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現豪車理想 輝騰必須邁過一道坎原創
如今,擺在大眾面前的是這樣一份數據:2008年中國汽車市場品牌占有率第一、品牌銷量第一;中國市場是德國本土外,頂級品牌輝騰銷量最大的市場;中國四川省成都市的新雙立,則是全球輝騰銷量最好的經銷商。更重要的是,在誰也不知道何時見底的全球性經濟危機的作用下,唯獨中國市場仍然相對健康地在成長。所以,為了保證大眾自身的盈利、為了鞏固其在華的影響力和地位,大眾在中國提出了“2018計劃”,以此加大對中國市場的投資力度、增加產品數量和產品競爭力。于是,進入中國多年卻依舊低調的輝騰被重新擦亮。
無需對大眾的做法吹毛求疵,商人的本能就是尋找盈利點。既然中國市場能夠給這個地球上的很多企業帶來好處,那么出臺針對中國市場的戰略就是無可厚非的。只不過,在中國將近三十年的順風順水,并不意味著大眾能讓輝騰也跟著一帆風順。至少到現在為止的銷量表明,中國消費者還沒有買輝騰的帳(大眾中國透露的數據表明,2008年,輝騰在華銷售僅1000輛多一點。而同期奧迪A8銷量達到4608輛,增長35%;寶馬7系上牌量為10278輛;奔馳S級銷售13860輛,市場份額提升至41%。)。和奔馳寶馬奧迪雷克薩斯相比,價格更便宜的輝騰更像是大眾的“形象工程”。
是什么原因,使得輝騰在中國度過了6年“低調”的生活?其實答案再簡單不過,甚至會讓一些老外們感到詫異:因為在絕大多數中國人眼里,他們根本分不清捷達、帕薩特或是輝騰的本質區別,在他們看來,這些車都掛著同樣一個大眾的LOGO,并且不管稱謂是“上海大眾”還是“一汽大眾”,凡是掛著大眾LOGO的車,就該是“大眾”車,而非“豪華”車;而另一個要命的問題在于,大眾一脈相承的設計風格,絕對能讓超過七成的中國消費者,把輝騰看作是加大一號的帕薩特……總之,中國消費者對大眾品牌價值的自我解讀,實在是大眾進軍高端道路上最該也是最急需糾正的,只有邁過這道坎,輝騰才能真正地有所建樹。
如何才能改變絕大多數消費者目前的觀點?
宣傳,首要任務當然是宣傳。但我所說的宣傳還包括三個方面:
一、輝騰品牌本身的宣傳
2003年就已經進入中國,可是,無論是電視、廣播、報紙、雜志(包括寫字樓、飛機等場所內的DM雜志)這樣的傳統媒體,還是網絡這樣的新興媒體,極少見到輝騰品牌的宣傳,雖說品牌宣傳不是萬能的,但沒有品牌宣傳卻是萬萬不能的。輝騰本來就不為人熟知,如果在宣傳上還沒有加大力度,那么消費者對產品的“臆想”也就順理成章了。
二、宣傳力度和宣傳方式的選擇
簡單的講,就是同一塊石頭扔進水里,你要看到蜻蜓點水的效果,還是水花四濺的效果。大眾汽車有的是錢,一年往各個媒體上砸個幾千萬的根本就是輕而易舉。關鍵是得砸得出效果。輝騰雖然被定為高端豪華車,卻也不代表受眾群就是那么些金領和老板們,當然也包括大眾進口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沙德先生說的年輕的潛在消費者。而在互動逐漸成為“主旋律”的今天,單純的廣告投放顯然已經無法滿足越來越個性化的消費者的需求,有選擇地劃定受眾群,并且讓他們品嘗一道“免費的大餐”,或許是個不錯的方式。
定制版輝騰是大眾區別于其他豪華品牌的最大“王牌”
