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結之戰:性能對決 奧迪e-tron異軍突起!
麋鹿測試最早是在北歐誕生的,其目的是測試車輛的避險能力,考驗的是車輛的懸架以及動態的調校能力。麋鹿測試看似簡單,只是做兩次經濟變道罷了,但實際上要安全、快速地通過,背后是需要優秀的車輛動態性能支撐的。此前也有不少知名大廠在這個項目上“翻車”,所以麋鹿測試是對車輛性能的一項有效測試。
繞樁體驗項目,我們并不會去追求極限速度,而是選擇60km/h等速通過,這樣可以更客觀地去對比四臺車的感受。在繞樁過程中,我們還會考察車輛的車身姿態、轉向手感以及懸架表現,并且對四款車型進行打分。
車內噪聲測試,考驗的是車輛的隔音能力。除了測試傳統的怠速(對于電動車來說就是通電狀態)、60km/h巡航、90km/h巡航和120km/h巡航四種狀態下車內噪聲值外。我們還增加了一項測試,就是記錄車外的噪聲與關門熄火的車內噪聲值,然后得出二者之差,看看靜態下車輛的隔音表現如何,這一項在表格中代稱為“環境噪音與怠速狀態的差值”。
我們會采用分貝儀對五項工況進行噪音測試,環境噪音與怠速狀態的差值越大,證明車輛的靜態隔音能力越強,而其余的測試數值越低,則證明車輛動態下的隔音能力越強。
四款車型由于都是豪華的純電產品,所以在隔音方面的表現還是很不錯的,其中蔚來ES8、奧迪e-tron、奔馳EQC都取得了滿分10分,證明他們的隔音能力是相當強的。而特斯拉Model X則要弱一些,只得到了7分。Model X隔音的短板更多是在于動態的情況下,此時車內的隔音表現與其他車型差距會拉大。
在ICT300測試中的第一項自動輔助駕駛環節中,特斯拉Model X以128分的高分一騎絕塵,比第二名奔馳EQC高出了足足31分。而在第一期的ICT300測試中,特斯拉Model 3(詢底價|查參配)在自動輔助駕駛環節中同樣是遙遙領先于第二名的。從這兩個實際情況中我們不難發現,特斯拉的Autopilot功能確實是強悍,無論是在體驗還是功能上,都少有對手可以與之匹敵。
除了領先第一的特斯拉Model X外,其余三款車型的自動駕駛得分差距也并不小,這也說明了個品牌之間在自動輔助駕駛的功能目標和調校都是有明顯差異的。
而在智能座艙部分,得分最高的是蔚來ES8,ES8得分高主要是因為其操控邏輯更符合國人的習慣,并且在語音識別能力方面明顯要比其他三者要好。智能座艙得分最低的是奧迪e-tron,其得分低的原因主要是在語音以及智能化進階需求(例如OTA、遠程操控等附加功能)方面表現不夠出色,最終影響了整體得分。
在最后的性能測試部分,得分最高的是奧迪e-tron。奧迪e-tron的整體性能表現都是比較均衡的,并沒有出現比較明顯的短板。而緊咬奧迪e-tron成績的是蔚來ES8,二者只相差1分,這個差距跟蔚來ES8車身尺寸、重心與奧迪e-tron有不小差異是有直接關系的。得分墊底的是特斯拉Model X,Model X其實推出已經有接近5年的時間,也準備進行更新換代,所以在性能表現上自然是不能與近年發布的新車型相匹敵。
最終的總分,特斯拉Model X獲得了第一,接下來是奔馳EQC、蔚來ES8、奧迪e-tron。從排名上來看,傳統豪華車與智能新勢力還是互有高低,并非是一面倒占優的。接下來,我們還會持續去測試更多的智能汽車,讓ICT300榜單豐富起來。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 ICT300評測團隊)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