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比小降同比增12% 6月乘用車市令人欣喜
6月份是汽車市場遇到麻煩最多的一個月,中國江河的七大流域中有四大流域出現洪水,一些生產企業由于車間進水而停產,停產時間最長的達一周。另外,水災也影響了車輛的發運。
乘用車6月份產量
6月20日,汽油和柴油每噸出廠價上漲1000元,零售價平均漲幅16-18%。加之汶川地震的陰影還沒有完全過去,所以,6月份的乘用車市場的國內銷量比預期的又低了一些。這么多的嚴重的負面影響因素,并沒有使6月份的汽車市場出現同比負增長,雖然環比連續三個月下降,但是從全國總體來看,市場下降的幅度比預期的小,說明我國的汽車市場仍然很火,短期影響過去后,市場規模將會顯露出其真實面貌。
乘用車6月份銷量
汽車生產企業總體經營效益良好,中國的汽車市場走勢仍與國際市場背道而馳
今年1-5月份,全國規模性以上企業利潤超過一萬億,同比增長21%。今年汽車工業1-2月份整車企業利潤增長相對較低,而零部件企業利潤增長較高。但是,由于零部件企業庫存原材料消耗光后,購買漲價后的原材料時,效益有所下降。
1-5月份整車企業利潤增長是35%,零部件企業利潤增長是37%,大大高于全國各行業的平均利潤增長率,而且PPI上漲的大部分能量已經被零部件企業消化,可見,開放力度最大的汽車工業,抵御通貨膨脹的能力很強,以致5月份發改委統計的汽車實際成交價還略有下降。這主要是由于競爭充分,中高檔轎車降價促銷所造成的。
效益好的另外一個原因是,在商品零售總額中,汽車的銷售額同比增長32%,而乘用車銷售量的增長僅有不到20%,說明中國的汽車市場走勢仍與國際市場背道而馳。發達國家的汽車市場是銷量減少,銷售額更大幅度的減少。在看到這種狀態時,我們就會充分理解為什么所有的汽車寡頭把對中國市場的發展看成他們戰略中的重中之重。
7月份是乘用車市場月正常波動的谷底
7月份是乘用車市場月正常波動的谷底,因此,對7月份的期望值不要太高。但是,7月份有23個工作日,是今年工作日最多的一個月,比去年的7月份多了一個工作日,這就可以使生產與銷售增長4%以上。加上汶川地震、水災和汽油漲價的陰影將逐步淡化,市場規模也有擴大的趨勢。
特別是石油漲價,絕大多數人不會放棄買車,而是重新考慮買原來看中的車、還是買排量更小的車,這個時間不會很長,因此,6月份減少的銷量有可能在7月份被補回來。另外,對于今年國民經濟實際增長速度,國家從不作準確預測,都是國外的研究機構、銀行等作出預測我們轉載,但是他們的預測都低了。一季度國民經濟增長10.6%,二季度也會超過10%,這樣人們的收入就會繼續較快的增加,今年人均收入平均漲幅不會只是4-5%。過去很多次性突發事件對車市的影響都不是很大,估計7月份國內市場銷售會高于6月份,比去年同期增長1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