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聲明:系太平洋汽車網獨家稿件。版權為太平洋汽車網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文章系作者本人觀點,與太平洋汽車網無關。
近年來,隨著國內市場的急劇擴大,世界各大汽車廠商紛紛涌入中國,以合資企業的身份參與市場競爭。在這些企業中,德國大眾作為早期的先行者,占盡天時、地利、人和優勢,所以多年來縱橫江湖,無人匹敵。
不過,這幾年,隨著日、美、韓等車系的加入,讓國內市場呈現復雜多變的姿態,特別是日系企業的迅速崛起,對德國大眾構成了實質性的威脅。截至2005年6月末,在國內汽車銷量前十強的排行榜中,作為國內德系車代表的大眾公司憑借南北兩個老牌企業,依然奪得了總銷量的第一名,而日系企業中,本田和日產聯手將亞軍收歸囊中。德日車系在國內的較量逐漸升級,今年雙方為搶占市場都毫不吝嗇地拿出了最新產品來進行對抗,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誰將是最終的勝出者?
今天,我們不妨進行一次德系車與日系車型的對抗賽,看看他們之間到底孰劣孰優。
既然是“短兵相接”,所以我們選擇了兩款兩廂車型進行比較。高爾夫無可爭議地成為國內德系車的代表,而日系車型的兩廂代表呢?飛度、雨燕、騏達?他們都是日系車型中表現優秀的兩廂車型,不過我們還是選擇了兩廂飛度,因為該車從上市以來就風頭十足,至今依然在同級車型中占據明顯的優勢。
高爾夫是大眾最經典的車型之一,它在全球累計產量超過了2200萬輛,所以一汽大眾毫不猶豫地引進這款車型,來主打國內的兩廂車市場。一汽大眾高爾夫具有樸實無華的風格,平實的外表下,潛藏著精美的制造工藝,激光焊接技術讓該車縫隙配合精細,線條簡潔流暢,而車內的工藝也屬于上流,沒有多余的布置,沒有刺眼的仿桃木,所有的設計都是實用性設計。這就是大眾的風格,也是德國嚴謹的作風。
而兩廂飛度呢?它的風格與高爾夫完全不同,小巧的車身加上一雙外鼓的大眼睛,能夠吸引年輕人的眼球,而車內較寬大的空間和變化多端的座椅組合模式很能打動購車者的心。雖然高爾夫的車身尺度比飛度整大上一號,但是在車內空間上,高爾夫沒有占據優勢,反而是飛度依靠1535mm的車身高度讓其頭部空間的優勢明顯。
不過在操控上,兩者之間的差距便顯現出來,飛度在城市狀態下,穿梭自如,而在高速行駛中,高爾夫超過對手200kg以上的身材讓其能夠步履穩健,讓駕駛者充滿信心。
當然,我們用高爾夫與飛度進行比較,確實有點不夠妥當,因為高爾夫屬于小型車,而飛度只是緊湊型車,兩車之間的較量是一場實力并不均衡的比賽。也正是因為此,高爾夫在上市后,其售價始終偏高,其中1.6 2v 手動標準型售價也在12.98萬元,而搭配自動檔的同車型更是高達14.78萬元。這個價格相對高爾夫的盛名,以及高爾夫皮實的質量來說,本來也在情理之中,無奈國內消費者的購車理念并非如此,選擇一款實用的代步工具也許是大家的共同心愿,所以10萬元的飛度自然成為大家追求的目標——1.5L的飛度,配備了CVT以及天窗,價格只要11.68萬元,廣本正是尋找到了這個市場空白點,才造就了飛度今天的成功。
在小型車領域,寶來完全可以作為國內大眾該系列的代表車型,而日系車型中,選擇一個眾望所歸的代表并不容易,東風日產的陽光和頤達、一汽海南汽車公司的福美來、一汽豐田的花冠都是這個級別的候選車型。最終,花冠憑借其強大的綜合實力而以微弱優勢勝出,開始與寶來進行一次輕度碰撞。
從外觀造型看,寶來的標準設計也許更符合大眾的審美。大眾的這種設計理念似乎已經深入人心,他們總是能夠在張揚和平庸之間尋找到一個準確的平衡點。而花冠是采取圓潤的設計,似乎與東方的“中庸之道”不謀而合。花冠在車身尺度上,明顯比寶來寬大,但是在整備質量上,花冠卻要輕200kg,這讓花冠在隨后的油耗測試中占了先機。
在內部設計上,兩車都存在中規中矩缺乏新意的缺點,不過制造工藝精細也是他們共同的特點。在高端車型中,他們都不約而同地采用仿桃木來作秀,這樣的手法已經被消費者所識別,其真正的效用不大。在內部空間上,花冠優勢明顯,寶來的后座狹窄已經是眾所周知的“秘密”。
