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特別策劃 談談汽車消費中的坑爹陷阱
【太平洋汽車網 315特輯】汽車作為商品的一種,涉及到較大的金額,直接關系著用戶的生命安全,而且消費周期從購車時開始,一直延續到車輛使用壽命完結的時候。因此,在汽車這一范疇內,消費者權益維護這一塊顯得異常重要,卻又很容易出各種各樣的問題,十分值得重視。
去年我國的汽車銷售總量雖略有下降,但有關汽車消費的投訴個案卻大幅增加;這些投訴中有50.03%是與質量問題有關的,27.74%是與服務問題相關的,而剩下的22.23%則是對兩方面都有不滿;這些投訴中,一次投訴可解決問題的僅占21.86%,多次投訴后問題才得到解決的有40.62%,至于剩下的37.52%車主則是多次投訴后問題仍未得到解決的不幸者了。有見及此,藉著今天315之機,我們特意奉上一些有代表性的汽車消費“坑爹”案例,看看大家有沒有碰到過類似的問題,更重要的是看看我們提供的建議能否解決大家的問題。
● 配置誰說了算?經銷商 or 參配表?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編輯部接到了一個來自PCauto用戶的求助電話(可惜的是該用戶沒有留下聯系方式和身份,后來也沒有再告知我們事情的進展了,在這里我們只能祝愿他遇到的問題已得到圓滿解決),說他在4S店提車時,發現其所購買的車型(2011款上海大眾朗逸1.6L手動品悠版)的輪轂并不像官方資料說的那樣為鋁合金材質,成了完完全全的鋼圈兒,想讓我們確認下是我們錯了還是被4S坑了。由此我們想到了上面所提到的問題——到底車輛的配置由誰說了算?是經銷商呢?還是制造商官方提供的參配表呢?
事實上,很多經銷商在配置方面都會動一些“不見得光”的手腳,例如某知名品牌旗下的一款SUV,官方配置表之上是列明了全系帶有外后視鏡加熱功能的。然而,該品牌旗下華南地區(冬季無霜降氣候的地區)的部分4S店卻將這“不顯眼”的功能偷偷地除下了。4S店的如意算盤打得可是啪啪響啊:這一配置對廠家而言可能也就是那幾十一百的成本,但到了經銷商那就跟消費者選裝時的幾百上千想去不遠了,偷偷的摘除后節省的成本絕非小數目,而且就該地區的氣候條件而言,誰能發現?
遇到這種情況,消費者千萬不要覺得無助,其實甚至不需要鬧到什么政府部門,單單是把這一情況通報給廠家便足以讓經銷商頭疼的了(當然人家是一家子,你要人家內部處理好,取證方面就要自己留點神了),畢竟每個生產商都不容許旗下經銷商作出如此有辱門風的事情。
一句話點評:買豬肉短斤缺兩明天換家店,買車短斤缺兩你敢說明天換家店么?
防治辦法:官方參配表看好,手機電池充好,12315電話記好。
● 購車發票貓膩多?
雖然我們暗罵著“萬稅萬稅萬萬稅”,但作為守法公民,還是要把購車稅務這一塊妥善地解決好。購買一臺新車,涉及到兩張面額較大的發票—— 購車發票 & 購置稅完稅證明。
○ 購車發票:(涉及商品流通的17%增值稅額)
購車發票,跟平時你去X東或X蛋買一個U盤會收到的那張發票一樣,屬于一般納稅人適用的增值稅發票(有17%和13%兩檔,本文假設均為17%)。100塊的U盤,包含17塊的稅,汽車也是同理可證。
4S店那些滿口跑火車的銷售們,如何在這里制造貓膩空間呢,如例:一臺官方報價為10萬元的新車,虛擬購車者“他爹”在4S店不給予優惠、不加價的情況下簽署了認購合同。“他爹”在數天后交完全款,而這時4S店銷售給了他爹車鑰匙,告知車子沒牌不能上路,并預約好上牌日期。
看似一切都順理成章,但其實4S店銷售和他爹之間就有問題要出現了——在一個匆匆忙忙趕去車管所排隊上牌的大清早,上牌師傅(4S店御用黃牛)將車輛的各種資料給到他爹,而他爹卻沒有仔細看那張購車發票上的金額,于是上牌完成/各種幸福感暴增/感覺左手一只雞右手一只鴨衣錦還鄉的時候,4S店銷售已經坑了他爹!
