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廣東省目前規模最大數量最多的一座立體停車場將落戶廣州環市東路。該立體停車場計劃投資3000萬元,采用雙層升降橫移式裝置,設計標準車位1044個,目前工程進展良好,已實現“三通一平”,工程計劃將在年內完工。
省錢省地又環保
該大型立體停車場位于環市東路331號,屬正在建設中的廣東電視中心二期工程配套工程之一。記者昨天在施工現場發現,從地平面到工地底部的距離已建設超過了30米。
據介紹,立體停車場最大的優勢就在于其能夠充分利用城市空間,被稱為城市空間的“節能者”。根據資料統計,傳統停車場停50輛車需要1650平方米,而采用露天電梯塔式立體停車只需50平方米,也就是說,可以達到每1平方米即停放一輛小車。從工程造價方面來比較,同樣以50個車位計算,傳統建設需約750萬元,立體停車建設造價僅400萬元。專家表示,立體停車場同傳統停車場相比,車輛一進車庫就熄火,由機械設備自動存放,減少了車輛在車庫內的迂行和尾氣排放,十分環保節能。
兩分鐘自動存車
立體停車場主要是使用了一套機械式自動升降的停車設備,分若干排,最高可以建造25層。司機把車輛停放在鋼板上,機器自動將車輛升至適當的層面,再將車輛和鋼板移到層面處。存一輛車的時間一般不會超過兩分鐘。取車時,車主只要將卡交給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在設備上按車的卡位,再按啟動。車就自動降到地面。
另外,該設備啟動操作時,在停車場出入口處會有紅外警告線,如果有車或有人闖入,就會發出蜂鳴的警告聲,設備也會自動停止操作。該了解,這種停車場一般人是無法將車弄到地面來的,因此防盜性很強。而且在立體停車場,存車也可以實現用羊城通刷卡交費。
立體停車場前景廣闊
據廣州市公布的信息:今年7月份廣州新車上牌數達到6629輛,其中八成是私家車,平均每天220輛,與6月份相比,每天新車入戶數量增加17%。即便如此,受“停車難”問題的影響,2003年以來廣州市的汽車保有量的增長已慢于北京、上海,甚至也慢于廣東本地的東莞、順德。“停車難”已經成為制約廣州汽車消費及汽車產業發展的一道瓶頸。
據分析,目前國內國際多數城市均已寸土寸金,交通壓力正逐步從動態向靜態轉化,“停車難”已成為城市發展的一個公共性難題。據測算,到2010年中國轎車保有量將達到2000萬輛。停車位估計需增加480萬個,平均每年需求96萬個。而目前,全國已建成的立體停車位才3萬多個。因此,立體停車將有廣闊的市場前景。(中國廣州網訊)
察看評論詳細內容我要發表評論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