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淡季的車市在上周表現卻絲毫不顯冷清:廠家降價、商家優惠暫且放在一邊,車市中的加價聲在持續了數周后依然響亮。
上月中旬,本報曾報道過思域、領馭部分車型提現車加價8000至1萬元不等的現象,三周后這些車型的加價銷售情況是否有所緩解呢?
思域
思域的加價幅度有所“收斂”,已經由一個月前的1萬元降至1000到3000元不等了。由于目前市面上僅有VTi手動/自動兩款車型(廠家指導價分別為16.78萬和17.78萬元),且供貨吃緊,二級經銷商處提現車必須加價。其中一位銷售人員向記者保證:“車都是來自4S店,但是在我們這里提車肯定是最快的。因為我們和4S店是簽了協議的,即便是有現車到店也是優先供應我們。”另外。記者從4S店了解到,本月底思域全系列的其他車型有望到店,但是預訂的話仍需等待一兩個月才能提車。
與此同時,帕薩特領馭當中最暢銷的1.8T自動擋車型加價風頭卻越吹越勁。記者從二級經銷商處獲悉,一月后提現車加價幅度已經從原來的8000元“上漲”至1萬元,而同排量的手動擋車型以及排量為2.8升的車型貨源則相對充足,均可平價提車。談及為何獨有1.8T車款加價時,銷售人員向記者解釋道:“廠家說自動擋車型的部分配件需要進口,因此貨上來得慢些;另外消費者預訂時多數選擇此款,結果供不應求只能加價了。”
領馭
另外,據記者觀察:目前預訂排長隊的廣州豐田凱美瑞和東風雪鐵龍凱旋在市場內卻沒有現身。記者就此事向一位銷售人員咨詢時,旁邊的一位銷售人員趕緊湊過來向記者澄清道:“廠家不讓把樣車擺在這里賣,但是這并不妨礙你在這里訂車!”據該銷售人員透露,現在加價3萬元當月就能提現車,“你看吧,如果去4S店到年底能提到車就不錯了”。
記者隨后致電北京地區部分4S店獲悉,凱美瑞的訂單已經排起了長隊,即便在6月17日全國統一上市當天,每家店也只有一名訂戶能拿到車鑰匙。廣州豐田銷售部副部長馮興亞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廠家將按照原定計劃排產,不會因為目前預訂活躍臨時上調排產計劃。而據一位熟諳廠家排產規劃的經銷商透露,凱美瑞批量上貨至少要等到10月份,屆時廠家將通過雙班生產來緩解供貨緊張。
凱美瑞
■ 駿捷成目前國產自主品牌中“惟一”加價車型
駿捷
自2003年某合資日系品牌通過上市之初降價數萬元引領“加價”狂潮以來,加價之風跟進者在國產自主品牌車型當中鮮有。不過,繼華晨中華旗下的尊馳轎車在上市之初首開自主品牌加價熱銷的先例以來,今年3月以低于市場預期2萬元(廠家指導價為8.58萬至12.88萬元)入市的駿捷,無疑正在重走“前輩”中華的加價之路。
記者在亞市外的一個展廳內只看到了駿捷1.8手動舒適型(9.58萬元)樣車,銷售人員明確表示要提車需要加價3000元。當記者追問道:“如果不加價情況下預訂,什么時候可以提車?”銷售人員無奈地表示:“那您只有一直等下去了,什么時候能提車真不好說!”
■ 專家解讀:廠家推行“偽訂單制”生產短期難以剎住車市“加價風”
針對國內汽車市場上長期存在的加價現象,中國汽車工業咨詢發展公司首席分析師賈新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盡管國內汽車市場總體上是供過于求,但是不排除在局部市場出現供不應求的“矛盾”。
而上溯到市場供應源頭的汽車廠家,賈新光指出,出于造勢的需要,國內廠家早在新車批量上市前數個月就急于發布并接受預訂,考慮到新車生產周期,等到商家向消費者“兌現”訂單的時候,市場的需求已經明顯大于供給。趁著供不應求的間隙期,部分經銷商欲通過加價提車的投機心理便油然而生。
在分析師賈新光看來,雖然國內廠家目前也在推行所謂的“訂單制”生產,但是“這些訂單中絕大部分都是‘偽訂單’”。賈新光告訴記者,國內的訂單生產與國外情況大相徑庭,國外的消費者在下訂單之時連發動機排量大小都可以自由選配,訂單一旦制定交車時間也隨即排定,這樣一來就不可能存在加價搶先提車的現象。
賈新光建議消費者應該理性地看待車市中的加價現象,千萬不要盲目出手,因為加價售車最終損害的只是消費者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