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控 我們真的找到區別
找了一塊空地,擺上雪糕桶,由于兩款車型都是大個子,我們將雪糕桶的間距設置為15米。在連續攻彎過程中到底誰的表現更為突出呢?也許分別駕駛兩款車型,留給測試人員體驗并不深刻,但今天最直觀的測試讓我們徹底感覺到兩者之間的區別。
首先進行測試的是奧迪A6L 3.2 quattro,強大的動力加上四驅模式,讓車身確實十分平穩,較硬的懸掛讓車子的側傾角度控制的很好,根本不會出現轉向不足或者甩尾現象。但問題也隨之出現,由于采用EPS轉向技術,讓A6L在攻入前2個彎時,方向盤太輕,駕駛者很容易出現將方向盤轉動過度的情況,而緊接著進入第二彎道時車頭方向來不及回位,不得不降低速度修正車頭。隨著速度的提高,方向盤隨速收緊,但速度始終保持在40公里左右,況且路感并不十分清晰,同時座椅的對身體的包裹性不強,由于慣性,身體本身側傾較大。
當然,在掌握A6L轉向特性之后,我們在之后的反復試駕中注意了手的力度,車頭的控制越來越到位,通過的時間越來越短。奧迪的繞樁測試并沒有到達理想中的效果,可能與定位后排至上的風格有關,關于操控我們期待對寶馬530Li的測試。
先開奧迪再開寶馬,當我們踩下油門進入第一個彎道是已有質的區別,由于采用傳統的齒輪齒條轉向,方向盤本身較重,在入彎時只需稍大方向,緊接著一個回位,車身在VSC系統的控制下不會出現轉向過度的現象,車尾保持著良好的尋跡性。隨著速度的提高,過彎越發干凈利索,在較短時間內完成測試項目。
在之后的多次測試中,我們感覺530Li車身保持良好的韌性,就算動作幅度再大,都能按照駕駛者的意愿達到,總有點指哪打哪的感覺,同時寶馬座椅比較厚實,包裹性較好,容易達到人車一體之感。
到底是操控的寶馬,從主觀上看,筆者更喜歡530Li在此項上的表現,它的名聲并非浪得虛名。而奧迪在低速轉向上并不顯優勢,總感覺方向盤太輕,隨時都有打過頭的可能,但四驅的抓地性不容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