如圖,發票上的“價稅合計”便是他爹支付的真金白銀的“凈車價”(繼續假設凈車價=官報價10萬),而4S店銷售在那里填上了8.5萬元。老衲掐指一算,本來4S店要向神圣不可欺騙的國稅局繳納14530元的增值稅,現在只繳納了12350.5元,4S店銷售私吞了2179.5元的稅款,而這里2179.5塊大洋里的每一分錢都是從他爹口袋里面出來的,而在這還沒算上保險整車保額上的損失!
○ 購置稅完稅證明:(涉及車輛這種特殊商品的購置稅額)
購置稅是什么呢?它就是你作為一個買得起汽車這種“中國式奢侈品”的普通公民,需要交納的一項特殊稅。購置稅會在上牌前購買好,稅務局窗口的妹子遞給你一本叫做《車輛購置稅完稅證明》的小本子,這時候你的臉上閃過一絲“納稅光榮”的笑意,并在0.001秒內收斂笑容,選擇沉默。
“購置稅=凈車價÷11.7”中的11.7,由當前政策所決定,暫為此數值。既然是一個定值,那銷售們還有空間搜刮票子么?答案是肯定的。當系數確定是,如何使得購置稅這一項數額增加,這個問題就算數學不好也不難回答,那就是把凈車價提高。
流程就是:4S店銷售告訴他爹,這款車子在國稅那邊統一登記為頂配的價格,所以呢,你的丐中丐版/乞丐版/準乞丐版的車型,將要按照頂配版的凈車價來計算購置稅。完稅之后,他爹并未仔細檢查完稅證明上的阿拉伯數字,因此又一串阿拉伯數字就從他爹的錢包里人間蒸發了。
一句話點評:小子你坑爹呀,信不信老子一巴掌把你拍墻上,摳都摳不下來?!
防治辦法:付車款后立刻要發票,仔細檢查好了,把PCauto編輯給的計算公式記好了,把咱家官博關注了哈。
● “定金”護的是誰的利益?
用拼音輸入法輸入“dingjin”,你會得到“定金”和“訂金”兩個相近的詞語,但它們的區別,卻比劉德華和小沈陽的區別還要大!簡而言之,“定金”是一項有法律保護力的經濟行為,而“訂金”只是你一廂情愿把紅票子奉上給4S店,以爭取一個效力較為玄乎的排隊拿車優先權。
4S店當然是這方面的老油子了。“訂金”當然不用多說,什么時候交車、甚至是否交車都全看他們心情,消費者完全處于被動的境地。至于本節重點吐槽的“定金”呢,同樣也是4S店霸王條款的完美詮釋。
消費者在4S店相中了心頭好之后,銷售就開始盯促你交出“定金”,于是一張名為《新車認購書》的不平等條約擺在了你面前,你還笑嘻嘻地在上面簽上了自己的大名。
陷阱一:你突然不要車子了,定金沒收;4S店突然不給你車子了,原銀奉還,所有解釋權歸4S店所有。
這也就是說,這張認購書白紙黑字要求定金只對消費者有法律約束力,而4S店一旦不想給你車子了,除了當初捧給你的那杯用廉價茶包泡出來的隔夜茶之外,沒任何損失。其實,根據法律規定,4S店不能交車,這要返還兩倍定金予購車者。(4S店的鬼點子當然多,說沒車了,然后要求你減一點點錢,給一臺配置差一大截的版本;或者加一大疊錢,給一臺配置僅多一點點的版本。)
陷阱二:認購書上的每一項產生費用的項目都不寫清,就給你一個購車總額。
