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車展體驗之本田全系列新技術車型
此次,東京車展期間我們應本田廠商的邀請,來到了日本櫪木縣的雙環(huán)賽道對本田新推出的多款新能源車型進行了體驗。本田此次拿出了多款技術車型其中最為引人注意當屬Fit EV、雅閣混動版與搭載了最新SH-AWD技術的車型,另外我們還體驗了本田最新環(huán)保技術的純電動車型與新款思博銳。下面,編輯和您講講這些車型的體驗感受。
Fit EV:安靜的清潔能源小車
首先Fit EV在外觀上與普通Fit稍有差別,在前部中網(wǎng)部分Fit Ev做出了一定的調整,粗壯的中網(wǎng)鍍鉻飾條取代了原本的進氣格柵,而其他細節(jié)方面Fit EV相比現(xiàn)款飛度沒有太多改變。
在內飾上Fit EV與現(xiàn)款飛度相差并不大,只是增加了多個混合動力車型的按鈕,另外內飾的配色上Fit EV采用了十分清新的淺色配飾給人整體感覺干凈、明亮。只是編輯擔心這樣的配色容易在日常使用中變臟,對于愛干凈的朋友似乎不是個好消息。
其實關于新能源車型,我們更多是關注其操作駕駛時的感覺。編輯在這里不想用太多的官方數(shù)據(jù)羅列,那樣做太敷衍大家了。我將告訴大家的是,編輯駕駛時真真切切的感受。 我們在試駕Fit EV車行時最為明顯的一個感受是該車型十分安靜,由于采用了純電動為驅動模式,所以Fit EV的機械噪音很低。
或許對于電動車您的概念還停留在,平穩(wěn)起步慢悠悠的行駛這個階段。說實話一開始編輯也這樣認為:因為大多數(shù)電動車仍舊處于概念階段能親身體驗的機會并不多。
在試乘Fit EV的時候編輯并沒對他有太高期望——能跑起來就可以了。但是Fit EV的表現(xiàn)馬上讓我覺得剛才自己的想法是錯誤的。在加速性能上Fit EV可以說并不輸給它的同門汽油版兄弟。在一段筆直的道路上編輯嘗試了一下百公里加速,個人感覺Fit EV的成績雖然不大可能進入10秒但不會超過13秒。
小結:Fit EV相對不錯的動力表現(xiàn),配合較為優(yōu)秀方向性加上小車身的靈活,讓其駕駛起來很有樂趣。盡管為純電動車型,可能由于其車身輕量化處理的較為優(yōu)秀,所以加速性能上看Fit EV并不輸給汽油車型。但Fit EV有著很致命的缺點:續(xù)航里程短,這并不僅僅是Fit EV的問題,事實上這是所有新能源車型所面臨的問題,但Fit EV可能過于強調動力性能從而其續(xù)航里程過短了僅有160KM,這大大限制了其實用性。(本田對Fit EV的設想是其擔任城市中心區(qū)域的短距離交通。)
雅閣混動版:混動車型也可以動力強勁
編輯在體驗活動中嘗試了雅閣混合動力車型,關于外觀與內飾方面編輯就不在贅述了。因為混動版車型與普通車型基本一致,僅僅是添加了ECON按鍵。
由于并沒有像Fit EV一樣使用的是純電力驅動,所以在動力上雅閣混動版車型當屬所有試駕車型中最為強悍的一款。雅閣混動版車型在電動機之外還提供了一臺2.0L排量的自然吸氣汽油發(fā)動機,這臺發(fā)動機與電動機有效地配合是的雅閣混動版車型的動力特點很明顯。
雅閣混合動力版車型在動力上的特點很明顯,在低速區(qū)間時發(fā)動機怠速車輛憑借電動機驅動。當車速高于20KM/H時發(fā)動機動力介入,電動機斷開與后輪的關聯(lián),開始空轉。這時候你駕駛的就是一臺搭載2.0L發(fā)動機的雅閣。
小結:雅閣混動車型的特點想必Fit EV則不是很明顯,但其舒適穩(wěn)定的懸掛調教給編輯留下了不錯的印象。雅閣混動版由于其搭載了一臺2.0L發(fā)動機,并且在速度剛剛超過20KM/H的時候就介入了,因此雅閣混動版車型似乎更貼近我們下在已經(jīng)見到的清潔能源車型。但編輯有這樣的問題:如果在同樣的速度下(大于20KM/H)混動版車型多搭載了電機,重量有所上升。那么油耗是否反而會比純汽油動力車型更高呢?這個問題由于當天時間急促本田方面也并沒有給予回復。
賽道體驗:清潔能源也能飛奔
此次本田櫪木之旅我們還進行了高速駕駛的體驗,在雙環(huán)賽道上編輯駕駛了本田最新推出的純電動車型,以及配備了最新發(fā)動機技術的本田雅閣。
首先我們體驗的是本田最新的清潔能源車型。就像是開始駕駛Fit EV一樣我們并沒有期望這款車能提供什么過于強勁的動力體驗,但是顯然編輯低估了本田對于電動車的研究。在剛剛起步時,這款車給了我一個下馬威,驅動輪出現(xiàn)了短暫的打滑,隨之而來的是很強的推背感。
在進入高速行駛后,編輯期望看看這款電動車到底能有怎樣的本領。于是油門到底,車子從80KM/H的速度很快加速到120KM/H,這段提速車子的反應還是很迅速的,基本沒有等多久速度就跟了上來。在速度達到了120KM/H之后,編輯還想強迫一下這款電動車,所以沒有留情的繼續(xù)加速,這時候我們進入了高速彎道,速度停止在130-150KM/H這個區(qū)間,在這個速度下車輛已經(jīng)明顯的有“推頭”的感覺了,編輯就此放棄了。
總體來說這款電動車駕駛起來,并不像傳統(tǒng)感覺的電動車那樣柔和,有的時候你甚至會以為自己駕駛的并不是一款電動車。
之后在雙環(huán)賽道上我們還體驗了使用新款發(fā)動機技術的車型。有了前面電動車的經(jīng)驗編輯多了幾分信心,于是編輯在賽道上車輛的速度加快了許多,“推頭”的現(xiàn)象也就出現(xiàn)的更多了。在速度感上講,新款發(fā)動機相比老款編輯感覺提速更好,并且提速時噪音與震動等細節(jié)方面的控制更為優(yōu)秀。
SH-AWD:更加靈活的轉向
我們最后體驗的是本田的SH-AWD系統(tǒng),這是一套由電機控制的系統(tǒng)。其作用是通過該系統(tǒng)實現(xiàn)車輛更為靈活的專項,以加強較大體型車輛的操縱性能。簡單的解釋一下這套系統(tǒng)的工作原理,在車速低于20KM/H時,整車由后輪驅動,這時候如果車輛轉向,內側車輪會主動降低輪速甚至提供反向扭矩。通過兩輪的差速提升車輛轉向的靈活性。
在實際駕駛時,編輯刻意將車速控制在20KM/H以下,并且在賽道進行左右避讓動作,但是由于車輛時速較低因此我們并沒有感覺出加裝了這套系統(tǒng)之后車輛的轉向有什么明顯提升。但在體驗臨近結束時的幾個急轉彎編輯有意留心了一下,多少還是可以感覺出車輛轉向相對有所提升。
總結:
在一天的時間我們體驗很多款搭載了本田新技術的車型,每一款都有其相對應的技術以及特點。編輯挑選了最具有特點的車型向您介紹,從此次體驗中我們可以感受到本田在技術層面上所期盼的改變。
>>點擊查看今日優(yōu)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