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馳在
北京生產的項目終于塵埃落定,5月3日,
北汽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和戴姆勒-
克萊斯勒股份公司簽署了在中國生產
奔馳C級和E級轎車項目可行性研究基礎協議書。國家發改委也批準了項目立項。目前,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一片3200畝的廠區已經悄悄圈定,
奔馳項目將隨著
北京吉普一同遷入新廠區。
戴克集團表示,奔馳轎車項目初期的主要產品為奔馳C、E級系列轎車及與之配套的
發動機,建設綱領初步定為年產2萬輛整車及其配套用發動機,計劃2005年正式投產。
-借道北京吉普造奔馳 早在去年9月,戴克就與北汽控股簽訂價值10億歐元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提出要擴大合資,開始在華生產奔馳轎車,重組并搬遷北京
吉普,擴大
商用車生產規模。
這個合作是目前國內合資企業中,合作的車型范圍最廣的。它將依托兩個工廠:北京吉普和
北汽福田。其中,北京吉普生產奔馳轎車、越野車等
乘用車,而北汽
福田則生產奔馳重卡等
商用車。
據透露,奔馳最早是想與
一汽合作的,但是,在斷斷續續的幾年談判之后,由于在品牌、合資規模等方面分歧較大,最后,只能分道揚鑣。
但是,這時的中國汽車已經成為全球汽車市場中利益最豐、潛力最大的一塊市場,而不滿于屈居全球“老五”的戴克急于想在中國擴大份額。這時,他們把眼睛重新瞄上了老伙伴———北汽集團。
2002年12月,在與
一汽分手后,奔馳才開始正式與北汽談生產重卡和轎車項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說,“僅用了9個月,就達成了一致,這個效率是很高的。”
在北汽與戴克談判期間,
廣汽也向奔馳搖動了橄欖枝。“奔馳從沒有與
廣汽正式談。只是廣汽的高層去奔馳進行過考察,并提出了非常優厚的條件,希望能與奔馳合資,但奔馳沒有答應。”知情人士透露說。
至于奔馳為何會選擇北京,這位人士表示,主要考慮到戴克與北汽有良好的合作基礎,雙方共同成立了北京吉普公司。另外,北京具有人才優勢,知名高校大多聚集于此。同時,在地理位置上,北京離天津港口較近,坐飛機也能直達法蘭克福。
據悉,之所以要依托北京吉普生產奔馳轎車,主要是為了便于項目通過審批。由于國家規定,每個外資汽車企業在國內只能有兩個合作伙伴,戴克選擇北汽,利用與北汽現有的合資項目———北京吉普生產奔馳,就繞開了許多政策限制,相當于北京吉普內部又生產一款新車,這樣,奔馳項目才順理成章地獲得了審批。
按照計劃,奔馳轎車將在北京吉普生產,目前,北京吉普已在經濟技術開發區選好了一塊3200畝的土地,新廠區將在2005年建成,屆時奔馳轎車將與吉普車型一同在這個新廠區里生產,并共用同一涂裝車間。
-重組北京吉普 在去年9月框架協議簽訂之后,一系列棘手的問題就擺在了合作雙方面前。北京吉普汽車有限公司執行副總經理童志遠就坦言,現在的北京吉普是國內最“復雜”的合資汽車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