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動力看功率還是扭矩?
汽車 動力優劣簡單的辦法是看扭矩,尤其是SUV。
發動機的功率和扭矩相輔相成一定是都高才好,但只能讓一項更高的話扭矩的價值要高得多。
扭矩指發動機活塞一次往復產生的有效功,活塞帶動連桿、連桿帶動曲軸、曲軸帶動飛輪將動力傳遞給變速箱,這是一次完整的力的傳遞。所以扭矩大指的是發動機瞬間爆發的力更大,力量大則加速會更強勁,或者輪胎被卡在特殊的角度也得有足夠強的扭力才能讓輪胎駛離障礙物。
功率指發動機在單位時間內所做功的總和,單位時間可以理解為一分鐘,總和指一分鐘內往復循環的次數,那么從這一關系可以看出功率的基礎還是扭矩。扭矩越大在單位時間內以輪胎輸出的有效功就會越多、反之則越少,把功理解為車速的話則是同樣的功率:
簡單的理解就是這樣,可以把扭矩理解為中低速加速能力強而且低速扭矩大能越野脫困,功率則代表高速加速能力以及極速會有多高。
而之所以說扭矩更有意義的原因是我國的高速公路限速僅為每小時120km,以這一時速巡航轉速不過2500~3500轉之間,而大部分發動機的峰值功率會在超過5000轉的高轉速下才能體現,也就是說民用車是沒有機會體驗這臺車的極速有多高、高速加速有多暢快的。
所以本田的地球夢發動機也是如此,最大功率142kw、峰值扭矩243N·m,最大扭矩轉速超過2000轉才能體現、峰值功率在5600轉,這臺發動機用在A級或A+級轎車上還說得過去,冠道這種中型SUV使用過于寒酸了,而且質量本也就成問題。
至于描述這臺發動機的功率和某些2.0T有一拼,日系車里挑一挑只能找出三菱了吧,即使是豐田的2.0T也有162kw;一線2.0T渦輪增壓直噴機僅以20萬級的SUV作為標準判斷,已經有不少接近200kw的存在,轎車已經有超過200線的發動機,所以冠道的1.5T還差得遠。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做油耗做了5年時間,對整車動力也是了解頗深,借助“ 汽車 概況”專業的 汽車 平臺,為您專業的回答一下! 汽車 動力來源于發動機,而發動機扭矩和功率又影響這整車動力性能,那看一款車動力好壞,究竟是看扭矩呢?還是看功率?這兒給您詳細解答一下!
發動機扭矩是發動機從曲軸端輸出的力矩!扭矩主要衡量發動機的加速能力,一般情況,在市區行駛,我們說的動力,主要通過發動機扭矩體現,這是發動機轉速基本在3000rpm以下!在轉速一定條件下,發動機扭矩越大,整車加速能力就越好!比如冠道1.5T扭矩,扭矩很大,說明它在城市路況條件下加速能力非常高!
發動機功率是指發動機單位時間沒所做的功,一般情況下,發動機功率越大,整車最好速度也就越大!功率的指標更是衡量整車極限加速能力,功率越大,我們的車百公里加速越快,不過一般只有地板油的時候才能試出來,現在好多沒提測評,你可以看著看一下相關數據!
考慮到整車實用性,我們買車的時候,最好看扭矩,扭矩大的,平時開車必然加速快,這也是為什么渦輪增壓發動機加速好的主要原因!
“ 汽車 概況”作為專業的 汽車 平臺,只回答專業的 汽車 問題,歡迎大家關注!
汽車動力看功率還是扭矩?
我告訴你, 汽車 的動力性既不看功率,也不看扭矩,而是要看 汽車 的最高車速、加速時間和最大爬坡度這三個指標。那些說 汽車 動力看功率或者看扭矩的,是壓根就沒有弄懂 汽車 動力性與發動機動力性是截然不同的兩回事。
首先大家必須明白一點,就是再牛氣的發動機,也不能直接驅動 汽車 行駛,而是要通過變速箱、驅動橋等一系列的傳動系統零部件實現變速、變矩后才能驅動 汽車 。所以,單純的比較發動機好壞、性能高低是沒有意義的,這是很多人買車時最大的一個誤區。舉個例子杠精一下,福特的1.0T三缸發動機,是沃德十佳,發動機性能杠杠的,你把它裝到蒙迪歐、銳界上,動力照樣弱雞;或者同樣是1.4TSI發動機,匹配手動變速箱、雙離合變速箱和AT變速箱, 汽車 的動力性就截然不同。
汽車 動力性其實是一個綜合指標,它是指 汽車 在良好、平直的路面上能達到的平均車速。一般用最高車速、加速時間以及最大爬坡度這三個指標來衡量 汽車 動力性的優劣。簡單來說就是 汽車 的平均行駛速度越高、加速時間越短、能克服的坡度越大, 汽車 的動力性越好。我們在選車購車時其實不用看發動機的具體參數,想知道 汽車 的動力性究竟如何,最好的方法是試駕,親自駕駛,就會知道這款車的動力是否滿足你的需求了。如果不能試駕,最直觀的參數是百公里加速時間,這個參數是很容易查到的。還有就是計算 汽車 的推重比,用車重除以發動機功率,如果能達到8公斤/馬力之內,說明 汽車 的動力性還是可以的。