這招陰的就是為了斷了你后路,當你追究銷售人員在代表4S店執行銷售這個行為時使詐,銷售就會把這份寫得不明不白的不平等條約扔在你面前,讓你認栽。最終你將以獲得一些形同廢紙的工時券、標價的利潤率上千個百分點的配件等等垃圾作為安慰/補償。
一句話點評:曾經有一些靠譜的銷售站在我面前,不是我不珍惜,而是我發現她們賣的不是賓利就是阿斯頓馬丁。
防治辦法:簽名前看清細則,議價時開啟手機的錄音功能,跟銷售的眼睛對視時別表現出二逼/土鱉的不朽氣質。
● 論到4S保養與被強奸之間的不同
答曰:“后者不必破財。”
上面純屬開個玩笑,然而到過4S店保養的車主都明白此話不無道理。目前汽車的銷售已屬微利狀態,4S的主要收入源自車輛保養,加上店家擁有“大筆一揮讓你妥妥脫保”的權限,于是幾乎任何不“引頸就范”的車主都會有種被“霸王硬上弓”的唏噓,其中最糟口舌的便是自帶機油這一話題。
在此引用兩個發生在編輯部的真實案例(人稱用小A與小B代替):
小A和小B在同一時間段分別購買了屬于不同品牌的兩款緊湊級家用轎車,而在享受完免費的首保后,他們相繼開始了正常的保養計劃,而且都選擇在4S店完成保養,而我們先從小A說起:小A的車輛屬于合資品牌,而經銷商則是國企,小A在第三次保養時決定自帶更高級的全合成機油。4S店的售后不但沒有以各種理由拒絕或以脫保威脅,反而告訴小A因為換用了全合成機油,所以店家的建議保養周期從5000km增加至10000km,以后來的次數就可以少點了。
更需要提到的是,在這次去保養之前小A自己DIY更換了發動機空濾,而在保養后繳款時則被售后告知由于技師看到空濾狀況良好所以取消了更換這一部件的保養項目以及相應收費,這使得小A感動流涕,天底下還真少有這樣的店家了有木有!
我們再回過頭來看小B的境遇:小B買的車也是合資品牌,但經銷商卻是規模較小的民營企業。或許是聽多了小A說用了好機油后車子順滑了油耗也低了等的各種感嘆,小B也想要讓車子用上好油了。然而,當他提出使用自帶機油的要求時,4S店便第一時間以脫保等理由拒絕了。小B這次是鐵了心要換好油了,即便4S店提供的高級全合成機油比市價高出近一倍,小B還是咬咬牙在單子上簽了字。
不過事情到這里還沒完,由于車輛已達到4S店售后服務人員口中制動液、冷卻液、空濾、空調濾等的更換里程(事后經小B查閱車主手冊,4S說的里程足足比廠家建議的少了一半)。而由于小B此前“英勇”地要了4L已經積壓半年沒人要的高級機油,售后本著“難得遇上個好騙的”的僥幸,小B也有了“被宰一刀和宰幾刀沒區別”的大無畏精神,兩人一拍即合,共同締造出了一張金額高達3000元以上的保養賬單,比正常花費翻了兩翻……
一句話點評:仁者破財擋災,勇者一拍兩散。
防治辦法:鍛煉出律師般的辯論能力應對4S售后,或者快修店換機油168元走起。
● 銷售說的話能信幾成?
○ 吹噓動力,賦予你YY的資本
事例:買家掀開斯巴魯森林人的發動機蓋,銷售用一種日耳曼騎兵的堅定眼神看著你,然后說:“這引擎就是保時捷911的那款!”