三、大眾集團必須從整體上對在中國的宣傳方式進行協調和統一。一個很明顯的例子:上海大眾朗逸在上市之前,被定義為“小輝騰”,那么請問,這是在拔高朗逸的品牌價值,還是在降低輝騰的品牌價值?既然“小輝騰”可以以不超過15萬元的價格售出,那么大眾怎么能讓消費者接受一個超過80萬的真正的輝騰?當然,對于龐大的大眾汽車,細化和統一旗下各個獨立營收的企業的宣傳內容,實在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可在一些關系到自己產品的品牌形象、品牌價值等方面的宣傳時,最好還是采取更為嚴格的管理比較好。最起碼,豐田汽車就從來不會、也不允許讓自己的凱美瑞,和雷克薩斯的ES扯上關系。
其次,規范和完善自己的銷售渠道。
奔馳、寶馬、奧迪和雷克薩斯這幾個我們熟悉的豪華品牌,其銷售渠道相對簡單,其中德國的三個品牌的渠道,同時也出售著他們國產化的產品。而大眾則復雜得多。在中國國內,不僅有自成一體的上海大眾、一汽大眾和進口大眾三條獨立的銷售渠道,還有眾多獨立的綜合性進口車經銷商。這樣的經營方式,一方面很容易把消費者搞暈——特別是很多連捷達屬于哪個大眾都分不清的消費者,要讓他們準確地把產品和渠道對應起來,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更重要的是,多渠道的經營,顯然會在網點的規范化管理上出現偏差,不要說那些什么車都賣的車商,就是最正規的上海大眾、一汽大眾4S店,還時常成為消費者投訴的對象。那么對于頂級產品的輝騰,如果就靠著這樣一堆沒有嚴格規范的網絡出售,不毀了才怪。
所以,大眾要想好好地賣好自己的輝騰(也包括其他大眾的進口車型),一來需要加快建設一套屬于進口大眾的銷售網絡,二來需要對這套網絡及其他有能力銷售進口大眾車型的經銷商采取更高規格的銷售和售后服務流程,讓“尊貴的上帝”們享受到真正的不同于一般大眾4S店的服務。
第三,要有足夠的耐心
在中國,BBA是當之無愧的豪華車代表,雷克薩斯稍遜,英菲尼迪和謳歌正在努力加入豪車陣營。輝騰,哪怕所有指標都達標甚至超標,哪怕上面提到的幾個點都做到了,還需要相當一段時間讓中國的消費者去接受它的形象。畢竟對于一個有足夠實力買豪車的中國老板而言,BBA始終都是身價地位的象征。
要在輝騰上實現“2018計劃”,蘇偉銘先生尚有許多業務需要調整
其實,單從價格上看,起步價79.25萬的3.6L新輝騰,遠比奔馳寶馬奧迪雷克薩斯“務實”不少。雖說沒有太多獨到的高科技裝備,但MMI、iDrive、comander們,也遠不值動輒十幾二十萬的差價,就算存在著品牌價值差,也不至于讓豪車們“安享”兩百萬的天價。而新輝騰提供的豐富的個性化定制服務,則是其他豪華品牌車型尚未在中國全面開展的業務。至于輝騰的產品制造工藝本身,這么說吧,既然要拿它沖擊高端豪華車市場,又將它宣傳成為大眾最高品質的代表,就算我們消費者還不認可,大眾自己也要對得起自己的豪言壯語吧。
中國的市場遠沒有飽和。小排量的“春天”跟大排量的前景沒有任何關系。咱中國老百姓都有個坐豪車的夢,只不過兜里的銀子不夠多罷了。當然憑借著大眾在中國官商市場的影響力,短期內提升銷量并不是太難的事情,但要讓輝騰達到BBA和雷克薩斯的知名度并為人接受,恐怕還得再等上至少三年。我只提出一個小小的建議:在考慮給輝騰換代的時候,希望能給它設計一副不那么“大眾”的身子。
相關閱讀:
近期評論: