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差錢還是真實惠?小車VS緊湊車原創
編輯按:俗話說得好,計劃沒有變化快。實際生活中,很多購車者們的表現的確如此。不少人本來完全是A0小車的擁護者,突然在4S看了旁邊的緊湊車也不錯,問問價格,不差這幾萬元,也就買了。這種情況還是蠻多見的。我們也無法去評價大家的購買行為。我們只是就事論事的對這些價格差別不算大的A0和A級小車作個點評。看看兩者之間到底差距多遠?對于消費者們而言變更車型舉措劃算還是不劃算?
飛度指導價格:8.68萬-12.98萬
思域指導價格:12.98萬-17.68萬
飛度作為兩廂車型,對于兩口或三口之家還是挺適應的。當然它的空間不如思域那么寬敞,畢竟軸距都僅僅2500mm,而思域則是2700mm。從時尚和適應人群方面而言,飛度和思域都比較適合年輕人群以及女性。所以他們的定位還是有較多相近之處。很容易讓飛度用戶產生一些更高用車選擇的想法。
最低配的飛度和入門思域差距是4.3萬,這個價格如果計算購置稅和保險的話,會進一步擴大。但飛度中高配車型和思域入門車型價格差別并不高。如果是頂配飛度的話,和思域的自動檔售價差別也就是8000元而已。
發動機沒有太多可比性,飛度提供了1.3和1.5兩個排量,而思域則清一色的1.8L排量。這些發動機都具有i-VTEC和全鋁材質特征,技術差別并不大。當然1.8發動機所提供的驅動力還是要比1.3和1.5來得更充沛。如果是男性駕駛,又喜歡激情一點的話,還是思域更適合。變速箱技術也別無二致,思域和飛度都配備5速手動以及5速自動變速箱。值得指出的是,飛度配備5速自動變速箱顯得比較厚道,而思域配備5速變速箱的話以前還算不錯,但現在已經開始落后大眾或通用提供的6速自動變速箱。
底盤方面,相比飛度前麥弗遜獨立+H型后扭力式非獨立懸掛,思域的前麥弗遜獨立+后雙橫臂獨立懸掛結構更適合激烈駕駛一些,操控上比飛度要強勁不少。底盤穩健度也更高。這應該是那些拋棄飛度選擇思域的“見異思遷”人群最為看重之處。
如果是重視配置的話,那么思域不會讓你感覺比飛度更豐富。兩車都配備電動助力,前后盤式剎車(1.3飛度沒有),雙安全氣囊以及ABS+EBD,基本配備差別不大。不過思域還是提供了定速巡航這類緊湊車流行的配置。而飛度用戶則無疑是沒有這個享受的。不過從價格支撐度 而言,飛度似乎性價比更高,而思域的配置肯定不會是一些消費者放棄飛度選擇思域的主要理由。
新嘉年華指導價格:7.89萬-11.19萬
福克斯指導價格:11.89萬-15.39萬
新嘉年華和福克斯都是屬于運動車型。特別是新嘉年華時尚而張揚,而且還帶有點運動感,正適合那些不甘于只是代步的年輕消費者:外觀明顯帶有福特kinetic設計理念影子,外形著重突出時尚、動感:千萬不要被它扁而寬的中網造型所誤導,以為它變得低調了,這只是為了襯托它中央的福特車標和其下張揚的“大嘴”;尤其是與09款福克斯頗為神似的犀利前大燈,讓它圓乎乎的前臉也帶上了幾分叛逆感與攻擊性。
福克斯也是一款大家比較熟悉的車型。自從上市以來一直是緊湊型運動轎車的代名詞。兩廂運動版的推出更是強化了這以概念,因此吸引不少年輕人的喜愛。在經過兩次小改款之后,外觀以及內飾更為年輕化和精致,加上優惠幅度較大原因,現在的福克斯依然是一款銷量不錯的車型。
但從售價來看,新嘉年華入門和福克斯差了差不多4萬的價格,考慮到福克斯目前優惠幅度較大,因此實際市場價格差別在3萬左右,這仍然得考慮購置稅和保險費用導致兩車實際購買支出擴大化差別。空間也是兩者最大的差距,新嘉年華軸距是2490mm,福克斯為2640mm,表面上比較福克斯的軸距擁有150mm優勢,但因為車身厚重加上后懸掛復雜,福克斯的空間也并不理想。但后排表現仍然勝出新嘉年華。
