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廣汽埃安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肖勇
【太平洋汽車網】2021年廣州車展,太平洋汽車有幸邀請到廣汽埃安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肖勇參與專訪,下面為本次專訪內容。
PCauto:廣汽埃安這兩年的發展速度特別快,你覺得達到你的預期了嗎?這個發展在你看來最重要的成功的點是什么?還有哪些沒有到位的?
肖勇: 大家都知道,新能源市場前三年經歷了萌芽,2018、2019、2020這三年是新能源市場的萌芽,既然是萌芽,可能只是一部分的嘗鮮人群。另外是行業客戶,確實我們也要重視,行業客戶在前三年里占了很大的比重。從2021年開始,我們認為才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新起點,因為很多在新能源汽車特別是智能純電動汽車方面的痛點得到了解決,甜點得到了極大釋放,所以客戶群在進一步擴大。從2020年下半年開始,這個趨勢就非常明顯了,到2021年時我們非常欣喜地看到to C端的私人客戶呈現了爆發式增長,行業大勢我個人認為以前是政策驅動,現在政策的作用還在發揮,但是已經變成了政策+市場需求的雙擎驅動。除了政策在繼續引導外,客戶對新能源車的接受度也越來越高,新能源汽車特別是智能純電動汽車的魅力開始顯現,客戶群體在擴大,從這點來說2021年算是一個新的起點。
廣汽埃安在2017年開始成立的時候是叫廣汽新能源公司,進行獨立運營,但是廣汽埃安真正作為廣汽的一個子品牌獨立是在去年的廣州車展,廣汽集團發布了自主品牌“雙子星”計劃。我相信集團在去年11月份把廣汽埃安作為一個獨立品牌來發展,肯定是看到了這個品牌的潛力和對于未來智能純電動汽車市場的看好。
回首這幾年來看,廣汽埃安在幾個關鍵節點上還是抓住了機會。
第一,廣汽埃安的起步可能跟市面上當時很多車企流行的方法不一樣,因為對未來充滿不確定性,很多同行當時在市場上投放的產品都是油改電的產品,廣汽埃安從2017年成立到2019年全新的智能生態工廠建成投產開始,廣汽集團站在了比較高的起點上,產品最開始的規劃到最后的投放都是純電平臺,跟油車沒有一點關系,當時在整個市場上除了特斯拉就是廣汽埃安有純電專屬平臺產品投放,所以這一點我們走在了前面。
第二,發揮了我們比較大的優勢,即埃安智能生態純電專屬工廠,該工廠在2017年動工,2019年4月投產,第一款產品AION S上線,用了18個月時間就建成了世界級的純電智能生態工廠,有很大的魄力和決心。
第三,產品定位,廣汽埃安自成立之日起定位就是走中高端路線,從第一款產品AION S到后面的AION V到AION LX以及今年4月上市的AION Y,這四款產品在細分市場上基本都能成為冠軍或前三名,是絕對的頭部。到今天廣汽埃安回首看,可以自豪地說我們在一些關鍵決策及關鍵節點上都踩準了節拍,包括我們的產品定位,走中高端路線,在EV(電動車)和ICV(智能網聯車)方面強調的是創新、先人一步的科技享受,品牌基因決定了我們在EV和ICV方面不斷進行領先突破,比如說我們的EV,我們是純電專屬平臺車型,我們也是第一個推出高性能“三合一”集成電驅的;在電池方面,我們也是業內第一個研發出三元鋰電池針刺不起火的彈匣電池系統安全技術,還有最近大家很關注的是AION LX Plus,充電一次可續航1000公里的海綿硅負極片電池技術,率先做到讓大家用電池不焦慮;還有今年9月AION V Plus上市時,超倍速電池技術的應用,結合480千瓦的A480超充樁可以實現充電5分鐘續航100多公里,等等這些技術,使我們在EV方面有很多領先的黑科技。
PCauto:電池電芯這塊是自研自建嗎,還是跟別人合作?
肖勇:目前我們是分成兩條路線,一個是跟業界頂級合作伙伴像寧德時代、中航鋰電、孚能都有合作,主要是他們提供電芯我們生產Pack,電池很重要的一塊是電池管理系統,這是廣汽自研的,已經有了差不多十年這方面的經驗積累。另外一方面是我們比較領先的黑科技,比如海綿硅負極片電池,這是廣汽自研的,可以達到充電一次續航1000公里,關注廣汽集團股票的網民們可以看一看,前段時間廣汽集團發布了一個公告,接下來我們會投資3.6個億建電池試制線,實際上就是可以進行小規模小批量的電池的生產。
PCauto:明年這方面的產能規劃有多少?
