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t相當于多大排量,動力怎么樣?
渦輪增壓發動機真正用到民用車的 歷史 并不長,也就是這兩年火遍大江南北,在2012年之前渦輪增壓覆蓋車型較少,因為其小排量強動力的優勢,才慢慢的被車企以及消費者所接受,1.5T是市場上最受歡迎的一種引擎,這也是屬于我們的特色文化了,因為1.6L以下排量,都可以享受到購置稅優惠的政策。
那么1.5T相當于多大的排量?這是一個比較模糊的話題,好的1.5T發動機可以爆發出2.3L甚至2.5L的動力,技術落后的1.5T發動機,或許只是達到1.8L級別,這主要還是根據發動機的技術以及渦輪有關。 先來說說受眾面最廣的哈弗吧,哈弗H2以及哈弗H6可是1.5T發動機裝機量最大的車型,恐怕沒有之一。哈弗的這臺1.5T具體表現如何呢?先來說說基本條件,搭載1.5T引擎的哈弗H2自重1.5噸,這臺引擎的表現比較乏力,前段動力較弱,2000轉之后動力有所好轉,但是依然享受不到暢快淋漓的駕駛感受,綜合油耗表現7-8L。 長城的這臺1.5T相當于什么水平?其實與本田的1.8L差距不大,咱們看看本田1.8L裝機表現,東本杰德搭載1.8L發動機,整車質量為1.47噸。與哈弗H2差距50kg左右,杰德因為是自然吸氣發動機,不存在渦輪介入的問題,駕駛杰德之后會發現這臺1.8L發動機的動力感受與H2相當,油耗也表現在7-8L左右,從實際用車感受上來說,長城的1.5T與本田的1.8L差距不大。
長城的1.5T相對于本田的1.8L,這是比較落后引擎的典型,那么好的1.5T發動機相當于多大排量?我們接著拿本田舉例,本田全新思域的那臺1.5T發動機可謂是表現優異,1.5T最大馬力達到177ps,扭矩達到了226牛米,實際駕駛感受較好,發動機全程暴躁激進,拖著1.3噸的思域跑到8s,綜合油耗僅為7L左右。
那么他相當于多大排量?基本上比老馬自達6的那臺2.3L表現優秀,無論是駕駛感受還是油耗表現上,都能達到老馬6(2.3L)的水準。如果對比自家產品的話,思域1.5T引擎可以超越自家2.0L引擎。
小結:1.5T發動機相當于多大排量,還得看具體發動機,基本上1.5T引擎都能達到同級別1.8L的水準,主流車企推出的高功率1.5T引擎能達到2.3L水準。福特也好,本田也罷,都是優秀的代表。
目前渦輪增壓發動機已經開始逐漸的代替自吸式發動機,過去我們隊排量的認知和級別界定基本上已經完全打破。
發動機動力等值對比
1.0-1.2L渦輪增壓發動機代替過去的1.6升和1.8升自吸發動機。比如思域的1.0T發動機,動力數值高達98KW,扭矩高達180牛米,這個數字基本上就是1.8L發動機的動力數值。
1.3-1.4L渦輪增壓發動機代替過去的2.0L自然吸氣發動機。比如大眾的1.4T發動機,動力數值是96-110KW,相當于過去2.0-2.4L發動機,而扭矩方面是標準的2.4排量動力。
1.5-1.6L渦輪增壓發動機代替的是過去2.4L自吸發動機。目前采用1.5T發動機的A級車以及自主品牌車型非常多,動力參數一般在100-135KW,基本上也是過去2.4L發動機的水平,但扭矩能夠達到250-280N.m相當于過去3.0L自吸發動機水準。
1.5T的動力到底如何?