在動力測試上,擁有1.8T渦輪增壓技術的寶來獨占鰲頭,讓其能夠輕松勝出,不過花冠的vvti發動機也有相當不錯的表現,優于寶來1.8L的同級車型。寶來1.8T在行駛中,ESP發揮了巨大最用,它是寶來成為“駕駛者之車”的真正原因。與此相比,花冠只配備了ABS和EBD,所以要遜色一些。
2001年,一汽大眾引進來寶來,這款大眾用來主打北美市場的小型車很快以“駕駛者之車”成為國內這個級別的標竿。花冠是2004年初上市的,當時豐田對這款車寄托了厚望,國內很多專家預言,花冠將會讓國內小型車的格局發生重大變化,可以天不遂人愿,花冠在上市后并沒有引起地震,這個被媒體稱作品學兼優的“三好學習”,至今依然默默無聞。
而寶來近年來,雖然風頭有所收斂,但是其依然在這個級別車型中名列前茅,而花冠卻始終沒有進入前十強。花冠的平淡主要源于價格,上市后其17.5萬至20.38萬元售價沒有給消費者帶來任何驚喜,所以豐田被迫在去年年底進行了一次價格調整,但是這個力度相對于國內市場的降價風潮來說,實在太小了,所以最終的效果也是微乎其微的。不過,寶來也應該改款了,一成不變的結果就是最終被市場淘汰,北美早已經推出了新款的“捷達”,如果用它來全面替代寶來,并保持一定的價格優勢,大眾不想成功也很難。
在國內,中型車一般是走“公務路線”的,它們一般是4.8m左右,軸距在2700mm以上,正是這樣大氣的外表和寬大的內部空間,才使之成為官員們寵愛。
上海大眾在這個方面覺悟很早,先是用桑塔納,隨后是桑塔納2000,直到兩者都不能適應公務市場快速發展的需要時,2000年他們引進了帕薩特,這款大眾在全球銷售非常成功的B級車,自然成為這個級別領軍作戰的大將軍。而在日系車型里,同樣有幾位驍勇善戰的武士,天籟、雅閣屬于其中的精英分子。而廣本雅閣,因為其在國內的資歷以及取得的成績,讓其從同級對手中脫穎而出,加入了這場中級較量的行列。
帕薩特與廣本雅閣相比較,他們之間可謂風格迥異。帕薩特遵循了大眾傳統的造型線條的簡介風格,同時融入了針對中國國情的設計元素――加長軸距,這讓帕薩特從外觀上看很大氣,而且穩重不張揚,這正符合公務車的口味。現在的廣本雅閣是2003年引進的第七代產品,因為款式新,所以雅閣充實而飽滿的造型與帕薩特的穩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在內飾上,帕薩特雖有上乘的制作工藝和高檔的材質選擇,但是其在設計上已顯得落伍,而雅閣的內飾在造型上有脫胎換骨的效果,液晶儀表成為最大亮點,顯得既現代又實用。在內部空間上,兩車各有優勢,都具有寬大而舒適的乘坐空間。另外,廣本雅閣2.0L車型在動力上占有一定的優勢,帕薩特低速特性不錯,其整體的動力性能卻是一般。
隨著新雅閣的上市,這款車以驕人的銷售量,成為這個級別車型的標竿,在別人不斷用優惠價格促銷的時候,雅閣卻長時間的進行加價銷售。帕薩特這幾年失去了當年受寵的地位,其原因很簡單,就是沒有與時俱進。當一款款新車不斷沖擊市場的時候,帕薩特擁有的優勢已經不復存在,此時,更新換代應該提上日程了。廣本正是通過及時的推陳出新才牢牢占據了市場的主動,試想,如果現在國內依然銷售的是第六代的雅閣,那廣本也沒有今天的大好局面。
所以大眾要想重新崛起,必須改革,今年三月份,大眾第六代帕薩特正式在德國上市了,新的車型如果能夠引進中國市場,那也許真的能夠讓國內中型車市場進行一次重新的洗牌。
多年來,國內高檔車市場始終沒有引起各大廠商的注意,所以奧迪能夠始終穩坐釣魚臺,憑借著不錯的銷量賺取著巨大的利潤。不過這個市場破綻已經逐步被廠家所認識,高檔車所擁有的高利潤更是讓大家趨之若鶩。于是,包括寶馬5系、上海通用榮御、凱迪拉克、以及日系代表豐田皇冠紛紛上市,改變了奧迪一統天下的局面。所以在今天的高端對決中,我們確定了新奧迪A6來對抗目前日系高檔車中威名遠揚的皇冠。
