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自然,不少廠商都對此次車展寄予了太多的厚望,甚至把此次車展看作了“救命稻草”。而事實上,對本次車展國內的媒體和廠商更多注重的是新聞點和豪華車、跑車、概念車,而消費者真正的關心的是“實用”的車,借車展一掃車市清冷的想法根本就沒有切中目前中國車市的要害,差距將帶來車市的持續降溫,這不是沒有可能發生的未來時。 中國汽車銷售要走出“低迷”,靠的不是一次兩次車展,而是要靠生產廠家長期不懈的投其消費者所好。縱觀全球汽車市場,但凡著名的跨國汽車企業,哪一家不是孜孜以求腳不停步地作產品更新,升級換代,以不斷擴大自己的“賣點”。 而反過來看看,有些國內汽車企業舍本逐末,熱衷于耍小聰明,以為市場是可以隨便糊弄的,只要玩點花拳繡腿,諸如給產品取個洋名,搞點花里胡哨的外殼,并不吝于大做廣告推介等等。或許這些也可形成一時的“賣點”,卻不是關鍵所在,長此以往,必適得其反。 業內人士最期望看到,中國車市的浮華將在此次車展之后終結,并且回歸理性消費,在汽車市場我們仍將受到更多磨礪,而作為豪華展示的車展,其路也是不遠不近、正在進行中。
[上一頁]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