在風中吹了20多分鐘,石膏也沒有干。師傅急了,一把捏住我冰涼的手,拖我進車廂,打開熱空調,一陣猛吹……
做指模未必能一次成功,于是,剛開班的兩天里,只見師傅從早到晚蹲在地上幫學員做指模,駕駛培訓早就拋在腦后了。聽說有的地方做指模的“行價”是100元一個,或者孝敬一包煙意思意思。但我們這師傅分文未收,急不可待地為我們做指模,想必他是想加快“生產進度”,盡快送走我們這一批,好接收下一批學員。
幾乎每個學員都會做指模。隔壁車上的一位女學員本想對自己負責,不愿偷工減料,但在師傅的“威逼利誘”下,最終還是做了指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