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傳感器的工作原理是怎樣的
氧傳感器利用 Nernst 原理工作,通過檢測排氣中氧濃度來監測和控制燃燒空燃比。其核心元件是多孔 ZrO2 陶瓷管,兩側燒結多孔鉑電極。在一定溫度下,因兩側氧濃度不同產生電位差。如濃混合氣時廢氣中氧少,陶瓷管外側氧離子少,產生約 1.0V 電動勢;空燃比為 14.7 時,電動勢為 0.4 - 0.5V;稀混合氣時,氧含量高,電動勢接近零。以此為 ECU 提供信號控制混合氣。
具體來說,在一定的高溫環境下,由于大氣中的氧含量與廢氣中的氧含量存在差異,在高溫以及鉑的催化作用下,氧傳感器的套管兩側因氧離子吸附量的不同,進而產生電動勢。這就如同一個微小的化學能量轉換裝置,巧妙地將氧濃度的差異轉化為電信號 。
當汽車發動機排出的廢氣一側氧濃度較低時,氧傳感器電極間便會產生高電壓,一般處于0.6 - 1V的范圍,這個電壓信號會被傳送到汽車的ECU(電子控制單元)進行放大處理。ECU如同汽車的“大腦”,接收到這個信號后,就能夠精準判斷當前混合氣的濃度情況,然后按照理論上的最佳空燃比來調整混合氣的比例,使得發動機始終保持在較為理想的工作狀態。
需要注意的是,氧傳感器只有在高溫環境下才能正常發揮作用。當端部達到300°C以上時,其特性才能充分體現,進而輸出電壓。而在約800°C時,氧傳感器對于混合氣的變化反應最為迅速和靈敏,能夠及時感知到混合氣濃度的細微變化,并將相應的電信號準確無誤地傳遞給ECU 。
此外,目前汽車上常用的氧傳感器主要有氧化鈦(TiO2)式和氧化鋯(ZrO2)式兩種類型。氧化鋯式氧傳感器還可進一步分為加熱型和非加熱型,氧化鈦式氧傳感器自身帶有加熱器,大多數汽車采用的是帶加熱器的氧傳感器,這樣能夠快速加熱至工作所需溫度,有效擴大空燃比閉環控制的范圍 。
總之,氧傳感器在汽車的整個運行過程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它就像一個精準的“環境監測員”,時刻密切關注著發動機排出廢氣中的氧濃度變化,通過獨特的工作原理將這些信息轉化為電信號傳遞給汽車的“大腦”ECU。ECU則依據這些信號對混合氣進行精細調控,從而確保發動機始終處于最佳的工作狀態,不僅提升了燃油的利用效率,還極大地減少了尾氣排放對環境的影響,是汽車實現高效運行與環保排放的關鍵部件之一 。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
1東風日產N7售11.99萬起 配置拉滿/CLTC純電續航635km
- 2限時權益價28.99萬元起 領克900上市 空間玩法多/配三套動力
- 3煥新一口價13.98萬起 現代庫斯途推出最新優惠政策
- 4售22.98萬 配橫置推桿減振器 硬核小跑車羿馳01上市
- 5長安凱程V919開啟預售 11.99萬元起 業界最智能的商用面包車?
- 6預售8.99萬起 東風納米06開啟預售 小型純電SUV/續航最高471km
- 2限時權益價28.99萬元起 領克900上市 空間玩法多/配三套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