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市場經過了近2年的價格大戰之后,汽車價格出現了近兩年來的平穩期。節前巧立名目的促銷手段,在今年的五一節前和五一節期間,顯得風頭漸弱,多了些平和,少了些劍拔弩張的火藥味。
節日期間,記者走訪了亞運村,北方、中聯等汽車交易市場,在調查了解中發現,車價相對平穩,消費者砍價還價基本上是在與
經銷商一對一的服務中進行。由于是五一長假,很多行政管理部門休息,購車手續無法辦理,很多急于買車和節日用車的人都在節前把車買好。準備買車的人則攜全家老小,看車、選車、訂車。
記者發現,在汽車交易市場買車、訂車的車型,老款車型居多、進口車型居多,而新上市的車型,消費者則通過網上和各類媒體獲取信息后,直奔
4S店購買。
在車型選擇上,充分體現了“蘿卜青菜,各有所愛”的個性化消費需求,新款車走俏,老三樣同樣受到青睞,在北方汽車交易市場,
夏利、
富康、
賽馬出現了脫銷的狀況。
購車年齡段發生了變化。汽車消費主體,由30歲至50歲的主體年齡段,向20歲至60歲的年齡延伸。在北亞車市,記者發現一對夫妻在給將上大學4年級的女兒買車。理由是要參加畢業實習,要寫畢業論文,外出時間多了。據來自各個市場的信息,購車年齡向高端和低端延伸,已經成為新的購車動向。
據
北京亞運村汽車交易市場信息部郭詠、且小剛透露,汽車價格的相對平穩,是車市逐漸回暖的主要原因。進入4月份以來,北亞車市每周賣車1000多臺。他們分析認為,消費者不是買不起車,而是不想買寒心車,貶值車。同時由于鋼材、電的漲價,使汽車的利潤空間逐漸減少,近2年的汽車價格大戰,任何廠家都不想輕舉妄動,而是細觀市場的動靜,調整自己的生產策略和營銷策略。
但是,目前汽車市場的這種狀況能持續多久,價格戰能否再起,所有的人都不置可否,所有的人也都只有跟著感覺走,跟著需求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