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上漲,降價傳聞、北京發出抑制私車信號,近來一系列變化讓期盼“五一”黃金周的廠商有點揪心。
油價上漲、品牌管理辦法出臺、北京發出抑制私車信號,近來一系列變化和信息讓期盼五一黃金周的廠商有點揪心,也讓原來一直關注車價的消費者們頓悟,原來汽車消費是個大概念,很多因素都可能對自己買車、用車產生影響。本來打算出手買車的消費者又開始猶豫、咨詢,買不買車遂成了車市里最難回答的問題,加之近來盛傳降價信息,消費者的錢袋子捂得就更緊了,一時車市又被傳言和各種不太利好的消息困擾了。本文通過采訪和綜合多方信息,對車市諸多困惑進行了解析,求證降價傳言的真實性,無意預測或者下結論,只想幫想買車但還沒有出手的人冷靜的梳理一下,弄清自己要等什么、還要不要繼續等,等多久。
困擾一 油價再次攀升 持幣代購添理由
油價再次上調成為近期車市頗受關注的話題。用車成本增加不僅觸動私家車主的敏感神經,也令汽車廠商揪心。畢竟持幣代購僵局剛剛松動,油價上漲很可能成為消費者重新觀望的理由。
專家:油價繼續上漲仍可能
對于油價會不會繼續攀升,業內一直存在兩種觀點,一種認為,油價會進一步走高。原因是新加坡、紐約和鹿特丹三地油價變化率按照新的計價期為62.15%,早已超過變動8%就觸及發改委調整成品油價格的定價機制。另一種觀點認為,國內油價趨穩。原因是國際油價持續高漲的局面不會持續太長時間。然而,就在本月6日,國際原油市場期貨價格以每桶58美元再創新高,這多少令人對后一種說法缺乏信心。
消費者: 油價上漲 私家車主最關注
對于油價上漲,消費者反映不一樣。一些公車用戶對油價上漲并不關心,有的甚至不知道油漲價,很顯然車是單位的,油價高低與自己沒有太直接的關系。而私家車主則非常關注,大多數車主認為,油價上漲增加了養車負擔,一位捷達車主給記者算了一筆帳,這位車主經常出差,1個月得用300升93號汽油,油價上漲后,每月要多掏80塊錢油錢,1年要多支付上千元油錢。而準車主劉先生聽到油漲價后,同事的寶來一個月要多支出300多元油錢,在加上維修保養、停車等費用,表示買車還要再想想了。
業內人士:油價上漲影響購車觀念
業內人士稱,油價上漲會影響北京人的購車觀念,從以往的調查顯示,北京人講面子,對寬敞舒適、大排量的車型有購買偏好,用車成本的提高也會使一部分消費者的觀念變得更加務實。據記者從長安鈴木、天津一汽等一些微車銷售的經銷商處獲悉,夏利、羚羊等微車銷售非;鸨睦冢苍驴備N售達到2萬輛左右,在仍沒有走出僵局的車市,這個銷售數字足以令人興奮。而某汽車網站日前所做的油價上漲的調查顯示,有76%的消費者表示油價上漲會對購車產生影響,60%的消費者表示會考慮小排量的車型。
商家:汽油漲價對汽車銷售影響不大
業內人士認為,油價上漲造成汽車使用成本上升,制約部分消費者的購車欲望。 但也有不同意見,上海通用汽車一家經銷商表示,汽油漲價對汽車銷售領域也不會帶來太大影響!澳壳坝秃臉藴屎统善酚蛢r格,只是消費者買車計劃中的一個參考標準,沒有起到決定性作用。另外,選擇購買中高檔汽車的消費者,一般不會在乎汽油費用。”
困擾二 抑制私車風聲起 買不買車再思量
“我們既不控制私家車的發展,也不限制私家車的發展,但要抑制私家車的發展。”日前北京市環保局官員的表態令人喜憂參半?上驳氖,與上海、廣州相比,北京市面對擁堵,政府有關部門沒有選擇站在百姓需求和利益的對立面,力求用柔性的市場調控手段協調私家車與社會發展的矛盾,至少備受爭議的上海車牌拍賣的做法不會被北京效仿。不過在記者看來,“抑制”這個詞仍傳達出未來北京市將對私家車總量采取“宏觀調控”的態度。據悉,目前北京市交通委正在制定市中心區停車規劃,利用停車費調節私車的使用?梢灶A計,在北京,未來養一輛私車的成本會越來越高。
困擾三 降價困擾“五一”車市
兩個大眾:聯手降價絕無可能
隨著“五一”黃金周以及上海國際車展迫近,坊間又開始充斥各種關于降價的傳聞,消費者對車價下滑產生新的幻想,然而今年五一廠家有能力降價嗎?