肖勇:電芯的產能大概有0.4GW.h。
PCauto:這應該是個長效戰略吧?
肖勇:未來5-10年電池這塊我們肯定還是堅持走自研和外部合作兩條路并行的模式,但是最核心最領先的技術我們還是希望自己能夠掌握。另外在智能駕駛方面,我們的AION LX在投產時也是國內第一個量產車型搭載L3級自動輔助駕駛系統的車型。
PCauto:現在還叫L3嗎?
肖勇:當時叫L3,后來國家法規進一步明確后,我們應該是叫L2+,跟高精地圖的配合下可以實現一定場景下的的自動輔助駕駛。另外跟騰訊、華為、科大訊飛等合作伙伴在智能座艙方面進行了很多先進創新,在EV+ICV的領先策略方面還是實現了我們的目標。在銷量方面,我們在2018年是2萬臺,2019年4萬臺,2020年6萬多臺,今年供應方面不再出大的黑天鵝事件的話今年大概能夠完成12萬臺左右,明年初步規劃產銷20萬臺左右,在今年基礎上再翻一番。其實我們目前主要是受到產能限制,因為我們的工廠建設規模是按照20萬的廠房建設的,但是設備一期只導入了10萬臺,因為廣汽一直是小投入、快產出、滾動發展。今年8月份啟動了第二期20萬能擴的項目,預計在明年初正式形成20萬的標準產能,明年20萬的規劃可能到2023年產能又不夠了,所以我們現在已經在考慮第二工廠的建設問題了。
PCauto:第二工廠還是在廣州嗎?
肖勇:現在初步是在廣州,利用集團其他兄弟單位的閑置產能會更快,投入也少,把一些閑置產能利用起來。我們也不回避,廣汽埃安發展過程中既要看到成就也要看到問題,對于新能源車行業的快速發展來說,我們還是相對來說偏保守了,比如說我們現在每個月的訂單大概超過2萬臺,剛剛過去的10月份在APP上的訂單已經達到2.3萬臺,但是實際交付只有1.3萬臺,所以說產能和訂單間存在很大的缺口不匹配問題。因為產能需要提前規劃,我們在去年決定今年的產能規模時是偏保守的,沒有預料到市場會井噴,我們預計到會增長,但是沒想到增長幅度這么大。所以回過頭來我們在重新檢討,因為未來這個行業3年、5年、10年的發展我們都要提前做好準備,2018年到現在這三年的發展雖然我們可圈可點,但是對于行業的判斷我們還是沒有很準確的預測。接下來5-10年,我認為新能源行業會迎來爆發式增長,所以要做好第二、第三工廠的產能儲備。
PCauto:你會把行業里面哪一個對象作為自己的對手?如果只挑一個的話。
肖勇:實事求是地說我們內部、對外一直是把特斯拉作為對標對象,不諱言地說,內部開會和對媒體老師溝通時都在說廣汽埃安想做汽車界的華為,我們把特斯拉作為我們的追趕目標。第一,我們認為特斯拉是個值得尊敬的對手,開創了行業很多的第一,甚至可以說其為是純電動汽車近代鼻祖;第二馬斯克雖然是有爭議性的人物,但是他確實給大家帶來了很多新的觀點和突破性想法,這一點是不能否認的,不能抹殺了他對于行業的貢獻,我們認為他對于智能純電動車的貢獻就有點像智能手機普及之前蘋果的貢獻,這點可以肯定。要承認對手/標桿的強大,正視我們的差距,這樣我們才容易趕上。
PCauto:在你們的產品序列里你認為最強的是哪個?
肖勇:我認為目前是AION V Plus,第一安全方面不用說了,全系標配彈匣電池,第二是超倍速電池技術的運用,目前的充電效率已經超越了特斯拉,因為之前一提起超充都想到是特斯拉最領先,目前我們運用的超倍速電池技術已經可以比特斯拉略快,前不久全民公測做到了充電5分鐘續航112公里。另外AION V Plus搭載的智能駕駛和智能座艙都是最先進的L2+和超視距召喚泊車技術,所以目前對于該款車型比較滿意。當然AION V Plus的價格和Model Y價格差異大,Model Y是29萬起步,AION V Plus在17-24萬之間。但是我們一直把AION V Plus跟Model Y對標,雖然定位之間有差異,但是我們的產品不管是尺寸還是智能化程度其實都是跟Model Y對標的。雖然我們現在已經是這個細分市場的冠軍了,但是和Model Y在銷量對比還有很大的差距。華為手機最開始也沒有說跟蘋果全球競爭,但是到了今天,華為在被美國芯片卡脖子之前其實已經實現了和蘋果的全球競爭,曾經也是做過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第一,華為在高端產品的發力方面,像Mate系列方面賣的也不比蘋果便宜,它的價值和品牌溢價都充分體現出來了。
所以再給廣汽埃安8-10年的時間,實事求是地說我們的目標就是跟特斯拉全球競爭,可能會有網友朋友或同行說你們是不是在做夢在吹牛,但是我覺得所有偉大的成就最初都是從夢想開始的,如果連夢想都沒有的話,可能很多時候我們的方向、努力程度都會不一樣。
PCauto:肖總你講了豪言壯語,在之前很多場合沒有聽到過,您說8-10年成為和特斯拉一樣的全球霸主。
肖勇:不一定是全球霸主,至少是可以和特斯拉全球競爭一下,還是要有這樣的夢想,我個人認為廣汽埃安有這樣的基因和有這樣的發展前景,當然最終肯定還是要靠我們自己的努力和外圍環境,和合作伙伴一起努力。我剛才多次提到華為,我認為在未來的智能駕駛和智能座艙方面,華為會承擔很大的使命,我們現在已經在跟華為合作了。
PCauto:未來可能在這個方面,跟電池一樣也是兩條線?
肖勇:是的,在未來的智能駕駛、智能座艙等整個ICV方面,廣汽埃安也是兩條路并行,一方面是自己全棧自研的核心技術,另外一方面我們跟華為、百度等合作伙伴有很深度的合作。
PCauto:這個產品什么時候面市?
肖勇:2023年下半年,我們現在跟華為各派出了200名工程師,加在一起共400多名工程師一起在做內部代號AH8的車型,組成了一個獨立的團隊在我們這邊開展工作,目標是在2023年下半年能夠推出第一款車型。合作模式是我們的純電專屬平臺在2023年會升級到GEP3.0,利用華為的技術在GEP3.0平臺上疊加,大家一起推出一款全新的產品。
PCauto:我聽起來合作是很深度,剛才談到了電池和智能駕駛都有明確線路,除了核心部件外,其他關鍵部件如芯片會涉足嗎?
肖勇:芯片到目前為止我們都認為它投入太大、門檻很高,廣汽集團在芯片方面暫時還沒有這方面的儲備,我們現在第一個主要是投資,投資了一些芯片相關獨角獸公司,如入股地平線;另外在芯片方面跟華為也有相關溝通,等方便時再具體講,華為在芯片方面也有相關布局,華為一直想做軟硬件解決商。
PCauto:剛才談了很多關于品牌、產品相關,我們這檔節目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標簽是關于人,肖總你也是科班技術出身。
肖勇:我是工科出身。
PCauto:您很驍勇善戰,從工科到營銷領域專家的轉變,你自己有什么體會?
肖勇:有時候一方面我覺得自己很幸運,另一方面回過頭來看自己的職業生涯又很曲折,前半生覺得自己在干專業的事,后半生突然一下進入了一個自己不擅長的領域,但是我自認是個善于學習、不斷奔跑的人,停不下來。正如你所提到的,我自己是正宗工科出身,我畢業之后一直在廣汽集團工作,到現在已有25年,只不過之前是在廣汽集團下屬的合資公司,最早從事供應鏈管理工作。2007年時廣汽集團開始籌建自主品牌,當時是燃油車品牌廣汽傳祺,要從各個公司抽調骨干,當時我主動請纓,因為在合資公司干久了總是想造中國人自己的汽車。當時比較年輕一腔熱血,所以義無反顧投身到自主平臺,當時來的時候干的是本行還是負責供應鏈的籌備和組建,打造有競爭力的供應鏈體系。2010年廣汽傳祺產品上市銷售后,領導把我從采購領域調到了銷售領域,對我來說是開啟了全新的職業生涯。其實當時是誠惶誠恐的,從采購到銷售一個買一個賣跨度還是挺大的,對于我自己來說還是要學習,不停奔跑。廣汽傳祺也是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過程,到2017年時廣汽傳祺已經成為了自主品牌的前三甲,算是表現不錯的品牌。到2017年底,集團高瞻遠矚開始發展新能源車,所以當時又從廣汽傳祺調任廣汽埃安,同樣是負責營銷領域的工作。所以我回過頭來看還是挺有成就感的,經歷了兩個品牌廣汽傳祺、廣汽埃安的從無到有,目前來看好像都發展得還不錯。
PCauto:您在廣汽傳祺的時候就是跟古惠南古總搭檔?
