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陽如血 天賜太陽島
“太陽島”不僅是天賜之名,也是一個充滿著美學與哲學意味的神奇箴言。因此,多少年來,太陽島始終是哈爾濱人心靈的圣地,精神的憩園,想象與遐思的翅膀,詩歌與愛情的烏托邦。于是,到松花江邊觀賞太陽西浴的壯觀景色,就成了這座城市市民最神圣的享受和圣潔的精神洗禮。中外的偉人、名人,在途經這座城市的時候,也同樣會站在江之南岸,憑欄遠眺這一人間圣景,默默無言地放飛自己的心語,感慨一個民族的卓越品質和大自然的神工鬼斧。這些人當中有周恩來、劉少奇、瞿秋白、鄧穎超、羅章龍、李立三、朱自清,還有悻悻離哈的學人胡適先生……
太陽島上從來絕少宗祠廟堂、名人墨痕之類。這正是她的特別之處、不俗之處,更是她的天籟品格之一。太陽島從一開始就呈現出了開放的姿態和包容的品質。她雖然不是名山名剎,但她卻是大自然的一個縮影,本真地溝通著普通人與上蒼的感情。她的風情是自然的風情,她的魅力是自然的魅力。因此,她不僅構成了這座城市的精神,而且又賦予哈爾濱人以清新之風、活力之風和超凡之風。
到哈爾濱不看太陽島的落日景觀,終是一樁絕大的憾事。
年輕的時候,有很長一段時間,我幾乎天天去江邊觀看島上盛景,江上落日。我也曾多次過江到太陽島上休息。偶爾也坐在那個中型客輪似的江上餐廳里眺望著隔江的城市。當年,那些旅居哈爾濱的外國僑民避暑度假,就坐在這個江上餐廳里,一邊喝著冒著白沫子的烏魯布列夫斯基生啤酒和梭忌奴牌冰啤酒,一邊欣賞在江面上遠行的客輪和駁船,欣賞著從江南亞道古布魯水上餐廳出發的千帆賽艇(后改為游艇俱樂部)。島之東側,是那座將自己的影子倒映在江汊之中的尼古拉教堂……
每年的秋日,再忙,我也要過江去太陽島一次,在那里選一靜處小坐。一臉怡情,仰頭追看天上南飛的雁陣,目送大江之上的千里帆檣;蛘哐貚u緩緩踱步,觀賞秋之下的樹木花草。偶爾,也能看到一位身著那種米色的、全英式獵裝的炮手,帶著輕快的獵狗從我身邊神氣地走過。夕陽金燦燦的,晃得人睜不開眼睛。準備夜釣的漁翁正在收集柴草,以備在夜半三更時籠火驅蚊、取暖。蕩在江汊中的舢板已成黑色的剪影了,夏季的綠色也變成了老紫與杏黃。身置其中,心置其中,花香襲人,草氣襲人,陣陣簇簇,姹紫嫣紅地泊入心界,再由雙眸漫至寥廓的西天,那一剎那,讓我頓然悟出,太陽島所以謂之為人間仙境,其實盡在一個“靜”字上,靜思與靜境才是人間的極品,才是人生莫大的享受。
合作新聞推薦
熱門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