Tips:錯誤的認知,銷售總會在有意無意中灌輸給你,有些是因為銷售的確不懂車(同理,推銷菜品給你的酒樓部長,九成也不會做這菜),另外的那些就純粹是銷售同志們那種“一年貪兩次、一次貪半年”的貪念在作祟。
○ 加價都如此理直氣壯
事例:買家相中了某熱銷SUV,沒任何優惠,保險報價都打出來了,不平等條約走起。這時,一個高達1.5萬元的禮品項目出現在認購書上,銷售一本正經地告訴你,只要給這一點點錢,一套價值2萬塊大洋的“防爆膜+地毯+首保二保”的超值大禮包就是你的啦!智商和情商均正常的你,這時候正在滿地找磚頭,并且尋思著如何罵人不帶器官名詞。
Tips:防爆膜成本不過千,地毯完全可以網購,首保二保很多車廠都是默認附送的(請翻開你的保養手冊仔細閱讀,并控制個人情緒)。
○ 吹牛也吹出人命來了
搞笑完了我們得說點沉重的了:所有市售車型都會有用于營銷的一項所謂的“核心價值”,這東西看似虛幻無比的概念,實則是銷售們用來哄客戶的法寶。就例如高爾夫這輛車,其獨立后懸和同級中較領先的底盤功架便一直都是消費者所追捧、銷售所吹捧的“核心價值”,多數人眼中/多數銷售口中的它都是“越快越穩”、“彎道霸主”等的代名詞。或許你會認為帶著吹噓色彩的推銷頂多讓人頭腦一熱買錯了車,但事實卻證明了這竟然還能置人于死地!
去年6月,家住重慶市萬州區的鄧先生準備購買一輛私家車,比較中意的車型是進口大眾高爾夫旅行版。6月20日中午,鄧先生與朋友程先生等5人,來到華尊汽車銷售公司,達成購買意向并商談達成試乘試駕協議后,華尊汽車銷售公司安排工作人員開出試駕車與鄧先生、程先生等4人出發。
在演示了車型的特色功能后,工作人員將車交給駕齡較長的程先生試駕。然而,在當天下午1時15分許,因程先生駕車時超速行駛,導致車輛在彎道中失控并沖出路面、輪胎撞上路肩后爆胎,最終造成側翻。鄧先生在事故中重傷并搶救無效死亡,而車上其余乘客則不同程度受傷。
據了解,當時程先生試圖以約100km/h的時速殺入一個急彎,還是窄路,為何一個有十年駕齡的人會做出如此瘋狂的行為(說瘋狂那是因為連F1也未必能有完成這動作所需的性能)?原來是銷售在推銷/試乘試駕過程中一如上文所講地繼續在夸大著這輛進口大眾高爾夫旅行版的性能(估計當中還摻和著對程先生駕駛技巧的奉承),于是一個十年的老司機卻也還是判斷錯誤,讓本來應該開心的事以悲劇收場了。
一句話點評:請用粵語跟我念——信你一成,雙目失明!
防治辦法:別從銷售處了解車子本身了,選車還是看太平洋汽車網吧!跟銷售砍砍價聊聊天氣就好。
● 編輯結語:
消費者權益保護這破事每年都在提,各種坑爹個案的總量增長勢頭卻無法遏止。如果渴望有關部門盡快治理這種充斥著銅臭味的明坑暗掠擦邊球行為,那......對不起,鑒于現在還沒搞清“有關部門”是一個什么機構,所以還是建議大家以上面的典例為鑒,多思考、少信任(這三個字說得很悲觀,但編者可是用大大的¥教訓來告誡你的),先理清思路再簽單子。血汗錢來之不易,如果用錢買來一灘郁悶與糾結,談何快樂的用車生活。PCauto與您分享這點點滴滴的用車經驗,如果您需要一個堅實的、敢說真話的咨詢后盾,我們便是。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
1帶著信心而來 試駕一汽-大眾捷達 VS5
- 2豐田新一代卡羅拉或將于8月8日正式上市
- 3美系豪強對決 林肯大陸較量凱迪拉克CT6
- 4空間與續航兼顧 長安歐尚A600EV實拍解析
- 5怕不怕?新款一汽-大眾邁騰尾標下帶字母了
- 6亞洲龍2.0L車型申報圖 起售價或低于20萬
- 7新款本田繽智正式上市 售12.78-17.68萬元
- 2豐田新一代卡羅拉或將于8月8日正式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