既然是運動車型,那么福克斯無疑比新嘉年化更徹底,它分別搭載了1.8和2.0發動機,對應的變速箱為5速手動和4速自動。新嘉年華僅僅搭配了馬自達2一樣的1.3和1.5排量動力。也是配備5速手動和4速自動。粗略一看,兩車好像只是排量不同,但實際上,福克斯的動力更為充沛更適合運動駕駛,特別是2.0排量。如果新嘉年華的消費群體想向福克斯車型轉進的話,那么如果為運動所付出的價格差別還是比較大的。
底盤也是新嘉年華和福克斯最值得考慮的區別。作為小車,哪怕是運動類型,新嘉年華無論從空間還是成本出發,采用扭力梁式非獨立懸掛似乎是順理成章。憑借軸距更短,加上輪距加大,新嘉年華的操控仍然是可圈可點,但極限仍然是來得比較早。
而毫無疑問的是,底盤是福克斯的最大驕傲,其前麥弗遜式獨立懸掛得到了橫向支撐桿的加強,配合帶有副車架的多連桿后輪懸掛以及前后輪較大的輪距,加上4個205規格輪胎支持,福克斯連續彎道以及山路穩定性相當出色,同時電子液壓助力不僅精確,還能夠根據速度有一定的助力變化,因此其操控性相當不錯。這是一個極大的賣點。當然新嘉年華也配備了電動助力,但手感和精確度仍然不及福克斯更體現運動精髓。當然前/后盤式剎車系統,也是新嘉年華所不能比擬的。
配置方面,福克斯并不占有更大級別更高價格車型表現,比如前排側氣囊,對于新嘉年華來說也幾乎是標配。福克斯的配置優勢還有的,電加熱后視鏡是標配,后座出風口的配備比例也比較高,更重要的是,運動車型還帶有ESP系統。這是新嘉年華所不能擁有的。從運動駕馭角度來說,福克斯比新嘉年華高出數萬價格可以理解和接受,不過僅從配置著眼的話,福克斯除了帶ESP的車型,還真沒有太多理由。
POLO指導價格:8.58萬-12.26萬
朗逸指導價格:11.28萬-16.48萬
POLO自進入國內市場以來一直以“時尚小車”的可愛面孔倍受年輕消費者特別是女性喜愛,改款后的POLO更多了幾分陽剛之氣。內飾延續了老款做工精細的優良傳統,增加了卡片插槽等人性化設施。朗逸和新寶來都屬于同一PQ34平臺上的加長軸距緊湊車。朗逸的前臉擯棄了家族之前的U型一體式中網,水平式的鍍鉻中網與目前備受期待的第六代高爾夫頗有幾分相似,其間僅有兩條隔柵的造型設計,更為凸顯出那個我們所熟悉的“VW”車標;朗逸車身側面的線條簡潔而流暢,長前懸短后懸的車身比例與高腰線的設計,使其看上去總是保持著前傾的姿態;而前后保險杠上的擾流鏟與側裙邊的防擦條突起,則讓人看到了它的運動外觀。
從技術角度而言,朗逸(POLO)有許多相似之處:裝備1.6L發動機的大眾車。POLO(朗逸)采用這款16氣門1.6發動機的主要優勢是每缸4氣門和雙頂置凸輪軸設計。這種技術屬于目前市場上的主流技術,能夠在每缸2氣門的基礎上增大單位時間內的進排氣量,使得發動機在高轉速情況下保持足夠高的進排氣效率,不會出現像每缸2氣門的發動機在高轉速時候的進排氣不順暢,它的整個進排氣很順暢,不管是低轉速還是高轉速,發動機的運轉都很平順,噪音也比較小。
另外POLO(朗逸) 1.6L發動機77千瓦峰值功率并不是最大的優勢,它在3800轉時輸出高達155牛米的輪端扭矩恐怕在國產自然吸氣發動機上是史無前例的,突破了自然吸氣發動機的最大扭矩值,同時也給POLO和朗逸帶來了充沛動力。愛信MQ系列6速手自一體變速箱系統都配備于POLO和朗逸車型上。如果要在POLO以及朗逸的1.6排量車型上作出選擇。那無疑POLO性價比更高駕駛更舒適,11萬價格基礎上,POLO三廂勁取配備了6速自動變速箱,而朗逸不過是手動車型而已。當然通常POLO大部分車型是采用了1.4動力,而朗逸還有更強的2.0車型可以選擇。
但對于大多數用戶而言,他們看重POLO 1.6車型的話,無疑會對4S展廳的朗逸車型也發生興趣。因為朗逸車身更大,特別是軸距2610mm的表現給后排帶來的寬敞空間遠不是POLO的2460mm軸距所能對比的。如果有部分消費者產生棄POLO而選擇朗逸的話,這個空間表現無疑是最大的誘因。但事情總有兩個方面,POLO空間不及朗逸,但POLO操控性卻比朗逸好,同樣的后輪非獨立懸掛形式,POLO調教更硬朗一些,而朗逸無疑徹底為舒適讓步,加上軸距短更靈活,如果看重操控的年輕消費者,還是不要輕易選擇朗逸。
