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ORD的這副2.4 i-VTEC,很容易讓人聯想到TYPE R的那個i-VTEC,實際上,在我們多次測試的ACCORD上,亦常強調過ACCORD之上的i-VTEC運動個性并不濃烈,因為廠方對于這一代的ACCORD,是要建立新的行政房車形象,所以輸出數字來得并不重要,日常適用性才是大前提。相比CAMRY的那副2.4,ACCORD甚至要小輸一點,為160匹。實際使用,ACCORD的扭力分布較為平均,最大扭力峰值的出現的轉速要比CAMRY高一些,亦即是說,它的引擎韌力更高,至五千多轉,運轉依然暢順,扭力也不會衰減,這當然是VTEC的關系,越到高轉,越來勁。從這點上,盡管將i-VTEC調得平庸,但底子里的運動因子,還是沒法完全淹滅在行政的外表之中。
操控篇
新CAMRY的動態表現明顯較前款不同,以往的CAMRY,實在是太過注重行車的舒適度了,所以懸掛設定過軟,令駕駛感疏離,而今代最大的改變就是在這一方面,以往那種似有似無的操控感在今代變得實在起來,轉向動作快很多,車身的靈敏度也高了,尤其是懸掛表現出的韌性,給人一種很結實的歐洲車感覺。今代CAMRY的車架剛性大增,轉向變得敏捷,路感很清晰地傳遞到駕駛者身上,其采用了大多歐洲車車架的設計造工方法,一改以前疏離的操控,穩穩的馬步,加上動感的行車表現,我們驚喜地發現,新CAMRY已經由一部專為乘客而設計的汽車,轉為也為駕駛者著想的汽車了。
ACCORD在以前我們的評價中,是帶有德國車的影子,它的懸掛調校不是舒適性房車的設定,懸掛行程短,回彈快,彎路里支撐車體的功夫不錯,以本田的造車哲學,在行政房車中,ACCORD的駕駛感是最強的一環,車架的扎實度在與新CAMRY比起來依舊不輸,它原本是日本行政房車中行駛表現上與德國車很相似的一部,到現在看來依舊未變。雖然我們講ACCORD駕駛感強,新CAMRY動態表現大幅精進,但亦只是相對在中型房車的范疇里來比較,雖然都有不錯的駕駛質感,但作為房車,動態表現實非所長。只不過在風格上,吸取了歐洲車的元素,令它們跟歐洲車很相似。
乘坐篇
前文提到,新CAMRY由以往只為乘坐者著想的汽車轉變為既為乘坐者也為駕駛者著想了,如此一來不免要調硬一些懸掛犧牲一部分舒適性,實際乘坐時,亦因為懸掛表現出的韌性,直接利落的回彈動作,讓人誤以為是過硬,實際上,迅速的彈跳只是削弱了后排乘客的舒適性,而穩定的馬步和感覺高級的懸掛動作,依舊讓人感覺舒適,各自試坐了兩部車的后座,最終還是感覺新CAMRY要更舒適一些。
盡管新CAMRY尋回駕駛感而犧牲了一些內容,但以往保持的頂級乘坐感有增無減,寬敞的車廂,環境、空間、視野及車廂用料、觸感都是一貫的豐田高品質,比上一代有增無減,是如同Lexus般的高級乘坐感。缺點是隔音及吸震方面,連同駕駛者所需的路訊一同傳入車廂,座椅設計也較為平坦,左右急變線時提供的包裹力不充足。
ACCORD的車廂質素,是不及新CAMRY的,這一點是實在的差距,豪華感、舒適環境的營造,本田與豐田相比是有一段小小的差距,車廂的用料上,ACCORD的塑料感就比不上CAMRY的皮質感。行車時,路噪比CAMRY稍多一點,但整體的寧靜度亦不差。懸掛設定上,起伏震蕩比CAMRY頻密一點,但韌度較強,乘坐感依然能夠媲美CAMRY,座椅包覆力充足,快速過S彎時,乘客感受到的搖曳感不強烈。總括來說,新CAMRY犧牲了一定的舒適,但依舊是舒適的設定,ACCORD則表現平均,整體舒適度并不差。
總結
我們樂于見到新CAMRY的轉變,犧牲舒適而造就了新的個性,由壓倒性的舒適變得富于駕駛感和個性,當中的年輕化趨勢,是豐田在中型房車當中自成一派,將歐洲的元素吸取,再加上無可匹敵的豐田品質,新CAMRY變得更加可愛與感性。ACCORD盡管受制于本田廠方的堅持,但依舊在平衡性上做得不錯,類似德國車的車架與穩定性,駕駛感是最強一環。在日本行政房車三國演義中雖然目前處于不利地位,但不要忘了,轉款日期的臨近,一部全新的ACCORD出現,一部吸取了對手優點又有自己特質的新ACCORD的出現,是更令人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