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塔納在中國一枝獨秀十幾年,上海大眾一直是中國汽車工業的驕傲和旗幟。如今中國汽車市場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過去的一枝或幾枝獨秀到百花爭鳴,群雄并起,市場競爭異常激烈。國內競爭已然國際化,中國汽車市場已成為跨國公司的競技場。在輝煌了20年之后,在這種新的競爭形勢下,面臨著國際與國內的雙重壓力和競爭的上海大眾,已經吹響了第三次創業新浪潮的號角。為此,近期記者采訪了上海大眾總經理陳志鑫先生。
記 者(以下簡稱記): 一提到上海大眾,大家自然而然地想到桑塔納。桑塔納在中國一枝獨秀十幾年,產銷量在國內遙遙領先,但近些年像桑塔納這樣風光的產品再沒有出現,您對此有何看法?
陳志鑫(以下簡稱陳):客觀地說,桑塔納在中國一枝獨秀十幾年,這是國情造成的。當時國內生產轎車的基礎很差,沒有一家零部件配套廠能夠生產符合國際水準的配件。在黨中央、國務院、國家各部委及上海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我們用了五年多的時間建立了全國惟一的國產化配套體系,國產化率從開始的2.7%,發展到現在的98%。可以說,過去的十幾年上海大眾為中國轎車工業探索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發展道路”, 為中國轎車工業奠定了生產、配套、維修、服務、質量標準的良好基礎,“引進了一個車型,改造了一個行業”。“桑塔納”同時也成了上海大眾的一個標志。
記:那么,桑塔納會不會就此退出歷史舞臺,成為上海大眾和中國汽車人的一個美好記憶?另外,上海大眾的POLO,現在情況如何呢?
陳:市場的需求明確告訴我們,桑塔納不僅不會退出歷史舞臺,而且目前還依舊很受歡迎。原因就是我們對內部絕大部分項目都結合中國國情和當今先進技術水平進行合理改進,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中國工程師和配套廠的技術力量聯合開發的。從桑塔納到桑塔納2000,到今年上市的桑塔納3000“超越者”,無不傾注了中方科研人員的心血和智慧。
POLO是國內與國際同步設計、同步生產、同步上市的緊湊型轎車精品,為了高質量制造全球同步技術的POLO轎車,我們首次將FIS生產控制系統引入中國,讓訂單生產成為現實,滿足了用戶更多的選裝要求。總投資超過11億元人民幣的上海大眾試車場也于去年建成。試車場完全按照德國大眾的標準設計,是中國第一個按照國際標準建設的轎車專用試車場,也是國內第一個集各種特殊路面及完整配套設施于一身的道路寶典。目前,試車場不僅每天在試驗上海大眾新開發的產品,我們還接待德國大眾和國內著名企業新車試驗,因為這個試車場試驗的數據能夠得到國際的認可。
去年年底,我們改裝了右置方向盤三廂POLO轎車,首批600輛轎車將出口澳大利亞。此次出口的三廂POLO轎車是上海大眾繼桑塔納、桑塔納2000型出口之后的第三個出口產品,尤其此次出口同屬發達國家的澳大利亞,而且是以國內同等銷售價出口,在國內尚屬首次。
記:近期上海通用全系列轎車降價,將自己的市場占有率進一步提高,而上海大眾目前市場占有率已從去年同期的20 %降到15%左右,您怎么看待這種競爭態勢?
陳:降價是市場行為。用戶買車只是用車的開始,更大的開銷將在今后長期的維護保養和更新換代上。因此,上海大眾將致力于售后服務及用戶滿意工程的精心打造上,并將它作為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們堅信,上海大眾產品的過硬質量和高性價比必將得到廣大愛車一族的認可,成為廣大用戶的首選之一。
當今市場群雄并起,消費者的選擇更加多樣,廠家之間的競爭自然激烈,因此市場份額在減少并不稀奇,這一點我們中德雙方都明顯感覺到了。我們相信,產品的性價比最終會成為用戶衡量產品的重要砝碼。上海大眾不僅在現在和即將推出的新產品中強調性能價格比,在老產品的改造中,更是嚴格遵循這一原則,在這一點上中德雙方始終站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