2004年3月在日內瓦國際車展上展出了新款奧迪A6轎車,當時一汽大眾就表明將引進這款車型。此后,豐田公司卻采取暗渡陳倉的計策,于2005年3月率先將新皇冠推向了市場。這是一記先手致勝的辦法,更有厲害的是,皇冠整體定價在32.8萬至48萬元之間,這個價格與當時銷售的老款奧迪A6相比也屬于低價位,而且皇冠也有豐富的配置和VVTI發動機的招牌。這一記狠招擊中了奧迪的軟肋,讓新奧迪在定價上需要進行全面衡量。
不過,一汽大眾最終沒有考慮太多因素的干擾,他們堅持一如既往的定價模式,將投放市場的全新國產奧迪A6L 2.4和A6L 3.0的整體價位定在46.22至64.96萬元之間,真可謂是遙遙領先。新的奧迪A6在尺度上加長了12.6cm,寬度和高度也有一定程度的擴大,廠家對這樣的做法的解釋是“讓消費者花A6的錢享受A8的待遇”。
新A6以先進裝備為升級重點,同時在乘坐舒適性方面進行了改進。不過,真正值得商榷的售價,國際上4.2L頂級版本的A6售價在5.1萬美元左右,而國內市場上,這個價格連2.4標準的基本型都得不到,彼此之間的差距太大了。而豐田公司呢?他們在中國市場的定價始終走高端路線,所以在這幾年發展中始終沒有收到很好的效果,所以這次在皇冠的價格上,他們收斂了一些過去的貪婪,這才有30萬元出頭的皇冠上市。從目前市場看,皇冠銷量非常不錯,呈節節攀升的趨勢,在高檔車型中處領先狀態,而新奧迪A6雖然也有不錯的成績,但是想要回到當年的鼎盛時期,恐怕是一個夢想。
總評
通過一場混戰,我們發現目前中國市場,作為德系車代表的大眾公司與來自日系車的各路諸侯之間的較量上,前者已經沒有占據優勢,反而被對手逼迫得節節敗退。其實大眾要挽回敗局并不是天方夜譚,因為多年來,德系車的皮實耐用已經在消費者心理扎下了很深的根基,現在的關鍵問題是如果對產品進行及時的升級換代和確定一個真正能夠贏取市場的合理價格。
在這一點上,日本人卻要聰明得多。他們的產品在設計上很討巧,外觀流線型,內飾也很新潮,從外表看,這些產品與國際同步車型并沒有明顯的差別,但是其內在品質上往往有一些實質性的更換或替代。比如日產陽光,國際上的車型是1.8L的先進發動機,到了中國,卻是直接采取了老藍鳥的動力;還有熱銷的飛度,國內采用的是陳舊的前盤后鼓設計,而歐版車上不但是前后盤式剎車系統,同時制動輔助裝置EBA也是標準配置。
這樣的作風在德國的制造過程中是不會出現的,德國人的這種穩重幾乎讓人不可理喻,比如在今天微型車都大量采用CD作為音響配置的時候,其帕薩特的低端產品還是依然保持卡帶,這種作法在德國可能無可非議,在中國就不可理解了。
在制造材質的選擇上,德日兩國的風格也大不一樣。以上述的寶來和花冠為例,前者在尺度上明顯小于后者,但是其整備質量卻反而要超出200kg以上,相當于兩個成年的體重,筆者在此不想針對車皮的厚薄來談論安全的問題,因為這些車型都已經達到了我國現有的安全碰撞法所規定的標準,但是我的一次親身經歷讓我有很深的感觸:我曾經駕駛一輛帕薩特停靠在路邊,一輛雅閣忽然失控撞擊過來,在進行親密接觸后停下,當時雅閣的保險杠斷裂,而帕薩特除了保險杠有一點內縮外,竟然沒有明顯的痕跡。針對安全,我不愿說事,但是在日常的駕駛中,車身皮實一點可以讓車輛受損小一點,麻煩也就相應少一點。
另外還有一點,那就是價格策略。日本企業在這個方面通常較為靈活,而德國企業要呆板得多。同級的日系車價格往往較德系車低一點,而日系車正是依靠這個優勢勝出。比如皇冠,如果其價格與新奧迪A6等同,那么它的命運就可能大不一樣,而花冠,正是因為其一直保持相對較高的價格,所以始終沒有太大的起色。還有雅閣,2003年廣本在引進新款車型的同時,反而大幅度降低售價,從此一舉確立了雅閣在中型車中的霸主地位。而大眾呢?各處經銷商已經全線大幅讓利銷售了,廠家卻還欲蓋彌彰,直到實在不能堅持才不得不羞怯怯地宣布降價,這樣疲于迎戰,被動挨打在所難免!
最后給大眾公司提一個醒,要想常駐中國市場,請收起你們冷漠的面孔,徹底拋棄過去呆板的作風,將新車引進來,將車價降下來,這樣也許還能夠幫你你們挽回敗局,否則……
編輯推薦閱讀:
大眾將上市: 高爾夫新能源
大眾熱門車型: 寶來 2017款 1.6L 自動舒適型 寶來 2017款 1.6L 自動時尚型 寶來 2008款 1.6L 自動 時尚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