對于A級車來說,1.5T的動力已經可以把百公里加速固定在10秒以內,尤其扭矩輸出早,且扭矩比較大,因此提速感是相當不錯的。但1.5T發動機帶動一臺臃腫的SUV,就沒什么提速感了,整體感受會顯得動力儲備不足,不如自吸發動機來的快。
1.5t動力相當于2.0的自然吸氣發動機,T是表示有渦輪增壓裝置的,有了提速更快,更能體驗到駕駛的瞬間提速感。
02
如果大家想要明白1.5t相當于多大排量,首先就要明白渦輪增壓和自然吸氣之間的區別,渦輪增壓簡單的來說就是在相同容積的發動機之內,如果在這種情況下要施加壓力的話,那么,相比不是渦輪增壓的 汽車 ,他會吸入更多的氣體,從而能夠輸出較大的功率。
03
1.5t相當于多大排量其實就是1.5t排量的 汽車 有多大的自然吸氣量。其實,如果是有1.5t的話,那么當出現這個字眼的時候,他和自然吸氣就是融合在一起的,大家可以看一下關于整個 汽車 的功率。
04
研究1.5t的時候我們不如來做一些簡單的對比,蒙迪歐目前在整個市場當中1.5t的 汽車 ,他的馬力是181,福克斯2.0l 汽車 的馬力是170。通常來說,1.5t就是自然吸氣的2.0l,當然,這只是一個等價的相互交換,其實,這也是一個估計值。
05
由于每一個廠家在生產 汽車 發動機的時候,所采用的原理都是不一樣的,所以,整個輸出的功率在數值上就會有較大的區別。
06
不過不管怎么說帶有t這種字樣的車輛,他們的動力會比之前上升一個臺階,但是,究竟會上升多少,這個是無法估計的,但是很多車輛在廠家正式投入到市場當中開始銷售的時候,都能夠滿足每一個家庭的日常需求。
從你說的排量來說,我覺得你說的應該是渦輪增壓發動機,而不是機械增壓,因為這個排量的機械增壓發動機特別不常見,那就說渦輪增壓好了,我沒開過1.5T的車型,不過我開過1.4T的大眾高爾夫,低功率的,排量相差不大,應該可以作為一個參照,高爾夫的動力還是不過的,有著比較強烈的推背感,和我開過的2.4奧德賽,2.5銳志差不多,不過后段的話還是要考馬力說話的,畢竟高爾夫只有131馬力,所以我覺得評價一款渦輪增壓發動機和哪個排量的自然吸氣發動機動力相當,要看渦輪增壓發動機當前的發動機轉速以及調校吧,日常駕駛來說,我覺得1.4T的發動機的水平應該和2.4自然吸氣發動機相當。有的人說那2.0的自然吸氣發動機呢?我開過2.0的RAV4本田的雅閣,感覺這兩款發動機的動力不如1.4T的好。
目前市面上這么多1.5t發動機,究竟1.5t發動機的動力水平和自吸機器相比大概又是什么水平呢?
雖然大部分的1.5t發動機都有著接近于2.0-2.4L自然吸氣發動機的動力輸出水平,不過,還是有一些“逆天”的貨卻有著接近2.0t發動機(目前主流的國產車型的2.0t發動機都在160-200匹馬力之間)的動力輸出水平。例如以下幾款。
本田的1.5t
這款黑 科技 地球夢發動機都已經眾所周知,除了有著激進2.4L發動機的動力輸出之外(上一代本田CRV2.4發動機最大功率約為190匹馬力,最大扭矩222牛米),曾經還是市面上熱效率最高的發動機(最大熱效率為38%,但剛剛上市的凱美瑞最大熱效率可以去到41%)。而目前主流的國產發動機都在30%左右徘徊(奇瑞等其他新一代還沒有大規模鋪貨的不算),合資車在35%左右。動力輸出方面,搭載這款發動機的CRV以及思域(這個發動機為低功率版本),都是在7秒左右破百。
通用1.5t
如果試駕過昂科威新君威1.5t版本的朋友都知道,原來1.5t也可以這樣拉著大車跑得那么爽。這個1.5t發動機有著大概180匹馬力的輸出,最大扭矩達到了275匹馬力,你可是要知道,這款發動機是在2014年末推出的。動力輸出水平也是相當于目前的2.4L發動機左右。
航天三菱1.5t 4A95TD
對發動機又一定了解的朋友都知道,三菱專注造發動機,這款發動機看上去是像是三菱的發動機,不過這這是一款有日本技術人員指導參與的自主研發發動機,其實主要部分都是由中方工程師為主,日本人為輔,該發動機動力達到了176匹馬力,最大扭矩為259牛米,這款發動機還采用了高壓直噴技術(本田的地球夢發動機同樣采用了該項技術,噴射壓力達到了350bar),燃油經濟性以及污染物排放方面大家也不需要擔心,目前已經達到了最新的國六標準,燃油經濟性和本田的不相上下,只不過這款發動機還是比較低調而已。
市面上搭載1.5T發動機的車型不在少數,就近三年的趨勢來看有很明顯的上漲趨勢。其中最為最熱議的有本田思域,寶馬的B38,當然了,還有大眾最新的EA211。不過由于實際上購買寶馬B38的車主較少,而搭載EA211的大眾車還沒有發布,不具有太多的討論價值,所以今天我們就拿本田這臺代號為L15B8的發動機為例子,深入探討一下1.5T動力組合的魅力所在。
首先要來了解一下,本田1.5T(代號為L15B8)的動力參數,壓縮10.6,最大馬力177匹,峰值扭矩220牛·米(手動226牛·米)。L15B8發動機是本田在國內的第一款1.5T地球夢發動機,它的性能和燃油經濟性在同級別也是相當突出的。
如果僅僅是談渦輪增壓的動力數據,很多車主還是沒法有清晰的概念。相信之前很多人都是在開自然吸氣的車,市面上的1.5T動力組合,究竟能到達過去多大排量的自然吸氣發動機的動力呢?
以現在主流的自然吸氣發動機動力技術指標來看,以思域的這臺1.5T發動機舉例,它的動力大概處在2.0L和2.5L之間(以馬自達的創馳藍天發動機作為參考),如果只看發動機的升功率,思域的這臺渦輪增壓發動機優勢也很大。
當我們在把渦輪增壓發動機與自然吸氣發動機作比較的時候,要注意應該把輸出功率差不多的兩臺發動機放在一起,比如都能輸出177馬力的1.5T和2.0L發動機,1.5T的發動機可以用更低的排量做到大排量發動機一樣的輸出功率,而且1.5T的發動機消耗的燃油也要比2.0L的自然吸氣更少,這就是優勢所在。
那么渦輪增壓器發動機,為什么能用更小的排量輸出大排量發動機的功率呢?
