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剎車能力的四件法寶 A、液壓剎車卡鉗 液壓剎車卡鉗分為原裝和非原裝兩種。目前市場上改裝用的剎車卡鉗分為原裝和非原裝兩類。原裝的產品通常是采用較大直徑或多個卡鉗活塞的設計,因為液態學的定率,被動活塞的面積愈大,壓力便會愈大,剎車皮的壓力也增大,剎車能力便相應提高,多個活塞的設計亦是同一道理。同樣,因為液態學的定率,被動活塞的面積增加后,需要的液量會增大,施壓活塞的行程便因此增長,剎車踏板的行程也增加一點,重量亦輕了一點。非原裝的剎車卡鉗,差不多全是賽車用途的產品,并且采用多活塞的設計,安裝時必須配合俗稱“橋”的特制轉接支架。這類產品除了活塞施壓面積較大之外,重量都特別輕,能減低懸掛負重而加快懸掛活動速度。若配合直徑較大的剎車碟使用,這些輕量卡鉗便可抵消剎車碟增加的重量。 B 、剎車皮 更換高性能的剎車皮是提升剎車系統最基本、最便宜的方法。采訪中記者發現,目前市面上的剎車皮絕大部分都標榜自己有效工作溫度很高,但這些數字并不能真正全面地代表性能好壞。工作溫度只是剎車性能中的一個指針,最終決定剎車力高低的還是剎車皮摩擦力的大小。 市場上一些改裝車間都能向消費者公示剎車皮磨擦物料成分的數據,但實際上摩擦力的計算受環境因素影響相當大,例如溫度、濕度和被磨擦的物料不同,最終產生的摩擦力都完全不同。因此目前市場上出售的剎車皮卷標上都沒有這個數字,選購時也沒有直接方法能進行比較。據介紹,在普通公路上行車,對剎車皮的工作溫度上限需求其實并不高,600攝氏度已經非常足夠。不同品牌或型號的剎車皮制動效果不同。頭段制動反應變得過快或過緩并非是罕見的例子,但不同駕駛者有不同的駕駛習慣和喜好,因此這些情況未必構成嚴重的問題。在選購時先參閱剎車皮包裝上的特性說明,再向改裝技師多問其特性,聽一聽朋友的建議,這樣比較容易找到適合自己駕駛習慣的高性能剎車皮。 C 、剎車油管 改裝用的剎車油管全是用俗稱“鋼喉”的鋼索套喉,構造上基本與賽車用的差不多,抗膨脹力特強。一般原裝的橡膠喉在剎車時會出現一點膨脹,減弱初段剎車反應,緊急剎車時更嚴重,改用鋼喉可以改善這些現象。安裝鋼喉需要注意的是鋼喉外套的磨損能力相當高,若安裝不妥,會刮碰到其它部件,因此必須把它固定,并且用上原裝喉,因為原裝喉是驗車中心惟一認可的剎車喉固定裝置。 據介紹,剎車油具有吸收水分的特性,它的等級是以濕沸點溫度高低來評核的,數字愈高,代表溫度愈高。現時最普遍的剎車油等級分別是dot3、dot4和dot5,它們基本上不會增加或減少剎車能力。提高濕沸點只是為了防止剎車油沸騰造成的剎車失效。 D 、剎車碟的性能 剎車碟直徑越大效果就越好。改裝用的剎車碟基本分為兩大類,分別為原裝位直徑剎車碟及加大直徑的剎車碟。市面一般售賣的都是前者,直徑和厚度通常都與原廠的一樣,但它們一般都會采用“鉆孔”、“刮坑”或“鉆孔兼刮坑”三類設計。其中鉆孔的優點是散熱效能較高,但表面較容易出現不平均的磨損,而且鉆孔會增加剎車碟的脆弱點,表面容易出現龜裂,縮減使用壽命。刮坑碟能有效增加剎車皮與剎車碟之間的摩擦力,但散熱能力不及鉆孔碟。鉆孔兼刮坑碟則同時擁有鉆孔和刮坑碟的優點,在某種程度上依然會存在不平均磨損和容易龜裂的特性。改用直徑較大的剎車碟,輪圈也需要換成較大直徑的來遷就。無論怎樣設計的剎車碟,甚至用原裝剎車卡鉗和剎車皮,再改用直徑較大的剎車碟,都能使剎車性能提高。這是由于直徑較大,制動力點與轉動軸心的距離較遠,所以即使施以同樣的剎車板壓力,卻可收到較大的制動力。 賽車安全帶與街車安全帶有何不同? 街車的安全帶一般都是斜拉三點式的,有預拉緊裝置。正常行駛狀態下是很輕松地拉在乘員的前胸和腹部,避免造成乘員身體不適。只有在遇到緊急制動或車身劇烈震動的時候,才會自動拉緊,將乘員固定在座位上,不至于撞到前風檔。而賽車的安全帶要求很高,不僅材料、尺寸有嚴格的規定,就連安裝的方法也有要求。這種安全帶都為雙肩式固定,加上橫在腰部的一根,非常象日常旅游時背的雙肩式登山包。安全帶的長短是事先根據車手坐在座椅上的尺寸調好的。基本上不再調節,也沒有預拉緊裝置。選手系好這種安全帶后,與其說是系,不如說是被綁在座椅上的。這樣牢固的固定乘員,一來可以在車輛遭受翻滾或滑動時,賽員不會因劇烈晃動而產生位移繼而導致身體傷害;二來,賽員通過座椅與車身更加緊密的結合到一起,更能夠感受到車輛的動態,即達到常說的“人車合一”的狀態,以便更有效地操控賽車。賽車安全帶有快速解鎖裝置,如有以外,拌動胸前的釋放鈕,原來纏滿全身、五花大綁似的幾根安全帶瞬間便會分散開,便于賽員及時逃生。賽車安全帶也是由國際上幾家著名品牌制造的,一般廠商或個人是不允許制造的。每年在FIA也會出一個目錄,目錄上有的才可以用在賽車上。 歡迎繼續留意PCauto《用車玩車》頻道帶給您的更多改裝咨詢! 相關文章:[組圖]時速350km!日本專業改車公司打造的超級跑車 歡迎各位車主把您的養車費用和用車感受與廣大車友分享,來稿請寄:denny@pcauto.com.cn
[上一頁] [1][2][3]
-
作者筆名 |
簡短內容 |
發表時間 |
:
|
正在下載數據...
|
|
察看評論詳細內容 共有評論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