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將完全站在第三方的立場,公正、客觀、科學、真實是C-NCAP所倡導的主旨。而與中國安全法規標準相比,C-NCAP并非國家強制性項目。它一方面通過媒體向消費者傳達C-NCAP評價結果,另一方面,還將積極配合廠家對車輛存在的安全弊端進行改進。這其中消費者及廣大百姓獲得了知情權。除此之外,C-NCAP在試驗標準上高于中國安全法規所制定的標準,對于廠家來說,這是“超額”完成的安全指標。 同樣讓不少人奇怪的是,某些合資車型的安全性能通過C-NCAP的檢測后結果與其國際上的口碑有一定距離,更是與在其他一些國家進行的測試結果相差甚遠,這是怎么回事呢?專家指出,檢測標準的差異與車型在不同地區安全配置的差別造成了這種情況。測試時撞擊速度、角度乃至撞擊物的不同都會直接影響到測試結果,C-NCAP由于深入考慮了我國本地的交通情況,因此在一些測試項目的標準上與國外會有差異,這直接導致了國內與國外檢測結果的不同。
另一個原因則是由車輛配置差異導致的。很明顯的一點就是,國內的C-NCAP測試中將駕駛員側安全帶提醒裝置、前排乘員側安全帶提醒裝置,以及側面安全氣囊及氣簾裝置作為加分項目,如果國外檢測的車輛具有這些功能而合資車型欠缺的話,很明顯就會在分數上產生差別。不過話說回來,國外對車輛安全性的測量主要都集中在對車內模擬假人的損傷評估,而我國卻在這之外加上了一些加分項,這仿佛又陷入了重手段輕結果的怪圈:好比兩款車的側撞測試,其中一輛對假人的保護比較好卻沒有配置側氣囊,而另一輛對假人的保護不足卻因為裝備了側氣囊而加分,最后兩輛車的側面安全分數卻一樣。這就吸引廠家才加安全性配置,以取得更高的分數,最終對消費者有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