首先就是吸氣效率。很實在地說,以現有的內燃機技術而言,想要再提高熱效率已經是很困難的了,尤其是對于自然吸氣,這和電池技術遇到的瓶頸一樣難以突破。發動機熱效率的提高就意味著油耗降低,所以車企的工程師們一直致力于讓發動機的燃燒高效率區間能夠覆蓋我們日常用車的絕大多數的范圍。而渦輪增壓發動機利用廢氣的能量強制性壓縮進氣,提高單位空氣量中的氧含量。
因為渦輪增壓發動機的工作溫度比自然吸氣發動機要高很多,所以為了防止出現爆震,會提前把發動機的壓縮比減小,這也是不能一味地把渦輪增壓壓力提高的原因。
總結
就當前的標準而言,渦輪增壓發動機能夠符合嚴苛的排放法規,所以很多廠家都把注意力和研發能力轉向了增壓發動機,而自然吸氣發動機只有在排量大的條件下能夠讓你感受到線性的動力輸出,這一點上相對于數據更漂亮的增壓發動機優勢不是很明顯。所以在能看得到時間的未來,渦輪增壓發動機還會是一個主流趨勢,不過大家也都很清楚,混動和新能源實際上才是是更優的解。考慮到燃油車長達一個多世紀的 歷史 ,退出舞臺或許不是三五年會完成的事,不過我呼吁所有的小伙伴拋開有色眼鏡和偏見,多去嘗試一下渦輪增壓,油電混合和純電車,除了更新的駕駛體驗,還有面對未來,從來不服輸的人類智慧結晶。
隨著 科技 的發展,無論自然吸氣還是增壓發動機,它們的升功率都在不斷被刷新。現在已經無法用渦輪增壓發動機的排量對等自然吸氣發動機這樣的概念去衡量動力與排量了。
其實,廠商對于發動機,在最初的設計階段就是有各種考量的。不僅僅是從成本和動力數據這兩點的。剩下的還有它的油耗用途、使用壽命、維修工藝什么的。
如果廠商舍得下本,完全能夠造的出小排量大功率的發動機,但是這就相當于木桶原理一樣,要想把所有的木桶邊緣做成一樣的高度而且足夠高,那就是不太容易找到的平衡點了。
舉個簡單的例子,現在的主流發動機里,常見的2.0升渦輪增壓發動機比如寶馬、奔馳、和大眾的機器,最大功率在180-240馬力之間,高性能的比如奔馳的AMG A45上的能達到將近400馬力。1.6升渦輪增壓發動機,常見的動力比較大比如福特嘉年華ST或者mini JCW上的也能達到182甚至超過210馬力了。
自然吸氣方面,近幾年比較常見的,斯巴魯的那臺2.0升水平對置發動機,用在BRZ和豐田86上的機器,功率也達到了200馬力。
其實就現在目前常見的發動機數據來看,無論自然吸氣還是渦輪增壓還是機械增壓,只要升功率超過100了就算是很漂亮的數據了,特別是自然吸氣發動機。畢竟相對而言,通過增壓系統來提升動力是更簡單的方法。自然吸氣發動機也能達到升功率超過200匹馬力的數據,但是均衡性就被削弱太多了。成本太高。
現在說一下1.5T發動機,現在能想到的,有福特的1.5T最大功率181馬力,廣汽傳祺的1.5T最大功率152馬力、上汽名爵銳騰上的那臺1.5T更是達到了169馬力。長安也有170馬力的1.5T發動機。
(文/圖 優信新車 李鑫)
老鐵雙擊666!關注小優,向小優提問~~小優是你的貼心小伙伴~
一般廠家的1.5T的發動機就相當于自然吸氣2.2到2.5之間。但百公里加速時間1.5T的好多都比2.5L的還要快。只是綜合實力介于2.2到2.5L之間。
1.5t就是1.5的排量,只是因為帶t就是渦輪增壓,也就是相當于給發動機增加了一個吹風機,幫助燃燒,所以燃燒值更高,更有力。大概相當于無渦輪增壓的2.0L。
至于動力,同款發動機差別不會太大,更多要體現在行車效果上,要看車身重量;~~ 舉個夸張的例子,1.5t發動機帶動火車頭,和帶動自行車的區別,肯定帶自行車加速快,也省力。就油耗來說,同樣開5w公里,肯定帶火車頭費油,因此,排量不完全代表油耗。要看搭配。最合理的才可取。
此外還和技術有關,目前普遍認為,國產車同排量發動機相對費油,就動力配比來說,舉個例子,普通SUV配1.5t,當渦輪介入時候動力還算夠用的(渦輪介入一般要到一定轉數才可以)。至于大型SUV的重量就顯得有點吃力。
個人體會有磚輕拍~
現在 汽車 走入尋常百姓家,但是人們對一些 汽車 知識不是很清楚,這里我向大家介紹一下,渦輪增壓和自然吸氣的區別,及簡單換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