再來說說發動機的動力性。發動機動力性是指發動機作功能力的大小。發動機的動力性是單指發動機而言的,與搭載的車型無關,它的性能在發動機性能試驗臺上測得的,評價發動機動力性的指標是有效轉矩、有效功率、轉速和平均有效壓力。它們之間有一個關系式:
P=M n/9550
一般用發動機外特性曲線來表示發動機的最高性能,它是指在節氣門全開的情況下,發動機的功率、扭矩、燃油消耗率隨發動機轉速而變化的關系。我們一般看這個曲線來判斷發動機的出力特性,也就是發動機在什么時候能發出較大的扭矩,扭矩平臺有多寬泛,這對于日常駕駛是比較有意義的。
所以,請不要用發動機的功率或者扭矩來評判 汽車 的動力性了,它們雖然有一定的關聯性,但并不是一回事。只有對于同一款車型來說,比較發動機功率或者扭矩的大小才有意義。對于不同的車型來說,這種比較是不科學的。
動力不是幾個參數能看明白的,功率、扭矩都不能代表,最起碼要看升功率、推重比,然后還要看發動機特性曲線,變速箱齒比,最后再統一分析……還得考慮有些廠家不給你真是數據,比如現代有時候會把參數標高,寶馬往往會標低。
要是有這功夫真不如直接去試駕,而且那樣得來的感受,比幾個數字、幾個參數要實在的多。畢竟動力是發動機和變速箱配合才能發揮出來,而且試駕的真實感受,才能明白自己是不是喜歡這種調校、感受,對品牌的特點有個清晰的認識。
有人說功率不重要,對動力一點參考沒有,這是不對的。功率是啥,單位時間內所做的功,可以理解為這個東西做功的能力。有這個能力,并不一定能全部發揮出來,但是如果沒這個能力,連發揮的余地都沒有。
有人說扭矩決定提速、功率決定極速,這也不完全準確。相同質量的車,輪上的扭矩更大的肯定提速更快,但是這個輪上扭矩要經過傳動系統,所以應該說同樣傳動系數(主要是齒比,還要考慮效率)下,發動機在這個轉速扭矩更大,這輛車就提速更快。
話說的有點拗口,反正我的意思就是,發動機參數看看就好,可以當做參考,真實駕駛感受要去試駕。畢竟發動機的動力體現在一個動態的過程,每個轉速的參數都會影響到它,扭矩、功率甚至齒比都不能絕對代表什么。
發動機確實是一輛車動力好壞的關鍵之一,一般來說發動機輸出的功率和扭矩越大,提速就會越快。但是判斷一輛車的動力好壞,不能只看發動機,影響一輛車的提速快慢有很多個因素。
變速箱的匹配。傳動系統也是影響車輛動力的關鍵,即使發動機再強,沒有好的傳動系統匹配也是浪費,所以好的傳動系統一定是能夠把發動機的輸出更多的傳遞到車輪上。
車身重量。車身重量越輕,提速也會越快,比如飛度的1.5發動機就非常不錯,裝在飛度上可以八秒多破百,但是如果裝在CRV上肯定就很慢了,所以輕量化也是關鍵。功率和重量比越大,這輛車才可能提速越快。
還有句話叫沒有肉車只有肉人,除了車的因素以外,還要看駕駛員,如果不敢開,給你一臺法拉利也白搭,如果舍得給油,什么車動力也不差。
題主的問題,應該是問最大扭矩和最大功率,哪個對駕駛體驗影響大,毫無疑問,扭矩,特別是一兩千轉的低轉速扭矩,對駕駛體驗影響最大。
因此,買車應該看扭矩,特別是低轉速扭矩,低轉速扭矩大的車,開起來感覺有勁,駕駛體驗好。
為何這樣呢?
人對動力的感知,是瞬間加速度,而不是0-100之類的平均加速度,平均加速度只是加速能力的一種簡化度量。
瞬間加速度,也就是某個特定轉速下的加速度,在特定轉速下,扭矩大,做功能力強,功率大,加速也就快,也就感受動力強勁。
我們知道,開車的絕大多數轉速是一兩千轉,在這個轉速區間,扭矩大,也就是說,最大扭矩出現的越早,這個區間的功率也就越大,瞬間加速越快,駕駛體驗越好。
家用車汽油機最大功率一般出現在六千轉左右,這是一個幾乎不用的轉速,這個轉速意味很高的油耗,很大的噪聲,體驗很差,也就是說開車幾乎不會用到最大功率,自然,最大功率只不過是一個用來看看的數字,對駕駛體驗無益。
美國有句口頭禪,馬力用來賣車,扭矩用來開車,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德國車最大功率標注看上去沒有日本車大,但德國車開起來就是感覺更有勁,其實,就是因為德國車低轉速扭矩表現好,也就是常用轉速動力表現好。
要知道,追求低轉扭矩好和最大功率是矛盾的,依賴更高的轉速和高轉速下扭矩獲得更大最大功率,必然犧牲低轉速扭矩性能,也就是說,是以犧牲駕駛體驗為代價的,被車廠銷售用最大功率忽悠,犧牲的是你最需要的駕駛體驗。
汽車 動力既要看功率也要看扭矩,關鍵是看和變速箱的匹配,功率不夠靠扭矩拉,功率再高扭矩太低也是渣渣,功率高扭矩高,變速箱調教不好也是差,提速看的是三大件的匹配調教還有風阻,輪胎和輪胎的匹配,不是輪轂和輪胎越大越好的。
功率需要拉轉速才能有效果,應該比3000轉以內的動力表現,而這個時候,最大扭矩是一個很好的參照。
至于說所謂高轉速發動機,真心不適合家用
功率關系到車速,扭矩決定了你的車子過路性能!希望幫助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