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輪轂的制造工藝是怎么樣的
汽車輪轂的制造工藝主要有鍛造、鑄造和旋壓工藝技術(shù)。鑄造工藝中,重力鑄造是將液態(tài)金屬注入模具冷卻成型,低壓鑄造在此基礎(chǔ)上施加壓力提升強度,旋壓鑄造則是對鑄造輪轂二次加工。鍛造工藝是先加熱鋁塊壓成毛坯再旋壓成型。旋壓工藝結(jié)合了鑄造與鍛造的部分特點。不同工藝各有優(yōu)劣,汽車制造商需依車型需求等綜合考量選用 。
重力鑄造是最基礎(chǔ)的鑄造方式,操作相對簡單。在制造時,將熔化的液態(tài)金屬直接倒入特定的輪轂模具之中,隨后讓其自然冷卻成型。不過,這種工藝下金屬分子分布不夠緊密,導致輪轂強度稍有不足,常用于一些對性能要求不高的普通車型。
低壓鑄造算是重力鑄造的進階版。同樣是把液態(tài)金屬注入模具,但在這個過程中會施加恒定壓力,使得金屬分子排列更為緊密,密度增大,從而讓輪轂的強度得到顯著提升。相比重力鑄造的輪轂,低壓鑄造的產(chǎn)品內(nèi)部結(jié)構(gòu)更加致密,質(zhì)量更可靠,應用也更為廣泛。
旋壓鑄造是對鑄造輪轂進行二次加工。在輪轂成型后,通過加熱使其處于適宜的塑形狀態(tài),同時進行旋轉(zhuǎn)沖壓。這一過程讓輪轂材質(zhì)分布更加均勻,不僅提升了強度,還能適當減輕重量,常被用于一些對輕量化和強度都有一定要求的車型。
鍛造工藝的復雜程度較高。先把鋁塊加熱到合適溫度,利用強大的鍛壓機將其壓制成毛坯,這一過程賦予了輪轂較高的初始強度。之后再進行旋壓成型,進一步優(yōu)化輪轂的形狀和性能。鍛造輪轂強度高、重量輕、可靠性佳,但成本高昂,后期更換配件也較為麻煩,因此多見于高性能汽車。
總之,不同的汽車輪轂制造工藝都有其獨特之處,它們在強度、重量、成本等方面各有長短。汽車制造商在選擇時,會綜合多方面因素進行考量,以確保生產(chǎn)出的輪轂既能滿足車輛性能需求,又能兼顧成本與市場定位。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lián)網(wǎng))
>>點擊查看今日優(yōu)惠<<
-
1212越野車升級款T01檢閱官亮相 經(jīng)典造型+四種新車色
- 2奇瑞瑞虎8 PLUS乘風版和瑞虎8L長虹版上市 限時10.69萬元起
- 3汽車自己找主人 特斯拉Model Y首次完全自動交付
- 410.58萬元起!零跑B01開啟預售
- 5上汽奧迪A5L Sportback于7月3日開啟預售 意向金999元
- 6現(xiàn)代集團純電車型全球銷量破百萬 海外市場貢獻超七成
- 7特斯拉官宣 北美首座磷酸鐵鋰電池工廠竣工在即
相關(guān)閱讀點擊加載更多 - 2奇瑞瑞虎8 PLUS乘風版和瑞虎8L長虹版上市 限時10.69萬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