肖勇:當時主要是跟吳松總經理,當時古總主要是管發動機和整車生產技術的。但是跟古總搭檔時間也很長,2007年廣汽傳祺籌建時,古總已經是分管發動機的副總經理,當時我是負責供應鏈的一名科長,因為采購和技術之間肯定是天然緊密的同盟聯合,所以當時也是跟古總溝通和匯報工作的。
PCauto:那個時候已經在產生一些默契了。
肖勇:當時古總已經是分管技術方面的副總經理了,采購雖然不歸古總管,但是跟他也有很多交集。
PCauto:以2021-2030年十年為軸來看,此時此刻用幾個數字來描述現在汽車產業的狀態,你會用什么數字描述,十年之后你覺得這個數字會變成什么樣?
肖勇:從2020年開始還是萌芽期末期,2021年可能是新能源汽車正式崛起的拐點/元年,汽車行業的人需要跳出這個行業看其他行業可借鑒的東西,因為歷史已經演示過的東西我們自己要吸取經驗,不如拿其他行業借鑒一下會更好。2009年12月,智能手機萌芽期結束時,智能手機在手機行業的銷售占比是10%,2012年12月,智能手機占比超過70%,在這三年的時間里我們熟知的巨頭諾基亞、摩托羅拉倒下了,三星成功轉型了,蘋果崛起了,華為那個時候還沒有成為世界的三巨頭之一,賽程剛到中間。如果還是傳統手機時代的話,華為也很有出頭之日,是因為抓住了智能手機轉型華為才在手機行業里變得強大。我認為未來十年中國汽車行業也同樣面臨這樣的機遇。
過多的話不講了,實事求是地說,在過去10月里,中國市場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已經達到20%,序幕已經拉開。
PCauto:你會把20%作為現在的關鍵數字?
肖勇:是的,到2030年,世界汽車巨頭都提出了新能源車自己的占比,有激進的有保守的,每個人都在思考這個問題,但是真正到2030年我認為有兩個事情要提醒大家,第一個是完全的自動駕駛即無人駕駛可能會在出行行業里率先使用,我相信大家都明白我說的是什么,就是Robotaxi,目前全球汽車銷量是5000萬臺的規模,到2030年時很有可能只有3000萬臺,就是因為Robotaxi的崛起。
第二個是新能源車銷量占比將得到極大提升,預測從20%會達到70%甚至到80%,當然我可能比較激進。
第三個是品牌會極大地集中,目前全球可能有一百多個品牌,未來可能真的會像手機行業一樣,主流品牌可能兩只手數得過來。
PCauto:謝謝肖總,我們今天聊到了很多關鍵信息,我們會記錄下來,從現在開始到未來十年,可能未來我還會再訪您,五年、十年后再回看你說的這些數字會發生什么樣的變化,希望未來五到十年,在汽車產業里經歷了巨大變化的汽車人都有更好的職業,有更好的發揮,打開汽車產業宏圖的過程中找到自己最佳的位置。
謝謝您,肖總,我們今天的節目到這里。
肖勇:謝謝大家。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
1長安UNI-V正式亮相 或于明年第一季度上市
- 2好開舒適更智能 林肯飛行家對比寶馬X5
- 3華晨寶馬3系榮膺太平洋汽車2021年度智能汽車
- 4長安CS75 PLUS榮膺太平洋汽車2021年度智能汽車
- 5比亞迪漢EV榮膺太平洋汽車2021年度智能汽車
- 6特斯拉Model 3榮膺太平洋汽車2021年度智能汽車
- 2好開舒適更智能 林肯飛行家對比寶馬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