朗逸目前熱銷訂貨生產,沒有什么優惠,相對而言POLO優惠更吸引人。價格差距進一步拉大。從配置來看,朗逸中告配車型的舒適方面更豐富一些。但就和POLO價格差距不大的車型而言,僅僅是后輪多出的碟剎會讓人看出兩車的性能差距。甚至連195輪胎規格都差不多。所以如果不是從空間以及車型大氣方面著想,變更注意的消費者應該不會有更多別的理由!
樂風指導價格:7.39萬-10.79萬
凱越指導價格:10.38萬-14.98萬
盡管樂風和凱越品牌不同,但他們同屬于上海通用旗下。表面來看,凱越采用別克標志,遠比樂風的雪佛蘭更令人感覺檔次更高。實際上,通用的全球平臺是相當豐富的,所以不能僅從品牌著眼,否則你會發現國內的別克凱越,在國外是掛的其他標志。不過從外觀來看,凱越還是大氣一點,畢竟是緊湊車,級別上就大了樂風一頭。
現在樂風的優惠幅度是4000元-8000元左右。而凱越的優惠幅度是18000-20000.從消費心理來看,凱越優惠會更大。在同樣排量的基礎下,1.6車型用戶會發現凱越比樂風更具有誘惑力。不過從性價比來看,1.2和1.4排量樂風優惠價格維持在7-8萬左右,還是比凱越優惠一些。加上排量帶來的油耗心理優勢,樂風未必就輸給大幅度降價的凱越了。而且兩者的購置稅目前優惠一樣,只要不是1.8凱越,我們會發現新車購買價格差別是比較小的。
內飾其實兩者差別不大,樂風做工也足夠精致,加上改款后的儀表變化,實在不是消費者棄樂風選擇凱越的理由。當然空間是毫無疑問的,2480mm PK 2600mm,不用想也知道誰更突出了。但需要指出的是,樂風車高數據不錯,頭部空間并不壓抑,因此如果只是滿足一般乘坐要求,那么樂風也不比凱越空間差距多少。
樂風提供了1.2,1.4,1.6排量車型,凱越還是1.6,1.8車型,實際比較的話,樂風1.6車型完全輸給了凱越1.6,因為兩者價格差別不大的話,那不如選擇1.6的凱越更大氣實用。但1.2和1.4排量,凱越沒有什么太多優勢,特別是油耗,樂風在這方面更理想。凱越和樂風的消費群體比較接近,基本是30歲以上的家庭用戶。所以考慮的各方面比較平衡。
底盤不是家庭用戶輕易涉及的重點,但我們還是需要給大家指出差別的。經過新一輪調教,凱越的四輪獨立懸掛比以往更硬朗,連續變道或急彎道的情況下,車身支撐比較理想。這一方面,樂風就做得很一般,非獨立后懸掛也導致車身側傾加大,急彎道需要提前控制速度。不過這對于家庭用戶影響不大,畢竟他們追求的是舒適而不是操控。
配置的話,盡管新的樂風也經過了加強,但只是夠用,而凱越考慮到同級車型的競爭影響。因為它的空間在緊湊車并不是特別理想。所以舒適配置方面,凱越要比樂風強一些。當然這些都需要價格支撐。像GPS導航加中控液晶屏DVD以及可視倒車雷達。一般4S店報價也不過5000元。樂風用戶如果僅僅看重這個的話,就有些買櫝還珠的意味了。我們放棄樂風選擇凱越,最大的理由是其乘坐更舒適,空間更寬敞。其他方面倒是次要的。
五、C2 PK 世嘉(兩廂)
C2指導價格:7.78萬-10.68萬
世嘉指導價格:10.88萬-15.58萬
作為標致206的同平臺產品,C2上市后無論是銷量還是影響力,都有所不及。原因是C2想打造一種小車大氣的形象,加上優惠措施總是滯后。而世嘉則不同,相比標致307兩廂的不溫不火,兩廂世嘉的表現好多了。因此原本很多看中C2的用戶,對世嘉也產生了興趣。
動力方面,世嘉和C2非常接近,兩車主打的1.6動力同為PSA旗下的通用單元。最大功率78千瓦,最大扭矩在142牛米/4000rpm.區別是,用在世嘉上,只是夠用,而用在C2則比較充沛了。另外空間也不用特意去比較了。C2擁有2443mm軸距和世嘉2610mm的表現相距較大。