國家統計局近期發布的汽車行業月度統計報告顯示,1~2月份全國34家主要汽車生產企業中,有10家利潤下降,13家虧損,利潤增長的僅11家。1~2月份全國累計生產轎車32.93萬輛,比上年同期下降1.5%。除此之外,受鋼材價格上漲、匯率和整車價格下降等因素影響,今年頭兩個月汽車制造業利潤同比下降了61.5%,其中整車利潤下降78.4%,虧損面達50%以上。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今年“五一”前,大范圍降價不太可能,但經銷商優惠促銷大戰仍然會火爆上演。而對于此前盛傳的南北大眾今年將再度聯手降價的傳聞,一汽大眾及上海大眾北京銷售地區的負責人均向記者表示絕無可能。
業內人士:新車不是救世主
但五一車市也不是全無期待,市場人士認為,陸續登場的新車將讓各細分市場競爭更加激烈。 3~4月份上市新車有上海通用別克榮御,一汽豐田新皇冠,奇瑞瑞虎,長安鈴木雨燕,東風日產頤達(Tiida),哈飛賽豹,上海通用凱迪拉克CTS,北京現代途勝等十多款新車,新車型將會對車市形成一定的沖擊。但也有不同看法,“五一”前后新款大批上市將加重持幣待購。業內人士認為,上市新車中不乏性價比更高、外形更誘人、配置更齊全的車型,但除了想“嘗鮮”的部分購車者,持幣待購族會繼續等新車降價。新車可以刺激消費欲望,但是新車新價以及更多的選擇卻會讓消費者繼續等待降價。
上海車展:是不是分水嶺?
雖然北京車展已恍若隔世,但是2004年的北京車展卻徹底顛覆車展作為純車型、技術展示的功能,北京車展兩個大眾、東風雪鐵龍等主流廠家降價決定使北京車展成為當年汽車銷售的分水嶺,同樣在中國具備數一數二影響力的上海車展,能否徹底打破今年的僵局,將車市推進高潮,業內人士稱,4月車市仍然不容樂觀!
困擾四 品牌銷售會不會引發漲價?
國家三部委聯合簽發的《汽車品牌銷售管理實施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在4月1日開始實施!掇k法》要求汽車供應商或其授權的汽車品牌經銷商,使用統一的店鋪名稱、標識、商標等從事汽車經營活動。同時,《辦法》還規定境外汽車生產企業在境內銷售自產汽車應當建立完善的汽車品牌銷售和服務體系。雖然新辦法給尚未達標的車商留出了6個月的緩沖期,但是如果到10月1日,經銷商還無法達到新《辦法》的要求,將面臨淘汰出局的危險,這也意味著汽車流通領域將面臨洗牌。
不過不管車市如何變化,經銷商是否出局,對消費者來說,最關心的還是汽車的價格和服務。在品牌銷售管理辦法實行之前,曾經有人預測新辦法將導致車價反彈,其給出的理由是目前車價持續走低,正是部分汽車經銷商為了緩解庫存壓力、增加銷量,大打價格戰的結果。然而業內專家給予反駁:大的回漲沒有可能,市場競爭仍然很激烈,價格回漲只能自己陷入被動。但業內人士并不排除局部地區、個別車型的價格變化,因為車商重新洗牌、短期內舊格局打破、新格局未成,會對車市帶來的影響,業內人士稱,管理辦法的出臺將規范目前混亂的汽車市場,售后服務、維修培訓都將得到廠商授權,這樣的方式對保障消費者利益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