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全國乘用車聯席會最新的乘用車企業統計數據,今年1~6月,國產轎車銷售130萬輛,比上年增長17.2%。
盡管汽車市場的年度“馬拉松”只跑了半程,這一增幅甚至好于年初行業內外的預期,但是市場內產品的構成已經悄然發生重要變化。
小車當家
今年以來,轎車市場最大的變化是微型轎車的高速增長,頗有“小鬼當家”的味道。
微型轎車是指發動機排量在1升以下,價格在5萬元以下的轎車,代表車型有夏利、奧拓、QQ和Spark等。這些微型車上半年都有較大幅度的增長。
在單一車型上,夏利轎車以銷售95665輛、增長102.3%的銷售業績,成為“半程馬拉松”的銷量冠軍。而去年和前年同期,夏利只名列第五。
奇瑞QQ異軍突起,以銷售54589輛、增長109.9%的業績,升至第六名;而奧拓銷售34478輛,增長40.2%,銷量列第八。
上汽通用五菱去年上市的微型轎車Spark,上半年銷售12612輛,同比增長近300%。
其他幾個主要廠家也頗具潛力:吉利集團多個品牌銷售64391輛,比上年增長26.5%;哈飛銷售22087輛,增長28.6%;昌河銷售18758輛,增長3.4%。
很顯然,盡管有數十個大中城市限制微型車,但并沒有擋住消費者對微型車的熱情。
一年前,在北京車展上的調查顯示,購車者最關注的是質量,選擇人數占到39%,而對油耗的關注竟然只有3.7%!
從今年陸續發布的幾個調查結果看,考慮到油價不斷上漲等因素,節約能源的微型車受到追捧,有的被調查對象甚至將購車計劃推遲,表明大家的消費更加趨于理智。
三廂失寵
上半年車市的另一個特點,是經濟型轎車中的三廂車“失寵”。這并不能簡單地歸結為:消費者對廠家“抻”出來的尾巴不滿,而是兩廂車所顯示出的優勢,令人們的消費觀念也開始與國際接軌。
經濟型轎車通常是指發動機排量在1.3升上下,價格在10萬元以下的小型車。在國外多以兩廂車為主,甚至根本就不開發三廂車。而國內企業在兩廂改三廂上傾注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其結果并不理想。
首先是自己跟自己比,一些代表性三廂車下滑的幅度高達50%。
上市后火爆一時的三廂飛度,上半年銷售12312輛,下降55.1%;
曾經創造“十萬元”轎車概念的賽歐,盡管價格大幅度下調,其自動擋車銷售1509輛,手動擋車銷售4828輛,分別下降53.1%和49.7%;
而三廂POLO銷售5360輛,下降49%。
其次看三廂車與同款兩廂車的對比。
作為國內兩廂改三廂的“鼻祖”之一,神龍公司向市場主推1.6升富康轎車。其中兩廂車銷售14996輛,比上年同期增長195.8%;三廂車為4788輛,下滑14%,且兩廂車與三廂車之比超過3比1。
廣州本田兩廂飛度銷售31310輛,三廂飛度銷售12312輛,兩廂車與三廂車之比接近3比1。
另外,在同一級別的三廂轎車當中,上半年銷量幾乎是清一色的下降。羚羊銷售15388輛,同比下降56.8%;嘉年華銷售5347輛,下降54.5%;威馳銷售12588輛,下降32.6%;菱帥銷售19196輛,下降12.7%、千里馬銷售34091輛,下降6.6%。
喜新厭舊
國外轎車的換型周期大約是4年,這一概念已經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而被導入國內。一些老車型,甚至是部分上市兩到三年的車型已經開始遭到市場的“嫌棄”。
以幾個最具代表性的企業及其車型為例:
三年前曾經成功創造“駕駛者之車”概念的寶來轎車,今年上半年銷售23311輛,同比下降19.1%。
一汽大眾的另一張“王牌”——奧迪A6上半年銷售13276輛,下降43.4%。
除了前面提到的POLO,上海大眾的普桑、桑塔納3000、帕薩特和GOL全線產品均出現下降,其中帕薩特下降32.1%,桑塔納3000下降39%。
上海通用別克君威銷售31523輛,下降35.6%。其主力車型——2.5升君威銷售22111輛,下降36.5%。
與此形成對照,一些新車型的市場反映依然良好。其中,北京現代的伊蘭特最為突出,上半年銷售85623輛,位列單一品牌第二。盡管其1.8升排量的產品銷量下降,但另一款1.6升的產品增長更快。
廣州本田雅閣銷售53283輛,增長22.6%。其中,2.0升車型銷售15664輛,同比增長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