內飾我們倒想多說一點,除開世嘉的內飾做工和手感意料之中的更為精致之外。選擇世嘉的話,也意味著選擇了非同一般的駕駛感受。中置數字化儀表,方向盤中央不隨外緣轉動,這些都體現了C4車型相對于C2車型的不同。
另外,盡管兩車后懸掛都采用了非獨立結構。但區別還是有的,世嘉的后懸掛更粗更扎實,而且采用仿傾桿設計,所以極限操控非常的好。PSA集團一直在它的緊湊型車上堅持使用這種成熟而可靠的懸掛形式,并憑借這套系統馳騁WRC戰場,可以說他們已經深諳此道,雖然是半獨立結構,但已經做到相當優秀。不用簡單認為非獨立懸掛就一定操控性差,在C2,特別世嘉身上,表現得相當有說服力。
配置方面,一下就應該在4S內把大伙的眼光從C2吸引到世嘉身上,因為C2配置太一般了,只能說夠用,而世嘉即便是入門車型,也擁有超越C2以及同級的優勢。安全帶未系提醒,多功能方向盤,定速巡航完全是標配。當很多緊湊車以此為賣點的時候,世嘉告訴世人,這些其實都可以作為基本配置。如果這個差距只是1-2萬的上下價格,比如雪鐵龍1.6MT EX和世嘉1.6手動時尚型,那么如何選擇,相信更多的人會掂量這個性價比因素。
編輯結語:小車環保,節油,駕駛更輕盈,這是我們不得不承認的優勢,而緊湊車主流,夠用,相對大氣也是大伙都注意到的事實。本文不會偏袒任何車型,相對于同一品牌旗下不同分類產品,我們在這里給大伙做一個粗略性價比分析,也希望有更多有汽車發燒友們踴躍跟帖發表您的獨到高見。一句話,選車是您的事情,決定權在消費者,值不值,大伙都可以給個評介。我們也希望大家的血汗錢花在更有價值的家用車上。
-
1
速騰 12.79-17.29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2
朗逸 7.999-15.19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3
秦PLUS 7.98-17.98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4
卡羅拉 11.68-15.58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5
寶來 11.29-14.39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6
軒逸 10.86-17.49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7
高爾夫 12.99-16.58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8
思域 12.99-18.79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9
奧迪A3 16.59-25.13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10
榮威i5 6.89-9.09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紱忕壒鏂拌濺錛?/span> 棰嗙澘鏂拌兘婧?/a> 棰嗚鏂拌兘婧?/a> 紱忕壒鐑堥┈
紱忕壒鐑棬杞﹀瀷錛?/span> 紱忓厠鏂?2021嬈?涓夊帰 EcoBoost 180 鑷姩閿嬫疆鍨?/a> 紱忓厠鏂?2022嬈?涓夊帰 EcoBoost 180 鑷姩绔炴搸鐗?/a> 紱忓厠鏂?2022嬈?涓ゅ帰 EcoBoost 180 鑷姩绔為熺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